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医学图像处理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图像处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学习者需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应的理论,这就给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带来了许多困难。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Matlab和.NET平台的医学图像处理虚拟实验室,为理论和实验教学提供一个医学图像处理教学演示及虚拟实验的平台。实际使用的效果表明医学图像处理虚拟实验室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MATLAB Robotics Toolbox的机器人学仿真实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斌  蔡自兴 《计算机教育》2010,(19):140-143
简要介绍MATLAB Robotics Toolbox在机器人学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基本应用,具体内容包括齐次坐标变换、机器人对象构建、机器人运动学求解以及轨迹规划等。该工具箱可以对机器人进行图形仿真,并能分析真实机器人控制时的实验数据结果,因此非常适宜于机器人学的教学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远程实验教学的需要,降低教学成本,需要研究分布式虚拟实验室技术.该文在分析现代实验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结构,实现了基于介于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网络通信中间件的数据通信技术、3DS文件读取技术,探讨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系统的互操作性、可伸缩性及时空一致性技术.最后描述了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的系统中虚拟实验的实现流程.在该文中设计实现的通信技术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更能满足分布式虚拟实验室的数据交换的高流量和高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虚拟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根据化学课程的特点,总结了虚拟化学实验室的教学设计要点,归纳了虚拟化学实验室在设计过程中要着重考虑的各项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虚拟化学实验室的各种功能进行了模块划分,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初步完成了虚拟化学实验的系统结构设计。最后对基于Virtools的虚拟化学实验室在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概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5.
基于VRML的动物解剖虚拟实验的交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条件不足和标本有刺鼻气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动物解剖学中所需的标本和实验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开发了基于VRML的动物解剖虚拟实验系统.文中对VRML的技术特征进行了介绍.交互设计是虚拟实验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详细阐述了动物解剖虚拟实验中的简单交互设计和扩展交互设计.将该虚拟实验系统用于实际教学中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虚拟实验室已经被广泛应用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学科的教学中。虚拟实验室通过计算机实现各种实验操作,模拟各种实验环境,提供与实际操作相似的实践体验。本文介绍了NOBOOK虚拟实验室生物高中版的三个功能:3D资源、显微镜、互助课件,并结合教学片段分析总结了这些功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互联网+"、虚拟技术视角,从技术层面搭建"互联网+"虚拟技术框架,提出虚拟实验室教学设计,然后使用虚拟化技术设计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实验虚拟交互、SPOC云、开放共享等。以校企共建实验室的理念和学科专业特点,搭建与企业接轨的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3D仿真财务决策平台、财务与会计核心课程平台(含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社会实践)、实验室管理平台等,并以该平台设计"互联网+"实验流程和财务会计相关专业案例分析。通过"互联网+"虚拟实验室构建在线教学共同体,并对该共同体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优化模型,以提升MOOC学习效率和实践效果。同时对国内外高校"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进行了应用比较分析。最后总结虚拟实验室利用率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Java的网络虚拟电路实验室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电路实验室的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与真实实验相同的虚拟试验环境。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在虚拟试验平台上作各种不同的实验,通过各种在线工具来设计实验步骤,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并可在线提交实验报告。文中论述了利用Java语言实现远程虚拟实验的原理和技术.并以中学电学实验为例。就如何设计基于B/S结构的网上虚拟实验室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构建教学用虚拟实验室平台使用的传统方法在界面友好程度、交互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智能客户端技术来创建新的教学用虚拟实验室平台.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虚拟实验室平台的功能和结构、描述了如何利用智能客户端技术实现整个平台.与以往的教学用虚拟实验室平台对比,该平台在界面友好程度、交互性、平衡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工作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Proteus电路设计与仿真在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具有自启动功能的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设计与仿真为例,阐述proteus电路设计与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表明,Proteus环境下的虚拟开发环境,具有不受实验室场地、时空的限制,有利于促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改革,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设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虚拟实验综合运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虚拟现实等技术,使实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了因设备欠缺而无法开展实验的问题,在保障教育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的实践实验技能,通过虚拟实验在实验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化,最终形成教育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对计算机专业学习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专业学习的要求,在计算机的教学上运用模拟技术与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实现计算机教学的虚拟平台.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硬件虚拟实验流程及关键技术,旨在为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基于局域网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局域网来学习各种仪器的功能,熟悉各种信号处理的方法,从而改变以理论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虚拟仪器实验室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设计要点及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着重介绍了本实验平台最为复杂的实验模块——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开发,并对其它实验模块做了简要的说明。实践证明实验平台具有耗资少、配置灵活、人机交互能力强和可视程度高等优势,具有的学习实践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LabWindows/CVI网络虚拟仪器实验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开发了一个基于局域网的虚拟仪器实验平台,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局域网来学习各种仪器的功能,熟悉各种信号处理的方法,从而改变以理论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虚拟仪器实验室的拓扑结构、设计方法、设计要点及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做了详细介绍,着重介绍了本实验平台最为复杂的实验模块--任意波形发生器的开发,并对其它实验模块做了简要的说明.实践证明实验平台具有耗资少、配置灵活,人机交互能力强和可视程度高等优势,具有的学习实践价值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use of stochastic learning automata (SLA) in multiagent robotics. In order to fully utilize and implement learning control algorithms in the control of multiagent robotics, an environment for simulation has to be first created. A virtual laboratory for simulation of autonomous agents, called V-Lab is described. The V-Lab architecture can incorporate various models of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agent being trained. A case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use of SLA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地质院校物探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数量与有限物探仪器的矛盾,给专业实验课和教学实习带来了困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用C#,Viustools和数据库技术,较好地实现了物探仪器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构建出高真实感的虚拟实验学习环境。投入教学应用后实践证明,利用虚拟实验方式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设备和实验过程的理解和掌握,节约教学的时间和经费,提升教和学的效率,也便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效果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LabVIEW提供的虚拟仪器开发系统集成环境,将智能仪器同电工实验结合起来,成功地实现了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的滤波器部分,该项应用发挥了虚拟仪器在分析、测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大学教学中通过引入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和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促进虚拟仪器在教学、实验和工程领域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Multisim在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表明,用Multisim软件来预习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达到预习实验的目的;利用Multisim软件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任何一个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多次重复任何一个实验过程;Multisim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验教学从验证型到创新型的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9.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learning, graceful degradation, and speed inherent to parallel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s might provide a flexible and cost solution to the real time control of robotics systems. In this investi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re presented for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apping of a two-axis robot modeled with Fischertechnik physical modeling compon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rtificial neural systems could be utilized for practical situations and that extended research in these neural structures could provide adaptive architectures for dynamic robotics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Automatics and Robotics subjects are always greatly improved when classroom teaching is supported by adequate laboratory courses and experiments following the "learning by doing" paradigm, which provides student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lessons. However, expensive equipment and limited time prevent teachers having sufficient educational platforms, and several low cost and flexible solu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ermit an effective teaching in Automatics and Robotics at a reasonable cost. Virtual and remote laboratories are inside this group of solutions as Web-based experimentation tools which have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hand-on experienc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ence teaching based on a blended-learning method using as experimentation tool a virtual and remote robotic laboratory called RobUALab, which is also described in the paper, in Automatics and Robotics subjects of the Computer Science degree at the University of Alicante. Students experiment with a set of hand-on exercises about Automatics and Robotics using RobUALab, firstly in face-to-face classes where they experiment in-situ with the real plant and, afterwards, they access to the experimentatio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finish remotely their practical exercises outside the laborator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proposed attest its efficiency in terms of learning degre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