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波普对科学理性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尔·波普 (Karl· Popper 1 90 4— 1 994)是批判理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主要代表 ,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其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探讨科学知识如何增长的问题。在他看来 ,任何理论都是一种“假设”或“猜测”,并且在“反驳”中得到进步。为此 ,他反对归纳法和经验证实原则 ,提出了反归纳法、证伪原则和“猜测与反驳”的知识增长模式。他的科学方法论弥补了逻辑经验主义的某些不足 ,如把科学知识当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但其机械性和脱离科学常规的倾向又为历史主义学派所批判  相似文献   

2.
语言研究的又一层面——探索语符背后社会因素的印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同人们对其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分不开,语言学也不例外。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语言学界欣然接受了他关于“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这一看法。一般习惯于把语言看作一个音义结合而又分层组装的符号系统,并根据索绪尔的主张,倾注全力对这个系统内部各种结构关系进行共时的静态研究和描写,以求达到“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语言”的科  相似文献   

3.
徐州师范大学杨亦鸣教授承担的200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文大脑词库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2002年12月学林出版社出版了该项目中期成果《语言的神经机制和语言理论研究》一书,该书入选2003年江苏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分别是:方环海、董瑞国、曹明、戎雪枫、沈兴安、宋伟。神经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集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认识科学为一体,直接探讨语言与大脑的关系,被视为世纪之交最有活力的生命科学、脑科学等当代前沿科学中的尖端学科。该著作收录了作者对语…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科学革命综合占主导地位的趋势下,各门学科之间彼此渗透、紧密联系,正在形成一些共同的语言、概念和方法。系统论就是这一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向的哲学反映。它使人们不再把运动着的、活的有机体看作静止、孤立的东西,不再把复杂系统硬分解为互不联系的简单系统。在哲学系统论的发展中,许多学科都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其中语言学对系统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索绪尔之前,语言学家往往用外部原因来解释语言变化,先后提出过“人种说”(语言变  相似文献   

5.
科学知识社会学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诞生直接受益于库恩哲学;特别是其核心主张强纲领理论,更是深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启发。库恩哲学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整体架构有着深远的影响,涵括了相对主义认识论、历史主义方法论以及跨学科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科学知识社会学(简称SSK)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的一些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提出的。作为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学科,它的诞生直接受益于库恩哲学,库恩哲学中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历史主义方法论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整体架构有着深远的影响。SSK的核心主张强纲领理论,更是深受库恩范式理论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高天如教授近著《中国现代语言计划的理论和实践》,是一本旨在传承并弘扬我国语言计划学业的书。其书名和实际内容和理论阐述皆有新义和创见。 在此以前,我国语言学界的几位专家已先后撰文介绍或采用“语言计划”(Langnage Planning)以及“地位计划”(Status Planning)、“本体计划”(Corpus Planning)等系列语言学术语。周有光先生认为:“任何国家,从旧时代到新时代,从旧体制到新体制,从殖民地到独立国,都需要更新语文,作为更新教育的工具,以利国家建设的现代化。”“把这些语文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发展成一门新兴学科叫做‘语言计划’(Language Planning)。它是社会语言学中有重大实用价值的学科分支。”本书作者将“语言计划”用于书名。这一名称的采用,将有利于我国以研究汉语文改革和建设为己任的这一学科更明确地独立起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在重新认识哲学知识的特点。人们讨论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认为哲学是一门科学甚至是一门享有特权的科学对吗? 哲学知识无疑与科学知识有相似的特点。从逻辑学意义上说,人们认为一般知识概念具有的特性,哲学知识都有。哲学知识也像科学知识一样,以某种方式反映现实。它为那些受过相当的教育,具有理论思维能力,精通逻辑学、智力劳动方法和“技巧”的学者所发展。哲学像科学一样,应用从抽象到具体思维的方法、公理性的和其他的认识方法。尽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的,但是在基本原理范围内,哲学家必须像科学家那样行事;不允许产生逻辑矛盾,努力获得证据、说服力和真理。  相似文献   

9.
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 ,单向度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代表文化进步本身 ,而只不过表明人类的“天真”从“幼稚”走向“深刻”而已。科学知识的异化加剧了“人 -自然”与“人 -社会”关系的紧张 ;消解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否定性维度 ;只有以“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作为科学知识的航船之舵 ,才能使科技非理性主义理性化、科学知识人性化、科学进步伦理化和科学知识的潜在威胁虚无化。一句话 ,确立“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向度才是克服“科学知识异化”的理想进路。在生态危机、环境恶化急速加剧的今天 ,认真解读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一书 ,对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融通 ,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哲学的视阈来看,以人的生命活动为基点,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是哲学的本质性的内在问题,也是哲学作为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动力机制。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人与自我、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而且涉及到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现象性生活与超越性理想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回答,正形成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西方哲学和以主体、语言和存在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中国哲学,并决定了各自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天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西方哲学在上千年的发展中所经历的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学”的转向和“本体论”哲学的“瓦解”与“形而上学”的“终结”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既是对西方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解构和颠覆,也是对中国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非同一性”理论和方法的肯定与回归。隐藏在“现象学”和“语言学转向”背后的真实蕴涵和哲学精神,则不仅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和现代性提供了最好的论证,而且也为中西方哲学的会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诗芳 《北方论丛》2002,(6):130-132
语用学是20世纪70年代作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新兴起来的科学,它的理论为现代语言教学--交际法教学提供了丰实的理论基础.阐释它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外语学习中的听力理解过程,有助于加深认识语境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3,(9):31-34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赋予语言学可形式化的科学外观,改变了语言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和地位。乔姆斯基也是当代西方重要的哲学家,他的哲学观代表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盛行的理性主义,其合理内核就是生成语法研究的先天语言能力的哲学基础。转换生成语法旨在用形式化的研究方法研究语言,揭示人类共有的普遍语法能力。乔姆斯基在继承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同时又对其作出了进一步发展,主张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  相似文献   

13.
公关语言是在公关实务领域运用的语言,公关语言学是研究公关实务领域运用语言的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存在于公关实务活动之中的言语现象——公关言语活动和言语成品。其本质属性是语言学,但具有交叉性特点。这门学科系统总结公关语用规律和深入探讨公关语言学理论,它在实际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公关语言学的建立既是公关事业发展的需要,又是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电影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仅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本世纪初才成为一门艺术,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才有人开始从理论上加以探讨。至于电影美学成为一门学科,主要是在五、六十年代之后。 电影美学是研究电影艺术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外电影理论界争论较多,有的人认为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特性学”,甚至于是“电影语言学”。也有人认为,电影语言不仅是  相似文献   

15.
和红军 《学术探索》2002,(2):110-114
骆小所先生是我国当代较有影响的修辞学家之一。他在修辞学史上最早提出了表层修辞、深层修辞理论 ;率先跨出了系统研究艺术语言的第一步 ,创立了一门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艺术语言学 ;建构了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 ;还初步建立了汉语语言美学的整体框架系统。他不拘泥于传统语言学研究的格局 ,形成了自己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风格。本文对其主要学术贡献和研究风格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黄敏 《理论界》2006,(6):174-175
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社会转型、文化变异、哲学突破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名实之辨”的思潮。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作为这一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在构建“道”这一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提出了“名实之争”的问题。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许多语言学思想,老子的语言学思想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老子对“道”的命名中来体察老子的语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哲学是以语言作为思考的对象,哲学的关注必然涉及到语言学一般原理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家从哲学视角对语言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中包括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等等,为普通语言学系统的建构提供了最早的理论源头,在现代语言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一问题,是我们与告别“知识论哲学”的所谓“实践哲学”争论的核心或焦点问题。依笔者看,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并不妨碍哲学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同时,哲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并不妨碍它作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搞清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同传统哲学划清界限。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不能彼此割裂分离的,哲学不能从只解释世界的片面性错误极端走向不要认识的片面性错误极端。  相似文献   

19.
朱敏霞 《理论界》2014,(8):133-137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它的任何一个重大飞跃都与当时的科学思潮或其他学科的进步密不可分,生物学对语言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以生物学为视角,时间为序,梳理语言学历史上受生物学影响较大的三个语言学流派的相关研究成果,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生物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在生物学启发下所提出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50年斯大林同志发表了“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问题”以后,在苏联学术界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不仅肃清了在语言学问题上拉普派的马尔观点,同时为逻辑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尤其是经过1950年到1951年间的逻辑问题讨论,更进一步地促进了逻辑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此后,在苏联出版了一些逻辑专著和逻辑学教学大纲等书。在1951年出版了克·巴克拉节所著的“逻辑”;1954年出版了思·康达可夫所著的“逻辑”。该二书错误地认为:只有一门研究正确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