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骏宇 《江苏陶瓷》2021,54(6):57-58
世间茶器众多,铁壶、陶瓷茶具、玻璃茶具等等数不胜数,各种茶具的材质不同,便有着不同的特性,各类茶具当中以紫砂壶为首,有"茶具之王"之称.紫砂壶在几百年的发展中已然形成了丰富的造型艺术体系,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的特点,其造型由传统到当代,凝结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理念的特点.它融合了多种工艺美术形式,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兼备,让人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细细品赏紫砂壶本身,领略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和自然意境.本文以紫砂"合谐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2.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问世以后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彩纷呈的造型受到人们喜爱,紫砂壶泡茶隔夜不馊、香不涣散,从众多泡茶器皿中脱颖而出,被誉为"茶具之王"。从紫砂壶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壶身的形状还是美学根源,它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以及原则。现代紫砂壶造型千变万化,可谓"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但真正受到人们认可的紫砂壶作品,它的创新并非天马行空、不伦不类,而是在不脱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本文以紫砂壶"葫芦"为例,浅谈其造型创新和传统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的盛行使得各类茶具也应运而生,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因饮茶方式的改变而诞生.自诞生起,紫砂壶就与茶文化相互交融,以自然质朴的特点为人喜爱,再加上其优秀的实用性能更使得紫砂壶在各类茶具中脱颖而出,被赋予"茶具之王"的美誉.本文以紫砂壶"金猴唐羽"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爱好喝茶,各类茶具也因此而生。宜兴紫砂壶在各类茶具中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可以说,爱喝茶的人,手上不能没有一把紫砂壶。世人推崇紫砂壶,是因为其材质原矿紫砂所具有的独特的"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用来泡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在很多人看来,紫砂壶是最理想的泡茶茶具之一,盛暑泡茶,茶叶隔夜不馊,有"茶具之王"的美称。明代书画家文征明之孙文震亨,在其《长物志》中称紫砂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世人爱紫砂壶,不仅是因为它是理想的泡茶工具,还因为它集造型、书法、绘画、印章、篆刻等诸多艺术于一体,既有实用价值,还能品赏、把玩、收藏,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一种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林熠熠生辉。本文以紫砂壶"螭龙祥瑞"为例,浅谈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紫砂文化是这个世界上有着极高声望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茶道文化的代表,在紫砂壶中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古朴典雅,而且能在其中感受到独特的意境之美。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也是欣赏的一个重点,对于一件紫砂作品来说人们更加在意这件作品的内涵和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一件作品能够产生共鸣的一部分。作品"听雨"展示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力量,整器给人造型简约,古朴陈静的感受,也将通过对"听雨"的细致分析来感受到"听雨"的造型特征与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的一大传统特色,即简约之美。品茶之道,历来追求简单易得,而不注重繁难复杂的程序。轻掇一把茶叶随冲随饮,款待客人十分方便,并且极富审美文化价值,体现了中国茶道的自然之美与简约之美,所以饮茶的习惯历久不衰、风靡至今。从饮茶衍生而来的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一门独立、精深的学问。在所有的茶具中,尤其是紫砂壶以质朴的材质和简约的设计风格稳坐当今茶具的第一把交椅,成了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器皿。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以前加快,于是人们更倾向于对简约美的追求。紫砂壶本身的造型简约大气,有的结合了书画的设计后更加形神兼备,其独特意蕴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度  相似文献   

7.
以"玉菱"紫砂壶艺术作品为对象,分析其造型特点及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尤其是其中所体现出的筋纹之美,将紫砂壶的传统韵味发挥到极致,为我们感受紫砂壶艺术之美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紫砂材质极强的可塑性和历代紫砂艺人的智慧创新为紫砂壶精彩纷呈的造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造型千姿百态,有"方匪一式,圆不一相"之说,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紫砂壶造型题材丰富多样,有光器、花器和筋纹器之分,但三大类别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相辅相成,共同繁荣了紫砂造型艺术。本文解析紫砂套组作品"莲语·莲之缘"的造型艺术之美和文化情感之美。  相似文献   

9.
浅谈宜兴紫砂壶造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升 《山东陶瓷》2011,34(4):42-44
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的宜兴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美、别致的造型美、精湛的工艺美以及高雅脱俗的装饰美享誉海内外。它集实用、欣赏、收藏价值于一体,被称为"东方明珠"、"国之瑰宝",赢得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
"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紫砂壶是在世界上有着极高声望的中国传统陶制艺术品,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与茶道文化的代表,从紫砂壶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紫砂壶艺术的典雅古朴,更能从其中发掘到一些独特的意境美。本文将要分析的对象是一件名为"微雨"的紫砂壶作品,此件紫砂壶造型简约,古朴沉静,我们将通过对它的细致分析揭示其造型特征和意境营造。  相似文献   

11.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宜兴紫砂壶享誉海内外,其材质独特、透气不透水、泡茶隔夜不馊,其造型精彩纷呈、千变万化,实用与品鉴俱佳,有"茶具之王"的美称,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始终散发着深入人心的质朴气质,可谓中国传统文化本色美的代表。紫砂壶"锦绣"以一朵花为题材,将传统工艺融会贯通、推陈出新、独辟蹊径,泥料、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既具有实用性,又实现了理趣一致,赏用皆宜。  相似文献   

12.
马顺伢 《江苏陶瓷》2012,45(5):21-21,23
紫砂被誉为"东方红色瓷器"和"陶都奇葩",她那独步艺林的飒爽英姿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堪与闻名中外的瓷器并驾齐驱。明代林古度有诗曰:"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揣摩在人手"。作为紫砂器皿的代表,紫砂壶质地致密坚硬,取天然泥色,采取独特的成型工艺,烧成温度一般在1150℃左右。它耐冷热急变,"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传热缓慢,不易烫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能。从美学角度来讲,宜兴紫砂壶具有独特的材质美、多变的造型美、适用的功能美、精湛的工艺美和高雅的品味美,集多种中国文化元素于一身。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为茶而生,被誉为"茶具之王",具有良好的气密性,用它泡茶隔夜不馊、透气不透水、香不涣散,且久用而越显温润光亮,给人以独一无二的泡茶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韵致,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本文以紫砂壶"日月合璧"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从中感受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正紫砂壶因其材质的独特,已成为"世间茶具称为首"的最佳茗器,加上造型千姿百态、风情和书画、诗词、镌刻等多种文化元素装饰的交融,成为功能兼备的工艺美术品。一件作品,能容水器,就可成为茶壶,但这只是一种容器,一般人都会做,但大部分艺人穷毕生精力,就想创作出一件流芳百世之作。作为"陶中瑰宝"的宜兴紫砂壶,其造型艺术承载  相似文献   

15.
"千秋伟业更辉煌,万里鹏程添锦绣",用这副对联来赞美中国的紫砂壶艺术也是极为适合的,透视紫砂壶的过去和现在,便对于它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本文论述的是由两把紫砂壶组合而成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两件壶的造型相似,以传统筋纹、提梁和香炉鼎造型为基础,体现出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此对作品的分析,能够感受到圆器之美以及中国文化之大气磅礴。  相似文献   

16.
紫砂壶是生活中的一种茶具,是中华茶文化和陶文化高度结合的产物。制作者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一件称得上是上品的紫砂壶器,必须同时具备材质纯正且特色分明,工艺独特且制作精到,日用功能好,造型赏心悦目且文化内涵丰富这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莉 《江苏陶瓷》2023,(6):88-89
紫砂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茶文化而逐渐兴盛,延续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并且又在其中不断融入新的文化内容,在中国陶艺之林中独树一帜,深得大众的喜爱,紫砂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人类手工和智慧的结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紫砂壶已经从最初的茶具不断发展成为极具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不仅承载着造型特征的美丽,还寄予人们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形体美与内在美相辅相成,衬托出紫砂艺术的魅力,令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18.
高文萍 《江苏陶瓷》2012,45(1):21-22
宜兴紫砂壶素有“泥好、功好、型好”之说,紫砂壶之美不仅源于它丰富多彩的泥色和最为宜茶的材质.更是源于它那独特的造型设计。一般来说。紫砂壶的艺术造型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几何形体造型、仿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形体造型。  相似文献   

19.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形成了完善的造型艺术体系,以独特的材质和精美的造型为人著称,深受人们喜爱.其中,紫砂光器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呈现出简约质朴的造型,既有面的变化又有线的变化,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简约而不简单,是紫砂艺术"本色美"的代表.紫砂壶"永乐提梁"初创于明代,与明式家具简洁空灵的风格相契合,本文以紫砂壶"永乐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20.
方美华 《佛山陶瓷》2013,23(7):58-58
宜兴紫砂壶以独特的紫砂材质,奇异丰富的外观造型,繁杂多变的装饰技法闻名于世,并逐渐成为嗜茶者推崇的理想茶具。紫砂壶造型变化万千,按形状特征,可分为圆器、方器、塑器和筋纹器四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