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 g1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是否具有上调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200、100、50 m g/kg)组和阳性对照(尼莫地平,1 m g/kg)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ig给药并分别于给药后1、3、7 d随机取4只大鼠,以灌注法取脑组织,冰冻法切片,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用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量、分析各组大鼠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 g1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脑皮质中BDNF阳性蛋白的水平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各剂量的作用强于或相当于阳性对照。结论三七皂苷R 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L-瓜氨酸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L-瓜氨酸组(L—Cit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双肾动脉45min后再灌注制备肾L/R损伤模型。L—Cit组于造模前连续7天灌胃给予L-瓜氨酸600mg/kg。于再灌注3h活体摘取双肾,并行腹主动脉穿刺抽血2ml。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ERK1/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肾组织ERK1/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L—Cit组与I/R组相比,ERK1/2和Akt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高,而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L-瓜氨酸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信号通路、抑制p38MAPK信号来保护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并分析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红景天苷低剂量组(25 mg/kg)、红景天苷中剂量组(50 mg/kg)、红景天苷高剂量组(100 mg/kg)。灌胃给药12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脏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jun、c-f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HE染色光镜检查心脏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研究发现DCM大鼠心脏组织c-fosmRNA、c-jun mRNA、JNK、ERK及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红景天苷可显著抑制上述指标表达上调,并减轻DCM大鼠心脏组织病变。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DCM大鼠MAPK信号通路而减轻其心肌纤维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消化复宁汤对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消化复宁汤防治CAG的机制.方法 将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和维酶素组.采用脱氧胆酸钠及30%和60%无水乙醇灌胃联合施压束缚和饥饱失常法复制肝郁脾虚证CAG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RK1/2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组织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 消化复宁汤能明显改善CAG大鼠肝郁脾虚证候表现.消化复宁汤中剂量组与维酶素组血清ERK1/2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消化复宁汤中、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ERK1/2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维酶素组大鼠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消化复宁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ERK1/2水平和胃组织p-ERK1/2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复宁汤可通过激活ERK1/2,抑制p-ERK1/2的水平防治CAG发生,其作用无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欧前胡素(Imp)调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肺结核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及造模组52只,造模组大鼠通过尾部注射结核杆菌方法建立肺结核大鼠模型,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Imp低(Imp-L,25 mg/kg)、中(Imp-M,50 mg/kg)、高剂量(Imp-H,100 mg/kg)组、Imp-H+ERK特异性激活剂(EGF,100 mg/kg Imp+25 mg/kg EGF)组。干预结束后,主动脉采血,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环氧化酶-2(COX-2)水平;分离肺组织,HE、Tunel分别检测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统计肺组织中结核杆菌菌落数;Western blot检测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严重病变,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Imp-L组、Imp-M组、Imp-H组病理损伤得到缓解,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显著降低,以Imp-H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与Imp-H组相比,Imp-H+EGF组病理损伤进一步加重,IL-6、IFN-γ、COX-2、细胞凋亡率、结核杆菌菌落数、p-ERK1/2/ERK1/2、p38 MAPK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Imp可降低肺结核炎症反应,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旭辉  方天富  岑明秋  俞佳 《浙江医学》2023,45(14):1512-1517,1521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MI组、AMI+低剂量七叶皂苷组(LE组)和AMI+高剂量七叶皂苷组(HE组),最终每组6只。建立AMI大鼠模型,其中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LE组和HE组在造模前分别2.10 mg/kg七叶皂苷灌胃7 d。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株低氧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低氧组、七叶皂苷组和模拟物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低氧(1%O2)培养,七叶皂苷组加入10μmol/L七叶皂苷,模拟物组加入10μmol/L七叶皂苷和20 nmol/L R-140-5P模拟物。通过超声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脏梗死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脏组织和H9C2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40-5p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H9C2细胞活力,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大鼠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丹皮酚、三七总皂苷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NF-κB p65、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动物模型,丹皮酚组、三七总皂苷组、联合用药(丹皮酚+三七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腹腔注射28d.检测各组大鼠的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TNF-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各指标均明显改善;并且,联合用药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味药组,联合高剂量组明显优于联合低剂量组.结论:丹皮酚、三七总皂苷联合应用能明显改静心梗后大鼠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NF-κ B 665、TNF-α蛋白表达有关,且联合用药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胆仙咳喘宁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支)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DXM)组及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支模型。各组大鼠分别用DXM、胆仙咳喘宁及0.9%Na Cl溶液灌胃干预,连续干预21 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PV二步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p65)表达;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p65)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及DXM组大鼠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TNF-α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胆仙咳喘宁高、中、低剂量组及DXM组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胆仙咳喘宁胶囊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大鼠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三七总皂苷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dp/dt max),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表现,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 (p-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JNK (p-JNK)、p38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LVPWD、LVEDP和-dp/dt max明显升高(P<0.05),LVEF、CO、LVSP及+dp/dt max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三七总皂苷组大鼠LVEDD、LVESD、LVPWD、LVEDP和-dp/dt max明显降低(P<0.05),LVEF、CO、LVSP和+dp/dt max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坏死,心肌纤维排列不规则,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大量心肌细胞凋亡,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三七总皂苷组大鼠心肌组织结构较完整,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纤维排列疏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ERK、p-JNK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低、中及高剂量三七总皂苷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ERK、p-JNK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通过下调心肌组织中p-ERK、p-JNK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抑制血清炎性因子分泌,从而抑制心肌细胞调亡,对CHF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199a-3p调控c-ki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在电针关元穴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脊髓横断法建立神经源性尿潴留大鼠模型60只,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5组:模型组、电针组、miR-199a-3p antagomir(抑制剂)组、miR-199a-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组、电针+miR-199a-3p antagomir组,另选取SD大鼠12只,设为假手术组,使用药物分组干预处理后,检测大鼠尿动力学,比较各组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漏尿点压力;肌条实验检测大鼠逼尿肌兴奋性,比较各组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环氧化酶(COX-2)、白细胞介素(IL-1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miR-199a-3p与c-kit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膀胱组织c-kit/ERK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膀胱组织呈现严重病理损伤改变,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漏尿点压力、血清COX-2、IL-18及iNOS水平显著升高(P<0.05),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膀胱组织miR-199a-3p与c-kit mRNA表达水平、膀胱组织c-kit/ERK通路蛋白p-ERK/ERK、c-ki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电针+miR-199a-3p antagomir组分别相比,电针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均减轻,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漏尿点压力、血清COX-2、IL-18及iNOS水平均降低(P<0.05),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膀胱组织miR-199a-3p与c-kit mRNA表达水平、膀胱组织c-kit/ERK通路蛋白p-ERK/ERK、c-kit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miR-199a-3p antagomir组大鼠膀胱组织病理损伤均加重,膀胱最大容量、膀胱基础压、漏尿点压力、血清COX-2、IL-18及iNOS水平均升高(P<0.05),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膀胱组织miR-199a-3p与c-kit mRNA表达水平、膀胱组织c-kit/ERK通路蛋白p-ERK/ERK、c-kit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miR-199a-3p antagomir阴性对照组大鼠各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关元穴可通过上调miR-199a-3p表达而抑制c-kit/ERK通路激活,减轻神经源性尿潴留大鼠膀胱组织炎症损伤,增强逼尿肌兴奋性,修复其膀胱功能,改善大鼠尿潴留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低O2高CO2条件下,不同剂量的三七皂苷单体Rg1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并纯化SD大鼠PASMCs,随机分6组:常氧对照组(N组)、低O2高CO2组(H组)、DMSO对照组(HD组)、Rg1低、中、高剂量干预组(RgL组、RgM组、RgH组).分别以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磷酸化ERK (p-ERK)蛋白和ERK1及ERK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组相比,HD组p-ERK蛋白和ERK1、ERK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组(P<0.01);RgL、RgM、RgH组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p-ERK蛋白和ERK1、ERK2 mRNA的表达(P<0.01),其中三七皂苷单体Rg1以40mg/L的浓度为佳.结论:三七皂苷单体Rg1可下调低O2高CO2条件下大鼠PASMCs ERK1/2的表达,这可能是Rg1减轻低O2高CO2性肺动脉收缩(HHPV)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厄洛替尼对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反应和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厄洛替尼组、LPS组和LPS+厄洛替尼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ERK1/2和p38磷酸化水平。16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3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厄洛替尼组(45mg·kg-1厄洛替尼预处理3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LPS组(生理盐水灌胃3d,腹腔注射5mg·kg-1LPS)和LPS+厄洛替尼组(45mg·kg-1厄洛替尼连续3d灌胃,腹腔注射5mg·kg-1LPS)。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ERK1/2和p38磷酸化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厄洛替尼组巨噬细胞和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小鼠肺组织形态无明显改变;与厄洛替尼组比较,LPS组巨噬细胞和小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巨噬细胞和肺组织中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鼠肺组织出现ALI改变;与LPS组比较,LPS+厄洛替尼组巨噬细胞和小鼠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巨噬细胞和肺组织中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小鼠肺组织ALI病理状态改善。结论: 厄洛替尼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炎症通路蛋白ERK1/2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及炎症因子TNF-α的生成,降低ALI小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对AL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分离出SMA,在其根部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阻断该动脉血运1 h后松夹,实现再灌注)和SA组(手术过程同I/R组)。分别于夹闭前、松夹前、松夹后30 min 3个时间点对各组每只大鼠给予如下处理,对照组和I/R组大鼠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kg;SA组大鼠尾静脉推注SA 0.9 mg/Kg。再灌注后1 h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浆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p38MAPK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血浆MPO、DAO活性及MDA、TNF-α、IL-6水平升高,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升高,DAO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血浆MPO、DAO的活性以及MDA、TNF-α和IL-6水平降低,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降低,DAO活性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小肠组织MPO、MDA、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TNF-α、IL-6水平与肠组织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97、0.702、0.712、0.695和0.715,P<0.01)。结论:SA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下调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肠I/R时的肠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归巢到梗死边缘区CD1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 参照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CAO).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再随机按1、3、7、14、28 d时间点分为亚组.三七总皂苷各组分别以浓度20、40、60 g/L血塞通灌胃,每天10 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28 d.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归巢BMSCs在梗死边沿区CD105+-BMSC、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Ⅲβ-Tubulin型微管蛋白的增殖分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各时间点梗死周边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比正常组明显增多(P<0.05).模型组、三七总皂苷各剂量组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从第1天开始升高,第7天到高峰,其后逐渐降低.但三七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CD105+-BMSC、MAP-2、GFAP、Ⅲβ-Tubulin阳性细胞数比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可以通过促进归巢到梗死边沿区BMSCs增殖分化再生而修复损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皮层内泛素修饰蛋白聚集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人参皂苷Rg1对脑I/R损伤的治疗机制。方法:将大鼠采用线栓法栓塞1.5 h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尼莫地平)组,低、中和高剂量(10、20和40 mg·kg-1)人参皂苷Rg1组,每组12只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在建模24h后采用TTC染色法和Longa法测量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缺血后皮层和海马内的神经元死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皮层内泛素修饰蛋白聚集物的表达情况。结果:与I/R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和剂量人参皂苷Rg1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神经元稀疏,出现碎裂、溶解现象;与I/R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各剂量人参皂苷Rg1大鼠神经元核碎裂、溶解、粉染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泛素修饰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多(P<0.05);与I/R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和各剂量人参皂苷Rg1组大鼠泛素修饰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以高剂量人参皂苷Rg1组效果最明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I/R模型组大鼠泛素修饰蛋白聚集物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I/R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和各剂量人参皂苷Rg1组大鼠泛素修饰蛋白聚集物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以高剂量人参皂苷Rg1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抑制大鼠脑皮层内I/R损伤所诱导的泛素修饰蛋白聚集物形成,进而减轻大鼠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16.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740-1743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脊髓压迫损伤型大鼠病灶中促凋亡/抗凋亡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压迫损伤组、人参皂苷组,建立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后给予10mg/kg的人参皂苷Rg1腹腔注射干预。干预后14d,收集伤部位的脊髓组织并检测促凋亡基因、抗凋亡基因、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压迫损伤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cl-2、Bclxl、NAIP、Survivin、ERK1/2、p38MAPK、JNK、STAT3、STAT5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Bax、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人参皂苷组大鼠脊髓组织中Bcl-2、Bcl-xl、NAIP、Survivin、ERK1/2、p38MAPK、JNK、STAT3、STAT5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压迫损伤组,Bax、caspase-3、caspase-9、caspase-1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压迫损伤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对脊髓压迫损伤模型大鼠病灶中促凋亡/抗凋亡的平衡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七多糖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后大鼠肾脏病理学、肾功能、血糖、蛋白激酶C-η(PKC-η)及蛋白激酶C-ζ(PKC-ζ)的特点。方法 10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及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饮食6个月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三七多糖28.5、57.0、114.0 mg·kg-1·d-1灌胃治疗,模型组大鼠给予10 m L·kg-1·d-1生理盐水灌胃,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4周和8周后各组分别处死大鼠各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试剂盒检测肾功能及血糖水平,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脏组织中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可见空白对照组大鼠肾小管清晰无任何损伤,而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有炎症反应,但肾小球病变不明显,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肾小管逐步缩小,细胞趋于致密。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进一步降低(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肌酐、血尿酸、血糖水平与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三七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和PKC-ζ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ζmRNA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三七多糖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及PKC-ζ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治疗8周后,三七多糖中、高剂量组大鼠PKC-ηmRNA表达显著低于三七多糖低剂量组(P<0.05)。结论三七多糖可调节大鼠血脂,进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这可能与肾脏中PKC-η和PKC-ζ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脑和延髓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是否具有上调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药物(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于给药后1、3、7d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取材。冰冻法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用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测量分析各组大鼠小脑和延髓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并观察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缺失症状,数据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皂苷Rg1高、中、低剂量组在给药1、3、7d后均能明显改善脑缺血的神经缺失症状,并能上调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脑和延髓的BDNF阳性蛋白的含量和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在不同组别中,作用上强于或类似于阳性对照药尼莫地平.结论:三七皂苷Rg1能上调BDNF阳性蛋白的表达,通过BDNF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损伤所起的保护作用,从而发挥其对脑缺血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SA)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p38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其对肠I/R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方法建立大鼠肠I/R损伤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只分离出SMA,不行夹闭)、I/R组(分离出SMA,在其根部用无创伤血管夹夹闭阻断该动脉血运1h后松夹,实现再灌注)和SA组(手术过程同I/R组)。分别于夹闭前、松夹前、松夹后30min 3个时间点对各组每只大鼠给予如下处理,对照组和I/R组大鼠尾静脉推注生理盐水5 mL·kg-1;SA组大鼠尾静脉推注SA 0.9mg·Kg-1。再灌注后1h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血浆和小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p38MAPK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大鼠血浆MPO、DAO活性及MDA、TNF-α、IL-6水平升高,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升高,DAO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血浆MPO、DAO的活性以及MDA、TNF-α和IL-6水平降低,小肠组织MPO活性及MDA水平降低,DAO活性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对照组比较,I/R组和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与I/R组比较,SA组大鼠小肠组织p38MAPK和Bax的蛋白表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大鼠小肠组织MPO、MDA、Bax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血浆TNF-α、IL-6水平与肠组织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97、0.702、0.712、0.695和0.715,P<0.01)。结论:SA可能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活化,下调肠组织p38MAPK的表达,从而抑制肠组织细胞凋亡,减轻肠I/R时的肠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与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关系及七叶皂苷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方法复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3组(n=8):对照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叶皂苷钠组(SA+I/R组)。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W/D)比、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同时肺组织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强,且Bax的增强比Bcl-2的增强更为明显,Bcl-2/Bax比值降低;与I/R组比较,SA+I/R组肺组织W/D、肺系数以及血浆和肺组织中MDA含量降低,而SOD活性升高;同时肺组织Bax蛋白表达下降,Bcl-2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发生可能与氧化损伤所致的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异常密切相关,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过氧化损伤,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提高Bcl-2/Bax比值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