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医院"以人为本"医疗服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以人为本"医疗服务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方便人,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为"人"服务,一切服务于"人"."三个一切"归根一句话:就是医院不仅要为"患者"服务,而且要为"人的健康"服务.因为健康是人人都期望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物质与精神文明丰富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作为特定的概念则是近些年才出现并逐步形成的,它是文化建设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及升华.但从它的历史发展看,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的传统医学就主张"医乃仁术","仁"指医生的思想品德,"术"是医疗技术,两者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医学的本质[1].  相似文献   

2.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改进护理操作考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以人为本"理念,是当代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基础护理学>护理操作考核中,考核模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均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以人为本"理念的培养.因此,对护理操作考评标准进行了改进和完善,重点增加人文关怀等非技术部分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冯静  孟凡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99-2600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医学保健技术的发展,众多亚健康人群自我保健认知水平显著增加,对疗养护理的服务内涵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护士不能只单纯地致力于临床护理,而应从狭小的病房中走出来,为人们提供高品位的人本服务.这种高品位的人本服务,除了优质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包括广泛传播医学知识、维护生理与心理卫生、倡导健康生活等,这一切组成了护理文化的内涵.我科护理工作也在深化"以疗养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倡导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营造关心、爱护、尊重疗养员的氛围,坚持实施"六心五勤三个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为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文化做出了答卷.  相似文献   

4.
在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要创造一流的服务水平和理想的护理技能,护理管理者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注重人的塑造、人的组织和人的激励,及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得到最大的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5.
吕林华  刘晓红  梁海华 《家庭护士》2008,6(5):1387-1389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实施办法中起的作用.[方法]从必要性、方法性和效应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医患氛围,促进儿科护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儿科护理实施办法中起的作用.[方法]从必要性、方法性和效应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以人为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医患氛围,促进儿科护理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护理实施中"星级服务"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级服务"作为护理模式转变以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起到了增强整体护理效果的良好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就推行"星级服务"过程中,从确定服务思想与宗旨,制定考核标准、建立考核办法、明确星级护士工作职责、按"星"奖罚等环节作了论述,阐述了"星级服务"以"星"的多少反映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亲情小组"在灾区专用病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亲情小组"对灾区伤员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适时有针对性地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协助生活护理、功能锻炼等.结果 亲情小组使伤员得到了最真挚的亲情服务,伤员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结论 "亲情小组"在灾区专用病房护理中起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灾害护理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站式"服务的目的是删繁就简,实现服务流程和内容的集成整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介绍了妇产科门诊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具体措施和经验;指出实行"一站式"服务是市场经济下医院服务和经营理念的突破,"一站式"服务体现"以人为本,人性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5S"护理服务对专科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敏 《家庭护士》2007,5(3):72-73
护理的核心理念与中心任务是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理论专家Watson等认为,护理目标是帮助病人达到身体、心理及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而目标的实现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怀[1].我科为妇科病房,2005年结合"医院管理年"的主题,我们将"5S"护理模式紧密与专科建设相结合,从人性化的服务语言、行为、环境、流程、品牌五方面加强了护患沟通,注重了人性化的服务举措,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专科护理的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2006年4月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一站式"护理以来,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的就医服务,取得了满意成效,患者满意度达到98%,现报道如下. 实施方法 1.统一思想,转变服务理念.推行"一站式"服务,深化"创优工程",是医院全面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新举措.首先,我们召开了全体护士长座谈会,切实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大家一致认为开展"一站式"服务是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推行"一站式"护理,不断创新服务内涵,在行动上改变服务方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程、全员、全方位的一流服务,锻造出护理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医院管理进入以病人满意度、忠诚度和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为中心的品牌经营阶段,塑造服务品牌对医院赢得医疗市场非常重要[1].为了提升医院形象,同时彰显整体护理中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2005年我科以护理部倡导的"5S"护理品牌服务为载体推出"爱心病区"品牌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实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笔者于2002年9月~2003年2月在日本静冈县静和病院研修,并在此期间到刚刚落成的静冈县肿瘤治疗中心参观学习,充分体会到日本护理的"以人为本",感受到医院环境好比宾馆,服务胜似宾馆,家的温馨和亲情在这里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护理专科教育是高等护理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的教育层次.传统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以实习护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具体体现在:教师是临床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帮助护生掌握临床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护生是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获得教学效果的主要对象.摆正教师与护生的位置,改变临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1],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立护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护生在教学中的"主角"作用,提高和完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我院特在内科病房试行"临床教学以人为本"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运用自由体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52例足月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排除胎头高浮、臀位的孕妇,分为观察组2120例,对组2132例.观察组由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运用自由体位给产妇提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服务;对照组按传统助产模式进行处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2 h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经阴道分娩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P<0.05),产妇满意度提高.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运用自由体位,有利于产科质量提高,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探讨"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护理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长期住院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接受常规护理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影响.结果 经过积极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护患沟通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及护理操作技术满意度等4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护理骨干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均认为自己是管理者,并愿意积极主动参与病区管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和护理工作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医学和法律知识的认识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以后,病人在护理活动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1],而防范护理纠纷的根本又是护理人员自身的管理.所以,我院针对纠纷的原因,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案,有效地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导乐陪伴分娩中一些细节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探讨细节管理在"以人为本"的产科服务模式中的应用.[方法]将378例、398例孕产妇分别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实施细节化管理的"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娩方式.[结果]研究组明显降低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减少硬膜外镇痛方法的使用,减少了新生儿窒息,提高了孕产妇满意度.[结论]"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管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护理品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管圈"(QCC)活动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是从尊重人性、以人为本出发,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1-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QCC在持续改进护理品质中的作用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斌全  赵晓云 《护理研究》2008,22(34):3195-3195
"以病人为中心"(patient centered medicine)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最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即是说治国坚持"以人为本"是取得霸业的基础,坚持这个"本"国家则巩固,背弃这个"本"国家则危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