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旨在了解我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其预防及调节方法。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我院181名在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心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心理干预前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显示,我院护士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强迫五项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两者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项目数、其余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调查表明我院护士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常模,心理干预后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查结果与第一次比较:抑郁、焦虑、敌对三项因子分明显降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特殊职业背景下护士的心理现状,分析心理失衡的原因,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我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进行心理测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除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体检中心护士均明显高于常模。高年资护士SCL一90因子值明显高于低、中年资护士。结论体检中心护士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应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措施,以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心理测量手段应用于聘用护士的管理中,提高管理的效能,使管理更具科学性与规范性。方法应用SCL-90,EPQ,SAS,SDS量表对172名聘用护士进行测查,并与常模相比较,找出其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SCL-90结果除人际与偏执因子与常模无差异外,其余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提示聘用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EPQ结果显示N分与E分较高而L分较低,表现出其职业特殊性的一面,也表现出单纯幼稚,可塑性强,渴望心理疏导的一面。结论通过调查,了解了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人格特征,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管理办法,对稳定聘用护士队伍,提高其综合素质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院前急救护士不良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的不良心理状态,分析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相关因素,为该特定人群的心理卫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SCL-90和应对方式问题表,对我市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及该院二分院急诊科55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同时对不良心理状况的应对方式及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SCL-90各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方面与常模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不良心理应对方式上,常采用消极应对的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特别是抑郁、焦虑、偏执症状分和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士的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高,职业成就感低.是导致其不良心理状况的原因。由于这些不良心理状态都会给护士身心带来一定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急救工作质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尤其对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护士更要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为急诊科护士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8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0名急诊科护士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急诊科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和大专护士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年龄段的急诊科护士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护龄的急诊科护士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因子分及总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较差,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疏导,以提高护士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脑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对38名脑外科护士和38名内科护士进行测评。结果:脑外科护士SCL-90各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内科护士和中国常模,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科护士除了抑郁、焦虑两个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以外(P〈0.05),其余SCL-90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脑外科护士心理健康问题既比内科护士严重,又比一般人群更加突出,应针对脑外科护士的职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除职业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其心理健康维护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334名聘用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 cklist-90,SCL-90)对其进行测评,并将其结果与国内地方、军队常模比较,分析影响聘用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聘用护士的焦虑、敌对、忧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地方、军队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工作年限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已婚护理人员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显著高于未婚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科室聘用护士的忧郁、焦虑因子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军队医院聘用护士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地方、军队常模,军队医院管理者可尝试建立心理档案、提高适应能力、减少工作应激、重视教育培养、满足合理需求等举措,以提高军队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疲劳量表-14(FS-14)对精神科临床护士103名进行测评.结果:精神科临床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敌对4项因子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精神科值夜班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较白班护士高,且FS-14总分高于白班护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以值夜班护士严重,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80后”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80后"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护理管理者采取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0名"80后"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工作压力评分自高至低分别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平均为(2.88±0.52)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平均为(2.68±0.25)分、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平均为(2.67±0.07)分、患者护理方面平均为(2.30±0.39)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平均为(1.99±0.25)分;不同护龄间的工作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后"护士SCL-90各因子评分及应对方式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0后"护士工作压力较大,且均存在不同负性情绪,护理管理者应在这些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增加"80后"护士抵御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戒毒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改善戒毒科护士自身心理状况和应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自愿戒毒中心工作的31名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受调查者SCL-90及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敌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戒毒科护士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压力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应加强对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浦东新区东五镇社区护士的健康商数状况。方法对浦东新区东五镇的123名社区护士使用健康商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护士健康商数总均分为(6.70±1.36)分。其中生活方式得分为(7.14±1.38)分,生活技能得分为(6.82±1.47)分,自我保健得分为(6.73±1.03)分,健康知识得分为(6.50±1.41)分,精神状态得分为(6.31±1.34)分。不同年龄社区护士的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生活技能和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不同职称社区护士的自我保健、健康知识、生活技能和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健康商数有助于社区护士关注自身健康,作为社区护理管理者要积极营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综合性医院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为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和护婵工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8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普遍存在饮食习惯及结构不合理,夜班时进餐无规律,睡眠质量较低等现象,护士的体能及健康状况欠佳,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倾向。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改善其饮食、睡眠状况,减轻其职业压力,保持其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付出-获得不平衡状况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荆州市城区8所公立医院58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比值为1.41,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的护士411名,占69.78%;超负荷状态护士430名,占73.01%;工作投入总均分为(3.35±0.86)分.医院等级、用工形式、付出-获得不平衡及超负荷是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及超负荷状况突出,工作投入处于中等水平,平衡其付出-获得状况及减轻超负荷状况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层级管理策略,提高护士执行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调查问卷、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5名护士、17名护士长及98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层级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存在差异(P<0.01或P<0.05);不同层级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存在差异(P<0.01或P<0.05);学历、护士层级、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是护士中医护理模式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层级护士执行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护士学历、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程度等方面实现,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层级管理理念,培养护理人才,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士接触抗肿瘤药物防护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防护制度、提高防护意识、规范防护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肿瘤专科医院的16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得分为(36.12±7.71)分,抗肿瘤药物防护行为得分为(56.01±9.45)分;防护行为得分受学历、防护知识兴趣程度、培训频次及防护知识得分的影响;控制一般资料后,防护知识得分对防护行为得分的影响增加5.3%。结论护士对抗肿瘤药物防护行为较差,管理者应通过培训和制度监管手段,建立护士防护理念,规范其防护行为。  相似文献   

16.
护士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目前护士工作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缓解护士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文本登录、编码、类属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①工作倦怠感很普遍。②导致护士工作倦怠的因素包括7个主题:护理检查导致护士极大的身心压力、不断学习的要求占用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工作要求使护士工作量越来越大、更换班次影响护士身心状态和社会交往、管理者负性评价方式打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认为收入和付出不平衡、病人及家属的态度影响护士工作情绪。③缓解护士工作倦怠的因素:自我调节和来自家人的支持、获得的成就感和奖励、个人发展空间。结论目前护士工作倦怠现象很普遍,改进管理方法是缓解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李菲菲  高静  费铮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713-715
目的 探讨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男护士对精神病病人的态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精神疾病态度调查问卷对北京市两所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一所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共74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74名男护士精神疾病态度问卷得分在53.45~77.03分,与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男护士更赞同歧视对病人有影响(P<0.05);职称、工作年限、年龄和医院级别是对待精神病病人态度不同分量表的影响因素.结论 男护士对精神疾病及精神病病人存在明显的消极态度,认同社会存在对精神病病人及家属的歧视.护理管理者要加强对男护士的培养与教育,不断提高男护士掌握精神病知识的水平,积极对待男护士针对精神病病人的消极态度,从而更好地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现状,为开展针对性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该医院512名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进行测试。结果护士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知识有待提高,高年资护士和管理者药物不良反应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年轻护士。结论护士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培训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挥护士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芳  邓美娟 《护理与康复》2008,7(9):659-661
目的了解夜班护理人员乳房自查的实施情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本市一家三甲医院夜班护理人员的乳房自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长期坚持乳房自查的护理人员占25.8%,偶尔自查占62.5%,从来没有自查占11.7%;不同年龄组和不同婚姻状况的护理人员实施乳房自查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的乳房自查知识掌握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护理人员要提高乳房自查的关注度,积极参加相关知识讲座,医院管理层应关注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及留职意愿现状,并探讨自我概念对留职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自我概念问卷和护士留职意愿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4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我概念得分为(6.30±0.98)分,处于较高水平,留职意愿得分为(5.11±0.85)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和沟通、照护维度是护士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促进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发展,以提高其留职意愿,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