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患儿 :女 ,3 .8岁。 1年前被其患精神病的母亲用手撕裂阴道 ,直肠 ,在当地医院给予清创止血及行结肠造瘘术 ,现以“直肠阴道严重撕裂伤结肠造瘘术后”收入院。体检 :患儿发育差 ,营养中等 ,腹平软 ,左下腹见乙状结肠单孔造瘘口 ,阴道后壁完全缺如 ,直肠前壁达阴道后穹隆处缺如 ,阴道与直肠已形成一腔 ,无明显分界线 ,肛门括约肌断裂 ,沿直肠后壁在阴道后穹隆以上残留直肠及乙状结肠远端约 6cm ,尿道口正常。 1周后行阴道、直肠肛门成形术。方法 :沿乙状结肠造瘘口旁作切口开腹 ,游离出乙状结肠造瘘近端肠管 ,探查阴道与直肠 ,见共用腔隙以上…  相似文献   

2.
泄殖腔畸形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儿,女,3d,以“发现无肛门、腹胀3d渐加重”入院,出生后被遗弃由福利院收留,全腹明显胀大,无肛门,急诊入院。查体:T36.4℃,P140次/m in,R32次/m in,W2.0kg;全腹膨隆,腹壁发红,浅表静脉清晰可见,可见肠型;腹壁张力高,触诊不满意;叩诊明显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外阴发红,正常肛(位置无肛门开口。倒立侧位腹部X线片示高位直肠肛门闭锁。以“直肠闭锁、低体重新生儿”收住院。1.2治疗急诊手术,术中发现结肠球囊化,尿道、阴道共管并同一开口,直肠于共管上端闭锁;并发双角子宫。术中诊断:泄殖腔畸形。行球囊化…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患儿,女,13岁,因会阴部畸形于生后3d在当地医院行经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经过顺利。近年排尿正常,大便尚规律,污裤3~5次/周,干燥时伴有排便困难,没有出现过规律性腹痛症状。入院查体:营养及体格发育良好,心、肺听诊正常,腹部平坦,肝、脾不大,未触及异常包块。会阴部所见:尿道外口前移,未见处女膜及阴道外口发育,大阴唇残迹堆积于尿道外口腹侧。成形之肛门外口外观尚满意,肛门指诊可通过成人小手指,肛门括约肌主动收缩功能较差。辅助检查:彩色超声显示子宫发育小,阴道内积液,阴道末段闭锁,双肾、输尿管及膀胱正常。CT报告:膀胱、…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12岁。以尿、便失禁就诊。患儿生后即发现尿淋漓、不能控制排便,正常肛门位置无肛门,经阴道排便;生后5d出现腹胀、呕吐,40d时在某农村医院诊断“肛门闭锁、直肠阴道瘘”,行“经会阴肛门成形术”,术后仍经阴道排便,腹胀、呕吐症状缓解,但仍大小便失禁。入院诊断:肛门闭锁(高位)、直肠阴道瘘,尿失禁。静脉排泄造影检查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穴肛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成功率。方法总结2例一穴肛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性,患儿会阴部没有正常的尿道、阴道和肛门,大、小便均由会阴部一个共同开口排出。I例I期行球形结肠切除、腹一会阴肛门成形、泄殖腔整体游离术完成尿道、阴道成形和肛门成形术,3个月后行关瘘手术;1例I期行会阴肛门成形、直肠内瘘修补术,6个月后行泄殖腔整体游离术完成尿道、阴道和肛门成形。两例均获治愈,分别随访7年、2年9个月,排便功能良好。结论一穴肛罕见,易误诊为先天性无肛并直肠舟状窝瘘或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理分型选择相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肛门直肠畸形伴发先天性巨结肠症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伴发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十分少见的多发性消化道畸形,我科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5岁。因无肛伴会阴瘘入院。月龄在3d时曾作“后切肛门成形术”(外院),术后便秘、腹胀。检查:腹部膨隆,肛门口大小、位置及形状接近正常。肛门后有瘢痕,直肠指检肛管无瘢痕性狭窄。钡剂结肠造影侧位片腰1平面以下直肠狭窄,有移行段,近端乙状结肠显著扩张。肛门直肠测压:肛管静息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1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伴排便异常3月余"收入院,查体下腹部可及包块,大小约4 cm×3 cm,质硬,无明显压痛,肛门外观无畸形,舟状窝偏右见有一瘘口,直径约0.4 cm,与阴道和肛门不通,肛周不红不肿,肛诊顺利未及狭窄环,挤压无大便阴道排出,以"盆腔肿物性质待查;直肠舟状窝瘘"收入院.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2天,自出生后即开始腹胀,渐加重,精神差、拒乳,无呕吐,伴发热体温29℃,后发现患儿无肛门,门诊以“先天性无肛门”收住院。体检:体温40℃,精神差,心肺未见异常,腹高度膨胀,可见腹部静脉显露,腹壁红肿,未见胃肠型,肠鸣音弱,会阴部无肛门开口。腹部倒立位平片:直肠盲端距肛门皮肤约1.6cm,诊断:先天性中位无肛。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拖出直肠,有少量胎粪排出。术后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但仍高热,拒乳,腹胀不缓解,术后第二天腹胀加重,腹透发现膈下大量游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联合手术治疗直肠肛门手术后复发性直肠尿道瘘和直肠阴道瘘。方法5例术后多次复发性直肠尿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患儿,男3例,女2例,年龄3~13岁。腹部在腹腔镜下游离结肠,远端尽可能从骶前向盆腔分离肠管,近端肠管游离保证正常结肠能无张力拖至肛门处吻合。低位盆腔肠管分离通过后矢状位切口(肛缘后上1cm),正中切开直肠后壁,直肠内剥离黏膜至齿状线,直视下修补瘘口,近端切断结肠,将正常结肠拖出与肛门吻合。结果所有患儿排便功能良好,仅1例有轻度污粪,未见瘘管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腹部和后矢状路游离结肠、直肠,创伤小,视野清晰,避开了粘连紧密的瘘管分离,完整结肠拖出避免了瘘管的复发,后矢状路直肠切开能直视下显示并修补瘘管。  相似文献   

10.
本病例资料来自山东省立医院。患儿 :男 ,6岁。因阴茎及肛门各有两个开口 6年 ,阴茎不排尿、开口溢脓伴发热、大小便困难 10d入院。 1年前曾因类似病史在当地行“盆腔脓肿壁部分切除加引流术” ,生后曾行“脐膨出修补术”。查体 :脐缺如 ,下腹正中刀口瘢痕 ,未触及腹部包块。阴茎头背侧包皮帽状堆积 ,系带缺如 ,尿道开口于冠状沟近侧 ,其左前约 2mm处另见一开口 ,挤压下腹有脓液溢出 ;大便排出口两处 ,在相当于正常位置之肛门的左前方为另一开口 ,相距约 1cm ,两者均可容指并均有明显的收缩功能 ,两肛管及直肠间有隔膜 ,直肠前可触及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