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聊古─井水溶气体的震前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聊古一井水溶气体在1983年菏泽5.9级地震、1991年大同5.8级地震和1992年南黄海5.3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地震场、源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聊古一井水溶气体的某些组分(如汞、氦气、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氮氦比有利于突出地震异常信息,是提取震前短临异常简单可行的方法;聊古一井水溶气体的震前异常信息具有场兆和源兆的双重特征,来自源的地震异常信息具有良好的同步性,来自场的地震异常信息具有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聊古—井水深气体的震前异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杰 《地震研究》1996,19(4):357-362
本对聊古-井水溶气体在1983年荷泽5.9级地震,1991年大同5.8级地震和1992年南黄海5.3级地震前的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地震场,源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聊古-井水溶气体的某些组分(如汞,氦气,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氮氦比有利于突出地震异常信息,是提取震前短临异常简单可行的方法,聊古-井水溶气体的震前异常信息具有场兆和源兆的双重特征,来自源的地震异常信息具有良  相似文献   

3.
从山东聊古一井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以实际观测的水化学组分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实例为基础,讨论了该井水化学组分震前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利用断层位错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变化场源兆异常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及预报意义.所获成果丰富了对场源兆地震前兆的认识,同时对地震预测预报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聊古-1井水氡映震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聊古-1井水氡测值在1981年11月9日宁晋Ms5.8地震(△=150Km )前和1983年11月7日荷泽Ms5.9地震(△=150Km)前的异常变化。在地震前5~15天该井水氡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五降的过程中。这可能是该井水氡的一项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5.
氦的年动态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处理了聊古一井1981年至1998年氦的观测资料,发现在较近的3次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氦的年动态有明显的异常变化,作者分析后认为,可以把该井氦的年动态异常作为附近5级以上地震预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聊古一井气体总量30多年观测资料的处理,发现在11次地震中(△≤400 km,ML≥5.0)共有5次在震前出现了异常,映震率为45%.探讨了5次气体总量异常机理,解释了可比性地震有时出现异常、有时不出现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聊古一井气氡观测情况及其资料情况,分析了两次地震前该井气氡资料的异常.通过震例分析可以看出,气氡的异常属于短临异常,并且气氡测项对于发生在该区域内的4级以上地震有映震能力.在日常观测中,当出现异常时应注意首先排除诸如气温、气压及井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魏汝庆  陈其锋 《地震研究》2001,24(2):121-125
简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测氦仪-GWK-201型测氦仪,分析了聊古一井1998年9月1日~1999年11月30日的逸出气氦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该资料的正常动态为近直线型,并且在附近4.0级地震前有显的异常显示,对今后的地震预报探索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整理了聊古一井水位2000~2012年所记录到的同震效应,并对3个不同阶段内的同震效应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聊古一井的同震效应为振荡型和振荡阶升型;该井对来自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记录能力较强;该井水震波记录随震级增大而增加、随井震距的增大而缩小的特征并不明显。该井对全球8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记录能力。激发自流以及变频稳流状态下,聊古一井水位记震能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关距平法和增均值法对聊古-井12年的水氡预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分析。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描述了聊古-井水氡预测资料的正常年动态呈近直线型。并且从本井水文地球化学背景、阐述了分析、判断水氡测值异常的机理,为本区或邻区地震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6月5日青岛崂山4.1级震群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5日青岛崂山区发生4.1级震群。这次震群是青岛历史上少有的,青岛市普遍有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文章从地震影响、地质构造、历史及现代地震、序列特点及性质判定、地震应急等方面概述了本次震群。  相似文献   

12.
北川县城汶川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笔者在汶川大地震板震区北川县城现场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大地震后北川县城的震害特征,论述了北川县城地震后建筑物、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以及次生地质灾害;并对造成各类震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在总结震害特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应加强研究的相关课题,旨在为今后的工程抗震设防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帕米尔东缘区域中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进行波形对比,并使用交切法和Hyposat地震定位方法进行地震定位对比,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区域中深源地震特征.  相似文献   

14.
抗震设防水准是决定抗震设计效果的主要因素,文章就此进行商榷,并提出修正建议,认为应提高抗震设防水准。  相似文献   

15.
对2001年5月24日发生在四川盐源之5.8级地震灾情作了概述,这次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四川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垮村一带,震中区烈度为Ⅶ度,个别点可达Ⅷ度,其中四川地区受灾面积达1130平方千米,受灾人口达9632户,48249人,地震造成1人死亡,39人受伤,5930人无家可归,其直接经济损失在9000万元左右,同时,位于震区外围的木里县城所在地-乔瓦镇因位于老滑坡地带,成为灾害异常区,从而使建筑物遭受较大的损坏。  相似文献   

16.
姜丛  蒋长胜  张琰  毕金孟 《地震研究》2020,(2):208-215,417
跟踪和总结地震预测在国际上的研究进展,是调整优化我国自主进行与地震预测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反映近10年来国际上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与变化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国际科学研究计划介绍和主要研究成果总结等方式,给出我国地震预测相关研究在国际研究体系中可能的位置,并概括了近10年来在全球性科学研究计划主导下国际上取得的主要科学进展,包括预测模型研发、提升预测可操作性、拓展地震减灾应用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地震预测相关学科的科学内涵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这些将对我国地震预测相关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to forecast the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is under study, based on the systematically collection of the seismicity anomalies and their analysis results from annual earthquake tendency forecasts between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Pass M_S8.1 earthquake and the 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tendency estima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is for strong earthquakes to occur in the active stage, and that there is still potential for the occurrence of a M_S8.0 large earthquake in Chinese Mainland after the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Pass earthquake. However the phenomena that many large earthquakes occurred around Chinese Mainland, and the 6-year long quietude of M_S7.0 earthquake and an obvious quietude of M_S5.0 and M_S6.0 earthquakes during 2002~2007 led to the distinctly lower forecast estimation of earthquake tendency in Chinese Mainland after 2006. The middle part in the north-south seismic belt has been designated a seismic risk area of strong earthquake in recent years, but, the estimation of the risk degree in Southwestern China is insufficient after the Ning’er M_S6.4 earthquake in Yunnan in 2007. There are no records of earthquakes with M_S≥7.0 in the Longmenshan fault, which is one of reasons that this fault was not considered a seismic risk area of strong earthquakes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isoseismal map of the North-Italian earthquake of 6 May 1976 was compiled using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lying within the shaken area.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he macroseismic fiel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揭示了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地震的震害特点,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工程地震问题,归纳总结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经验与启示。对西部村镇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的规划实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There have been 12 possible locations of the earthquakes occurring in the South Yellow Sea since 1505.In this paper,the 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in 1505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collection of mor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influenced field,referring the isoseismal data of earthquakes with the epicentral intensityⅨ and combining geophysical field data with tectonic condition,due to its great influence on seismic safety assessment of some significant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