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宁  徐伟  王鑫  谭袖  孙海天 《吉林电力》2009,37(4):31-33
针对某厂2X330MW机组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存在煤粉细度偏小,制粉系统单耗大的问题。对其运行方式进行优化,在调整试验中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影响制粉系统单耗、煤粉细度各个因素的主次顺序,预测磨煤机制粉系统最佳运行方式,根据校核试验的结果,确定了制粉系统磨煤机的最佳运行方式为挡板开度60%,加载力偏置-2.5MPa,在磨煤机出力58t/h时,对应表盘风量135km^3/h。调整后制粉系统单耗由20.68(kW·h)/t降低至17.66(kW·h)/t,调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发电设备》2021,35(4)
某电厂对一台ZGM型中速磨煤机的动静环进行提效改造,优化了喷嘴环线型及结构,改善了磨煤机内部的空气动力场。基于改造前后性能试验数据,即磨煤单耗由10.28 kW·h/t降低至7.81 kW·h/t,提出了基于煤粉细度(R_(90))和哈氏可磨指数(HGI)的综合修正方法,综合修正磨煤单耗由11.96 kW·h/t降低至9.72 kW·h/t,相对降低了18.8%。磨煤机最大出力由52.9 t/h增加至60.0 t/h,提升了13.4%,且石子煤排放量为零。  相似文献   

3.
榆树川电厂有5台中压锅炉,制粉系统均为中储式制粉系统。制粉系统单耗高达35kW·h/t左右。该厂通过设备改进,加强运行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制粉系统单耗降低到28kW·h/t左右,年节电3955745千瓦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某电厂600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t/h左右增加到65t/h以上,机组可实现满负荷运行。虽然灰渣含碳量略有升高,锅炉效率降低0.27%,发电标煤耗升高0.9g/(kW·h),但单位制粉电耗降低17.4%,供电标煤耗降低2.4g/(kW·h),总体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5.
对某电厂600 MW机组掺烧劣质煤后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对调整前后机组的综合经济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煤粉偏细和研磨出力不足是影响磨煤机出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磨煤机出力从50 t/h左右增加到65 t/h以上,机组可实现满负荷运行.虽然灰渣含碳量略有升高,锅炉效率降低0.27%,发电标煤耗升高0.9 g/(kW·h),但单位制粉电耗降低17.4%,供电标煤耗降低2.4 g/(kW·h),总体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AKOMA煤粉自动等速取样装置对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制粉系统进行优化调整试验,得出了磨煤机运行性能受动态分离器转子转速、通风量与出力的影响.控制分离器转子转速70 r/min,进口一次风量较习惯控制值降低10t/h时运行较优.磨煤机最大出力可以达到90t/h左右.降低磨煤机通风量及提高磨煤机出力都可以降低制粉系统耗电率和锅炉排烟温度.  相似文献   

7.
对贵溪电厂125MW机组配置DTM320/580型钢球磨煤机的制粉系统进行了优化运行调整试验,在保证制粉出力和煤粉细度的前提下,制定了制粉系统的合理运行工况,成功地降低了制粉电耗达4~5kW.h/t,为电厂运行年节约电耗540万kW.h。  相似文献   

8.
《发电设备》2013,(6):418-421
针对钢球磨煤机耗电量较多、负荷低时磨制煤量余量较大、启停不合理等情况,从磨煤机料位控制、钢球装载量、启停方式及不同磨煤机运行组合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效果明显,制粉单耗降低2.3kW·h/t,厂用电率降低0.12%。  相似文献   

9.
200MW机组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试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制粉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锅炉燃烧工况及锅炉热效率,影响锅炉设备的出力及厂用电率。本文结合某电厂670 t/h锅炉钢球磨煤机中间贮仓式制粉系统的优化调整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制粉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通过制粉系统的调整,在煤粉细度合格的情况下降低制粉单耗,使制粉系统的运行工况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0.
岱海电厂4×600 MW机组运行中磨煤机磨煤单耗较高,普遍达到11~12(kW·h)/t,偏离设计值6~10(kW·h)/t较多.分析了磨煤机的结构特点和影响磨煤机磨煤单耗的因素,认为该厂磨煤单耗高的主要原因是磨辊、磨盘磨损及运行方式不合理等.据此,总结出降低磨煤单耗的措施,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