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田红霞 《山西建筑》2010,36(6):68-69
研究了已建结构加固后的受力性能与未经加固的普通结构受力性能的差异,对框架梁、框架柱及楼板的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粘钢加固法、碳纤维片材加固法、粘贴不锈钢绞线网法等加固方法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粘钢加固法是混凝土结构构件加固中常用的加固方法。基于粘钢加固的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结合该方法具有受力均匀、施工简单快速等优点,总结分析了粘贴钢板加固法能较好提高构件承载力和抗裂能力等良好的受力性能,该结论为实际工程加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法兼具了增大截面加固法和外包(粘)钢加固法的优点,并利用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优良受力特性,可显著改善结构柱的受力性能。近年来,该加固方法得到了大量研究,且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亦有诸多应用,表现出了很好的使用前景。为更好地促进该加固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对近年来有关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RC短柱的轴压、偏压和抗震性能及相应复合加固中长柱轴压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给出建议。研究表明:该复合加固法可以大幅提高被加固RC柱在各种受力工况下的承载力和刚度,并能显著改善其延性;但有关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柱的力学性能和设计方法等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截面形状、二次受力、原柱受损、加固材料和界面等因素对复合加固柱受力性能的影响;加固材料的设计强度取值、加固柱长期力学性能和外套钢管混凝土加固柱的抗震设计方法等应是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4.
浅谈建筑结构加固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涛  安洁杰 《山西建筑》2004,30(20):29-30
为了提高已有建筑物的结构耐久性,从增大截面法、外包钢筋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法、粘钢加钢法等方面,介绍了目前通用的加固方法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二)万墨林,韩继云2混凝土结构加固原理2.1混凝土加固结构受力特征加固结构受力性能与一般未经加固的普通结构有较大差异。首先加固结构属二次受力结构,加固前原结构已经载荷受力(即第一次受力),截面应力应变水平一般都很高,尤其是当...  相似文献   

6.
锚贴钢板加固法是一种新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具有加固效果好、施工方便和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通过对铆钉受力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出锚贴钢板加固法的主要设计参数。详细介绍该加固方法的施工工艺流程,提出施工建议,并成功应用于多个建筑结构加固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建筑物的补强加固行业中,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加固方法有诸多优点。然而,这种加固方法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规范虽给出受弯构件设计的计算公式,但并未考虑构件的界限破坏,因而往往出现超筋的情况,这显然是有点不完善。本文根据钢筋和钢板的应力应变关系,考虑加固前原有受拉钢筋的应力水平,从理论上推导出了受弯构件的相对受压高度ξ_b。 1 粘钢加固梁的抗弯受力性能 加固结构受力性能与一般未经加固的普通结构有较大差异。加固结构的原结构在加固前已经载荷受力,尤其当结构因承载力不足而进行加固时,截面应力水平一般较高。因此,新加部分在加固后并不立即分担拉应力,只有当继续加载时才开始受力。这样,整个结构在第二次受力的过程中,新加部分的应变始终滞后于原结构的累加应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桥梁上部结构的加固方法,就桥面补强加固法和增加梁截面与配筋加固法的截面受力,分析了加固后T型截面梁中的应力状态,给出T型梁增大截面法和增加受力主筋法的示例分析,并对这两种加固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刘轶周  陈亮 《建筑》2011,(23):67-68
本文通过对加固前后墙体的受力性能、变形能力以及不同加固方案加固效果的对比,分析了粘贴CFRP布的加固方法对该类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情况,并表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类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梁柱刚接节点负载下加固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北岭地震之后,研究人员认识到栓焊混接的梁柱刚接节点的缺陷以及对受损和设计不够的节点加固的重要性。现有的研究都假定结构加固是在有效支撑作用下进行的,即加固时,结构不承受任何荷载;但实际上,由于支撑设计不足及施工条件等的限制,原有结构还是会承担一定的荷载,而均在负载下进行加固的。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梁柱刚接节点负载下加固后的受力性能。结果表明,负载下加固的节点的受力情况与非负载下加固的节点有很大的差别,加固前的初始荷载过大会对加固后节点的受力性能带来不利影响,严格限制加固前结构的初始荷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工程中的断柱进行了加固方案选择和加固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外粘型钢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对加固后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并给出了合理可行的加固步骤,实际应用表明该加固方法合理可行,对原结构的影响较小。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某底框工程由于错误混凝土配合比影响了结构的可靠度,必须进行加固。空间和时间决定了不适合采用传统加固方法。根据结构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碳纤维加固墙梁、外包钢加固柱,对既有结构进行了局部加固。通过观测建筑沉降和墙梁跨中挠度,分析值和观测值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加固工程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在设计荷载下是安全的。为今后处理类似设计问题提供依据。加固工程受到业主的好评,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两器框架的重要性及其加固难度,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两器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进行探讨.文中对可能采用的加固方法如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改变受力体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采用增大截面与湿式外包钢相结合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进魁 《特种结构》2007,24(2):105-10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两器框架的重要性及其加固难度,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两器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进行探讨。文中对可能采用的加固方法如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和改变受力系统法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增大截面与湿式外包钢相结合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原多层钢框架结构不满足工程要求,需要对原有桁架梁-柱节点进行加固设计。采取的方法是:增焊节点板以及角钢来加强桁架梁端部;桁架梁两侧外焊槽钢来提高梁的整体力学性能。手算节点的焊缝承载力并使用有限元软件校核验证结构加固是否合理。以桁架梁两侧增焊槽钢的位置和数量、梁的端部连接形式为参数,比较6组试件在单调加载和循环加载下的受力特性。结果显示:采用该加固方式是可靠的;增焊的斜槽钢对加固起主要作用,竖直外贴槽钢因位置不同而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某现浇框架楼由于用途改变导致结构荷载增加,致使原框架柱、梁、板、基础承载力均不满足要求.根据结构安全性鉴定结果,选择加固方案,进行加固设计.最终采用了加大截面法进行结构整体加固处理.该建筑经过加固处理后,经检测验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设计要求,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传统抗震加固技术与抗震加固新技术的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抗震加固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唐山地震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加固工作,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早期砖混结构以圈梁构造柱和砖墙的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为主。目前,砖混结构则多采用混凝土板墙加固方法,另外碳纤维加固法和高强不锈钢绞线加固法也应用于砖墙的强度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方法主要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转换体系加固法、黏钢加固法和黏碳纤维加固法。本世纪初消能减震技术开始逐渐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随着高强不锈钢绞线 高强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的研究成熟,越来越多的结构采用该方法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8.
叶柏龙  付华 《山西建筑》2007,33(29):128-129
在比较常用的混凝土加固法与钢丝网砂浆加固法的基础上,探讨了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特点,着重阐述了钢丝网砂浆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为钢丝网砂浆混凝土加固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钢框架结构工程概况的介绍,分析了钢框架结构出现问题的原因所在,详细阐述了该钢框架工程加固设计方案和具体施工方法,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浅谈工程加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丽媚  黄丹  唐习龙 《山西建筑》2009,35(28):66-68
分析了工程加固的意义,介绍了常见的几种加固方法,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砌体结构加固法等,以提高人们对工程加固方法的认识,确保工程加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