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部分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2月~1999年10月对因离断伤及脱套伤而无再植条件的25例28指,利用废弃指指骨或髂骨,取对侧腋下管状皮管加游离废弃指指甲或取足趾趾甲再造部分手指.结果再造28指的皮瓣全部成活,游离指(趾)甲完全成活22指,部分成活4指,失败2指.经术后6个月~3年半随访,再造手指功能良好,外形美观.结论此术式方法简单、设计合理,不吻合血管及神经就能恢复良好的外形及功能,尤其对末节以远离断是很好的适应证. ,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再造指离断再植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1995年至今,对5例再造指离断伤患者,分别采用血管直接吻合、移植、转位修复动脉的方法进行再植术。结果重新再植5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月-2年,再植指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再造指离断,只要指体尚完整,可以通过再植的方法恢复手部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指背静脉移植在血管缺损的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35例手指离断患者(40指)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指背静脉移植桥接术。观察术中镜下挫伤血管内膜挫伤分布情况,记录血管移植的时间。比较同水平面指背静脉与缺损血管的管径,观察术后再植手指的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成活手指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手指成活率为95.0%(38/40)。自切取静脉至完成两处吻合口的时间一般约为40分钟,吻合质量良好。同水平面指背静脉与缺损血管的管径相当或略粗。术后6个月,在成活的38个再植手指中,手指功能优10指,良25指,差3指,优良率为92.1%(35/38)。结论 在血管缺损的断指再植术中,指背静脉移植可在避免再植时过多缩短指骨、关节融合或截指的情况下获得满意的外形和优良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患者,采用缩短骨骼融合指间关节的方法进行再植,使一侧指固有动脉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3例采用静脉移植),吻合1-2条指静脉及指神经或行动静脉分流重建静脉回流,不能吻合静脉者甲床滴血及指尖侧切滴血。结果39例患指再植术后34例成活,5例坏死,成活率87.2%,成活患指恢复了良好外观、功能、感觉。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29例,良4例,差1例。结论该手术方式是一种治疗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完全离断再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成活率高,功能恢复满意,可选择性地应用于拇指末节旋转撕脱性离断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5月对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58例65指手指末节离断,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 58例65指末节再植术后成活61指,4指因损伤严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致坏死。结论末节断指再植术后,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改善再植指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再植指成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20例断指患者采用急诊在显微镜下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手指离断伤386指经再植手术后,成活325指,坏死42指,局部感染19指,成活率为84.2%,术后患指功能及外观恢复均较满意。结论手指末节离断伤断指再植是在恢复患指正常解剖的基础上重建血液循环,其目的是达到恢复再植手指的功能和外观。  相似文献   

7.
手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再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手指复合小组织块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17指不同部位的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采用多种血管重建技术进行再植。结果 完全成活15指,1指大部成活,1指坏死。术后随访6~24个月,成活手指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手指的复合小组织块离断伤只要指体完整且能找到可供吻合的血管,应争取再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特殊手指末节及指尖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手指末节及指尖特殊断指再植,尽可能多的吻合血管或吻合1条动脉及1条静脉或吻合1条动脉加拔甲、小切口放血滴肝素处理等方法,恢复断指血循环.结果本组42例56指,成活50指,失败6指,成活率89.3%,成活患指功能及外形接近正常,病人对疗效满意.结论手指末节及指尖离断再植技术要求高,在充分认识伤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适应证的同时,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技术及对血管损伤的有效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仅吻合动脉的末节及指尖再植手术的改良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通过增加离断指体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仅吻合动脉的手指末节及指尖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将离断指近端指骨短缩1-2mm,缝俣皮肤时使远端指体套人近端指体内1-2mm;增加斜形离断伤的斜面;“Z”形缝合创面皮肤;V-Y皮瓣推进。结果 46指成活42指,随访3-18个月,再植批的长度与健侧相似,指甲正常生长,指端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3-6mm。结论 该手术方法可增加离断体指体间的接触面积,缩短再植术后的拨血时间,减少术后护理工作量及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再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6例103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患者通过多种方法恢复血液循环及感觉。结果本组73例98指全部成活,3例5指坏死,优良率96%。术后随访9个月~4年,患指外形、功能及感觉均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血管神经移植等方法再植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可较好地恢复患指功能与感觉,成活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手指同时脱套性离断伤再植术的成功经验与体会.方法 2003年8月-2011年1月,对17例56指多手指脱套性离断伤,术前检查看似无再植条件,通过术中镜下探查后,只要有可吻合的血管,能通过血管移植重建循环的脱套指体果断进行再植术,术后按断指再植术后常规处理,适时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7例56指,成活13例49指,坏死7指,其中指尖局部性皮肤坏死5指,平均成活率83.15%.随访3~14个月,指间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指端辨别觉5~10mm.结论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指脱套性离断不再是再植手术的禁忌证,只要离断组织内还有可通过血管移植等方法进行吻合的血管、神经,就应该尝试再植,再植一旦成功,可获较为满意的外形及功能.  相似文献   

12.
皮管和指(趾)甲移植再造手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报道皮管和指(趾)甲移植再造手指的方法及功能。方法:利用无再植条件的断指指骨或髂骨作骨架固定,置入对侧腋下皮管,将断指甲床或取足趾甲床移植再造手指。结果:本组再造42指皮瓣全部成活,移植指(趾)甲全部成活35指,部分成活5指,失败2指。术后经6个月-4年随访,再造手指功能良好,半年后恢复保护性感觉,外形美观,病人对疗效满意。结论:此方法设计合理,不需吻合血管、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外形美观,尤其适于末节指体损伤或缺失,是一种再造手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脉动脉化在手指末节离断伤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7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采用静脉动脉化重建再植指体血运。观察血运延迟恢复时间、术后患指成活率、感觉恢复情况、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指甲生长情况以及外形。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3个月。术后出现血运恢复延迟11指,发生率11/17,其中5~60 min恢复血运7例,61~120 min恢复血运4例。15指成活,2指坏死,成活率15/17。末次随访时,成活15指的痛、温觉恢复,两点辨别觉3. 9~7. 7(6. 1±1. 3) 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56°~65°(61°±3°),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结论 手指末节离断伤应用静脉动脉化的方法可以有效恢复再植指体血运,提高成活率,且成活患指感觉、活动度、指甲生长及外形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指挤压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和对策。方法对65例82指挤压指完全离断的病例进行再植,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尽可能多的吻合指背及指掌侧静脉,对血管挫伤严重的手指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进行再植修复;根据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程度或临床表现,用适量尿激酶以纠正高血凝状态,以提高毛细血管的灌注。结果82个断指中成活78指,成活率95.1%,4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手指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2指,良21指,差5指,优良率93.6%。结论挤压伤断指只要手指外形未完全破坏,远端可寻见能吻合的血管,通过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静脉皮瓣转移等方法,应尽可能的进行再植修复,有较高的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床放血在条件不良指尖再植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7年3月,除外条件良好、动静脉均可吻合的断指再植,对条件不良的68例74指指尖再植术中短缩指骨,精确修复甲床,尽量吻合两根或两根以上动脉。结果术后完全成活59指,部分成活3指,坏死12指。完全成活59指中外形满意53指,感觉功能恢复良好51指,2指术后6个月,外形满意,感觉功能尚在恢复中。所有成活指体中指体萎缩、感觉功能恢复差5例,失访4例。指尖离断再植成活率达83.8%,坏死率16.2%,术后恢复满意率71.6%,5.4%患者再植指体完全成活后出院失访。结论甲床放血在条件不良指尖再植中的应用确实可行,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断指再植术联合小切口放血治疗手指末节离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指末节离断再植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28指)末节手指离断患者采取断指再植术并进行指端侧小切口放血,加强围术期护理,即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再植指的血液循环;定时进行指端小切口放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做好保温、疼痛护理,防止血管痉挛;加强夜间观察,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结果成活26指(92.9%),失败2指(7.1%).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和观察是再植指成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少年及儿童末节不同节段压砸断指再植方法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10年11月,对85例134指,年龄1~25岁的患(儿)者,因压砸致不同离断节段的末节断指.按照Ishikawa末节断指分区的血管特点,显微镜下行断指再植术。结果本组134指成活127指.成活率94.7%。术后随访4个月~3年,其中3指Ⅳ区断指因未成年骨骺未闭合,骨骺组织损伤较重.发育稍侧偏畸形、短小;4指甲根部损伤指甲不平整,其余再植指指甲、指腹外形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3指,良55指,差9指;优良率达92.9%。结论针对青少年及儿童末节断指的不同离断节段的压砸伤,只要熟练掌握末节断指不同区域的血管特点,选择相应的再植方法.细心清创和精确吻合血管.就能提高再植成活率.降低残指率.从而恢复指体良好的外观及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临床上断指再植的处理一般采用指骨短缩办法,使断指血管、神经能够在无张力下直接吻合,而当离断位置位于关节处时往往需牺牲关节功能,无利于再植手指的功能恢复。我院于2001年8月~2005年1月,对收治的32例37指手指离断伤,采取不短缩指骨,应用腕掌侧静脉血管移植的方法修复手指血管缺损并施行再植,术后完全成活33指,2指大部成活,2指坏死,获得较好的外形与功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37指,男20例,女12例;年龄8~42岁,平均23.4岁。伤因:切割伤15指,机器冲压伤9指,挤压伤8指,撕脱伤5指。离断部位:指侧方15例17指,指背…  相似文献   

19.
双手多指离断伤再植六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双手多指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对6例双手8至10指完全离断进行再植手术并获得成功的经验。结果;6例共离断53指,再植49指成活48指,术后随访2~6年,功能恢复达到优良。结论:合理的人员组合,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多指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采用逆行法行断趾再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2010年1月-2015年8月,采用逆行法对11例(15趾)足趾完全离断伤男性患者行断趾再植术。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受伤原因:切割伤6例(9趾),压砸伤5例(6趾)。其中1例趾、第2趾末节完全离断合并第3趾甲床挫裂,1例趾近节及第2、3趾中节完全离断,1例趾近节、第2趾中节完全离断,7例趾末节完全离断,1例小趾中节完全离断。受伤至入院时间1~3 h,平均2 h。结果术后13趾完全成活;1趾背侧部分皮肤及甲床坏死,予以足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后趾体成活;1趾坏死。断趾再植成活率为93.33%(14/15)。X线片复查示,术后8~12周成活趾体骨折均愈合,平均10周,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5个月。成活趾体外形饱满,趾甲生长良好。末次随访时趾端两点辨别觉为9~12 mm,平均10 mm。患足行走及跑步无影响。结论采用逆行法行断趾再植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再植成活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