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丽芳  成茜  秦品乐  高媛 《计算机应用》2018,38(4):1127-1133
针对稀疏编码相似性测度在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中对灰度偏移场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只适用于单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通道稀疏编码的非刚性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将多模态配准问题视为一个多通道配准问题来解决,每个模态在一个单独的通道下运行;首先对待配准的两幅图像分别进行合成和正则化,然后划分通道和图像块,使用K奇异值分解(K-SVD)算法训练每个通道中的图像块得到分析字典和稀疏系数,并对每个通道进行加权求和,采用多层P样条自由变换模型来模拟非刚性几何形变,结合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局部互信息、多通道局部方差和残差复杂性(MCLVRC)、多通道稀疏诱导的相似性测度(MCSISM)、多通道Rank Induced相似性测度(MCRISM)多模态相似性测度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了30.86%、22.24%、26.84%和16.49%。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中灰度偏移场对配准的影响,提高配准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黎曼流形稀疏编码的图像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视觉词袋(Bag-of-visual-words,BOVW)模型直方图量化误差大的缺点,提出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检索算法.由于大多数图像特征属于非线性流形结构,传统稀疏编码使用向量空间对其度量必然导致不准确的稀疏表示.考虑到图像特征空间的流形结构,选择对称正定矩阵作为特征描述子,构建黎曼流形空间.利用核技术将黎曼流形结构映射到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非线性流形转换为线性稀疏编码,获得图像更准确的稀疏表示.实验在Corel1000和Caltech101两个数据集上进行,与已有的图像检索算法对比,提出的图像检索算法不仅提高了检索准确率,而且获得了更好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黎曼流形的图像投影配准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鹏  李广伟  史泽林 《自动化学报》2009,35(11):1378-1386
提出了基于黎曼流形的图像投影配准优化方法, 根据投影变换的特点, 用SL(3)表征目标的图像投影变换, 研究SL(3)的几何结构, 通过变分的方法求出了SL(3)上的测地线, 给出相应的黎曼指数映射, 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SL(3)群上黎曼分析的平面投影配准算法, 分析了算法的优点, 并对其收敛性做出了证明. 模拟图像数据和真实图像序列测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算法在效率和精度上较现有文献中基于欧氏空间的图像投影配准算法有显著提高, 优于基于李群的图像配准算法.  相似文献   

4.
张石  杜恺  张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1):227-229
将基于动态融合的蚁群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新的图像配准优化算法应用在多模医学图像配准中。该算法以互信息作为相似性测度,生成初始信息素分布,采用蚁群算法搜索最优变换参数,其中动态融合策略提高了混合算法的搜索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避免信息函数的局部极值,减少大量重复运算,提高了配准的效率,配准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多模图像的配准是图像融合等图像处理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互信息和量子粒子群的配准方法,在配准中利用分块互信息值为相似性测度,并用量子粒子群算法求解配准所需的空间变换参数.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而且速度得到明显改善,其运用于多模图像配准,可以得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流形学习算法不能对位于黎曼流形上的协方差描述子进行有效降维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推广的流形学习算法,即基于Log-Euclidean黎曼核的自适应半监督正交局部保持投影(Log-Euclidean Riemannian kernel-based adaptive semi-supervised orthogonal 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RK-ASOLPP),并将其成功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目标分类问题.首先,提取图像每个像素点处的几何结构特征,计算图像特征的协方差描述子;其次,通过采用Log-Euclidean黎曼核将协方差描述子投影到再生核Hilbert空间;然后,基于流形学习理论,建立黎曼流形上半监督正交局部保持投影算法模型,利用交替迭代更新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同时获得相似性权矩阵和低维投影矩阵;最后,利用求得的低维投影矩阵计算测试样本的低维投影,并用K—近邻、支持向量机(Support victor machine,SVM)等分类器对其进行分类.三个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黎曼流形上的保局投影在图像集匹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出了黎曼流形上局部结构特征保持的图像集匹配方法。方法该方法使用协方差矩阵建模图像集合,利用对称正定的非奇异协方差矩阵构成黎曼流形上的子空间,将图像集的匹配转化为流形上的点的匹配问题。通过基于协方差矩阵度量学习的核函数将黎曼流形上的协方差矩阵映射到欧几里德空间。不同于其他方法黎曼流形上的鉴别分析方法,考虑到样本分布的局部几何结构,引入了黎曼流形上局部保持的图像集鉴别分析方法,保持样本分布的局部邻域结构的同时提升样本的可分性。结果在基于图像集合的对象识别任务上测试了本文算法,在ETH80和YouTube Celebrities数据库分别进行了对象识别和人脸识别实验,分别达到91.5%和65.31%的识别率。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取得了优于其他图像集匹配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处理和分析的关键环节,由于多模态图像的灰度、纹理等信息具有较大差异,难以设计准确的指标来量化图像对的相似性,导致无监督多模态图像配准的精度较低。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集成注意力增强和双重相似性引导的无监督深度学习配准模型(ensemble attention-based and dual similarity guidance registration network,EADSG-RegNet),结合全局灰度相似性和局部特征相似性共同引导参数优化,以提高磁共振T2加权图像和T1加权模板图像配准的精度。方法 EADSG-RegNet模型包含特征提取、变形场估计和重采样器。设计级联编码器和解码器实现图像对的多尺度特征提取和变形场估计,在级联编码器中引入集成注意力增强模块(integrated attention augmentation module,IAAM),通过训练的方式学习提取特征的重要程度,筛选出对配准任务更有用的特征,使解码器更准确地估计变形场。为了能够准确估计全局和局部形变,使用全局的灰度相似性归一化互信息(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NMI)和基于SSC (self-similarity context)描述符的局部特征相似性共同作为损失函数训练网络。在公开数据集和内部数据集上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Dice分数对配准结果在全局灰质和白质以及局部组织解剖结构上作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配准方法和深度学习配准模型,本文方法在可视化结果和定量分析两方面均优于其他方法。对比传统方法ANTs (advanced normalization tools)、深度学习方法voxelMorph和ADMIR (affine and deformable medical image registration),在全局灰质区域,Dice分数分别提升了3.5%,1.9%和1.5%。在全局白质区域分别提升了3.4%,1.6%和1.3%。对于局部组织结构,Dice分数分别提升了5.2%,3.1%和1.9%。消融实验表明,IAAM模块和SSC损失分别使Dice分数提升1.2%和1.5%。结论 本文提出的集成注意力增强的无监督多模态医学图像配准网络,通过强化有用特征实现变形场的准确估计,进而实现图像中细小区域的准确配准,对比实验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和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黎曼流形上判别分析算法仅考虑了带标签数据统计信息,忽略了无标签数据的问题,基于图正则化思想,提出一个新颖的基于黎曼流形框架上半监督判别分析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视觉分类任务中.该算法将非奇异协方差矩阵表示为黎曼流形上的点,引入JBLD(Jensen-Bregman LogDet divergence)度量黎曼流形上点与点之间相似性测度.首先将数据点映射到黎曼切空间中,获得数据向量化表示;其次采用有标签数据和无标签数据构建近邻图刻画黎曼切空间局部几何结构,使其作为正则化项添加到费舍尔测地线判别分析目标函数中;最后最小化目标函数获取最优变换矩阵,并在变换黎曼流形中进行分类.在3个视觉分类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在分类精度上获得了相当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多模态配准是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关键环节,在肝癌辅助诊断、图像引导的手术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传统的迭代式肝脏多模态配准计算量大、耗时长、配准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形变融合和双输入空间注意力的无监督深度学习配准算法。利用多尺度形变融合框架提取不同分辨率的图像特征,实现肝脏的逐阶配准,在提高配准精度的同时避免网络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双输入空间注意力模块在编解码阶段融合不同水平的空间和文本信息提取图像间的差异特征,增强特征表达。引入基于邻域描述符的结构信息损失项进行网络迭代优化,不需要任何先验信息即可实现精确的无监督配准。在临床肝脏CT-M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ffine、Elastix、VoxelMorph等算法相比,该算法达到最优的DSC值和TRE值,分别为0.926 1±0.018 6和6.39±3.03 mm,其平均配准时间为0.35±0.018 s,相比Elastix算法提升了近380倍,能准确地提取特征及估计规则的形变场,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和较快的配准速度。  相似文献   

11.
The fusion and combination of images from multiple modalities is important in many applications. Typically, this process consists of the alignment of the imag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In this work, we focused on the former part and propose a multimodal image distance measure based on the commutativity of graph Laplacians. The eigenvectors of the image graph Laplacian, and thus the graph Laplacian itself, capture the intrinsic structure of the image’s modality. Using Laplacian commutativity as a criterion of image structure preservation, we adapt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closest commuting operators to multimodal image registration. Hence, by u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imultaneous diagonalization and commutativity of matrices, we compare multimodal image structures by means of the commutativity of their graph Laplacians. In this way, we avoid spectrum reordering schemes or additional manifold alignment step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comparability of eigenspaces across modalities. We show on synthetic and real datasets that this approach is applicable to dense rigid and non-rigid image registr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posed measure is able to deal with very challenging multimodal datasets and compares favorably to 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 a de facto similarity measure for multimodal image registration.  相似文献   

12.
刘薇  陈雷霆 《计算机应用》2017,37(4):1193-1197
微分同胚是一种光滑可逆的变换,在MRI图像配准中可以保证图像形变后的拓扑结构保持不变,同时避免出现不合理的物理现象。为了在空间变换中获得更合理的同胚映射,高维空间中数据的非线性结构被考虑,基于流形学习方法提出一种自适应切空间的MRI图像配准算法。首先,把MRI数据构造成对称正定(SPD)的协方差矩阵,然后形成李群;接着,利用样本点邻域的局部切空间来表示李群的几何结构的非线性;接下来,在流形上用自适应邻域选择的方法形成的线性子空间去逼近局部切空间,提高切空间的局部线性化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流形的局部非线性结构,得到最优的同胚映射。仿真数据和临床数据的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非参数微分同胚配准算法相比,该算法在高维稠密形变场上获得更高的拓扑保持度,最终提高图像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3.
机器学习的无监督聚类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目标识别任务。基于密度峰值的快速搜索聚类算法(DPC)能快速有效地确定聚类中心点和类个数,但在处理复杂分布形状的数据和高维图像数据时仍存在聚类中心点不容易确定、类数偏少等问题。为了提高其处理复杂高维数据的鲁棒性,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特征表示的密度峰值快速搜索聚类算法(AE-MDPC)。该算法采用无监督的自动编码器(AutoEncoder)学出数据的最优特征表示,结合能刻画数据全局一致性的流形相似性,提高了同类数据间的紧致性和不同类数据间的分离性,促使潜在类中心点的密度值成为局部最大。在4个人工数据集和4个真实图像数据集上将AE-MDPC与经典的K-means,DBSCAN,DPC算法以及结合了PCA的DPC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外部评价指标聚类精度、内部评价指标调整互信息和调整兰德指数上,AE-MDPC的聚类性能优于对比算法,而且提供了更好的可视化性能。总之,基于特征表示学习且结合流形距离的AE-MDPC算法能有效地处理复杂流形数据和高维图像数据。  相似文献   

14.
互信息作为图像配准中的相关度矩阵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采用的是基于Shannon熵的互信息。采用一个广义的信息熵——Renyi熵,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采用q取较小值的Renyi熵,此时,Renyi熵可以消除局部极值,再通过局部优化方法对当前的局部最优解进行局部寻优,以找到全局最优解;在局部优化阶段,使用基于q→1时的Renyi熵的归一化互信息测度作为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归一化互信息图像配准算法,基于Renyi熵的互信息配准算法有良好的配准效果,且提高了配准速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互信息仅考虑两幅图像相应像素的灰度信息,忽略了图像本身的内在空间信息,以及B样条变换模型存在形变场奇异点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P样条和局部互信息的非刚性医学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以局部互信息为相似性测度,采用P样条变换模型模拟待配准图像的几何形变,然后使用三次插值算法对图像像素进行赋值,结合对大规模参数优化效率高的LBFGS算法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互信息和B样条变换模型都有效地提高了配准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图像配准是图像融合、变化检测、目标识别等遥感应用中的重要步骤。互信息由于具有无需预处理、自动化程度高以及鲁棒性强等特点,将其作为一种相似性测度进行图像配准成为近几年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遥感图像数据量的不断加大,传统的单机处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一些应用的时效性要求。基于对串行算法计算瓶颈的实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的遥感图像区域配准并行算法,分别给出了数据划分策略和互信息计算并行处理方案,采用边界冗余划分和二叉树归约方法减少数据通信,并对算法进行了定量的复杂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扩展性好,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最大互信息的多模医学图像配准已成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热点.低阶互信息仅关注灰度的统计特性,忽略了空间信息,因此采用图像梯度向量流的空间信息与最大互信息组合的方法来实现医学图像配准.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配准速度和精度,降低误配准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域马尔可夫随机场(MRF)模型难以有效描述图像复杂先验知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区域一致性流形约束MRF(LRCMC-MRF)模型.首先,所提模型利用高维数据的低维流形分布表征图像局部区域的复杂几何结构先验,建立图像局部区域的流形先验约束;其次,基于Pairwise MRF模型,建立一种包含更多图像局部信息的局部空间自适应MRF模型;最后,基于贝叶斯理论,将复杂局部区域几何结构先验和局部空间自适应统计特征融合,利用Gibbs采样算法对所提出模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常规区域的MRF模型相比,所提出的分割算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