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对苎麻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所测试的性能有纤维长度、细度、回潮率、单纤维强度、表面摩擦系数、接触角、表面形貌等基本性能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测定。论文所表征的苎麻纤维物理、力学及VOC性能可为苎麻纤维的产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苎麻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对苎麻纤维表面进行碱处理和冷等离子体处理。通过对苎麻纤维表面形态、表面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分析,对比了两种处理方法对苎麻纤维表面性能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处理和碱处理均可去除苎麻纤维的胶质和杂质,使苎麻纤维表面的不规则条纹外露,增加纤维的表面粗糙度。与碱处理相比,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的浸润性能与摩擦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在一定处理参数范围内,冷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纤维的损伤较小。随着处理功率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冷等离子体处理对苎麻纤维的损伤大于碱处理,苎麻纤维拉伸性能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利用壳聚糖络合铜、锌离子整理剂对苎麻纤维进行改性,再通过浸渍+微波的整理工艺,赋予其抗菌性能。对苎麻纤维表面形貌、分子结构进行分析,测试苎麻纤维的抗菌性、耐水洗性以及铜离子溶出量,此外还比较了改性前后纤维的断裂强力、吸湿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整理的苎麻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壳聚糖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在壳聚糖与和铜、锌离子的协同作用下,苎麻纤维被赋予良好的抗菌性,经过10次标准水洗后,纤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仍然达到95%以上,铜离子的溶出量为20.03 mg/kg,达到婴幼儿产品的标准要求。并且改性整理未对纤维自身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其断裂强力、吸湿放湿性均没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由于结晶度、表面电荷等多方面的原因,苎麻纤维染色较为困难。本研究采用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以改善碱变性所存在的问题。中试结果表明,苎麻碱变性助剂快速均匀的优良渗透性能,能有效保护纤维强力、提高碱变性苎麻柔软性和染色上染率。  相似文献   

5.
苎麻纤维初始模量较大,穿着苎麻面料时人体会有刺痒感。对苎麻纤维进行低温柔化处理,并对苎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测试及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经过低温柔化处理后,苎麻纤维表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和孔洞现象,粗糙程度增加。XRD分析显示,低温柔化处理没有改变苎麻纤维的特征衍射峰位置,但会降低纤维的结晶度。ATR吸收光谱图显示,苎麻纤维的大分子结晶区减小。低温柔化处理使苎麻纤维的拉伸应力和初始模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有效降低了苎麻面料的刺痒感。除此之外,低温柔化处理还可以有效提高苎麻面料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6.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用于苎麻纤维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氦气为处理气体,使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苎麻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测定了处理前后苎麻纤维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变化及与丁二酸丁二醇酯粘结性能改变。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经氦气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表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刻蚀且粗糙度增加,纤维表面的疏水基团有所增加,从而使苎麻纤维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粘结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为拓展黄麻、洋麻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笔者对精细化处理后的黄、洋麻纤维进行SEM分析和回潮率、力学性能、柔软度、表面摩擦系数及比电阻等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黄、洋麻纤维与苎麻纤维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其可纺性。从SEM图可发现黄、洋麻纤维的表面有沟槽,而且其摩擦系数与苎麻相接近,可说明纤维之间有一定的抱合力;黄、洋麻纤维和苎麻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都在4%~5%之间,而且黄麻纤维的断裂强度比苎麻的高136.48%,洋麻纤维断裂强度比苎麻高70.13%;虽然黄、洋麻纤维的柔软度比苎麻低50%左右,但综上可得:黄、洋麻纤维具有一定的可纺性,说明黄麻、洋麻纤维在纺织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工艺与性能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苎麻纤维、苎麻纱碱处理对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和复合纱性能的影响,采用室温碱法对苎麻纤维、苎麻纱进行处理;并介绍了高强高模的连续芳纶纤维作为芯纱,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的工艺。对比分析了碱处理后包芯纱和混和纱性能的变化。经测试认为碱处理降低了复合纱的性能,而增加了苎麻芳纶摩擦纺包芯纱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硫酸对苎麻纤维进行水解,制备苎麻纤维晶须。通过苎麻纤维晶须的粒径测试、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热重分析,对其物理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苎麻纤维晶须的粒径集中在81. 900 0~161.170 0 nm,晶型结构属纤维素Ⅰ;相比于苎麻纤维,苎麻纤维晶须的晶面间距、晶粒尺寸与结晶度有所减小,而取向度与热学性能有所提高,验证了利用硫酸水解苎麻纤维制备苎麻纤维晶须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闪爆法对苎麻纤维进行脱胶处理,并测试苎麻纤维闪爆处理前后的化学成分、结晶度、力学性能、吸湿性、保水性及热学性能,分析闪爆处理分离苎麻纤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闪爆处理可以大幅降低苎麻纤维内部的木质素与胶质等,并能提高苎麻纤维的纤维素含量、结晶度及热学性能,但受闪爆机械冲击影响,苎麻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湿性与保水性有所下降。此外,在相同保压时间条件下,分次闪爆的效果优于一次闪爆。该研究证明可以利用分次闪爆法去除苎麻纤维内部的木质素、胶质等以及提高纤维分离度,为苎麻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洁净工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化学脱胶方法制得全脱胶苎麻纤维,发现全脱胶苎麻纤维较原苎麻纤维的分散性更好,断裂伸长率更高。制备全脱胶苎麻纤维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30%,树脂基体分别为环氧树脂和聚丙烯的复合材料,测试其压缩、弯曲、剪切性能,观察断面情况;然后分析纤维含量及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方向,最终确定全脱胶苎麻纤维体积分数在20%时的苎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适用于医用夹板材料。  相似文献   

12.
竹原纤维织物的热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菊芬  侯亚云 《丝绸》2005,(12):51-53
对竹原纤维织物与苎麻纤维织物的传热、透湿、芯吸、吸放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具有与苎麻纤维织物同样优良的热湿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竹浆和竹原纤维和苎麻纤维同属纤维素纤维,文章通过对竹浆、竹原和苎麻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结构分析,比较了三种纤维的形态差异;通过对三种纤维常规性能的测试,分析了三种纤维的燃烧性能、吸湿性、着色性、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测试了4种藕丝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形态结构、化学成分,以及抗静电性能等参数,并对4种藕丝纤维与苎麻和棉纤维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缅甸藕丝纤维较其他3种藕丝纤维力学性能好; 4种藕丝纤维表面形态相似,均呈现规则的螺旋交联,截面均为实心圆形或椭圆形;藕丝纤维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并有较高含量的木质素;缅甸藕丝纤维的比电阻为7.7Ω×10~8,高于棉纤维,低于苎麻纤维。  相似文献   

15.
采用Kruss DSA100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竹纤维等6种纺织单根纤维的接触角,并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种纤维相比较,非亲水型涤纶纤维的接触角测量结果明显大于竹纤维、黄麻、亚麻、苎麻和粘胶等亲水型纤维;在亲水型纤维中,竹纤维的接触角最小,与亚麻、苎麻和粘胶纤维的接触角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竹纤维的浸润性能优异;此外,化学成分、纤维表面形貌相似的竹纤维和黄麻单纤维的接触角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黄麻纤维的浸润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16.
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织物吸放湿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纤维用料,正方兴未艾。为了进一步弄清竹原纤维与苎麻纤维的区别.分别对竹原纤维和苎麻纤维织物的吸、放湿率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两种织物吸、放湿率的比较研究,认为竹原纤维织物的舒适性能优于苎麻纤维织物。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竹原纤维织物的耐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拉伸性能、撕破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竹原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起毛起球性与纯棉织物、苎麻织物基本相近,差异不大,说明三种织物都具有较好的抵御外力的能力,且都基本上不起毛起球;竹原纤维织物的撕破强力和顶破强力高于纯棉织物而小于苎麻织物;耐磨性高于纯棉织物和苎麻织物。说明竹原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大麻纤维絮片吸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驻波比法测试大麻、苎麻和亚麻絮片在中、低频段的吸声系数来研究大麻纤维絮片吸声性能,分析了絮片厚度、后背空腔尺寸和化学试剂对大麻纤维吸声系数的影响,比较了大麻、苎麻和亚麻絮片的吸声性能.结果表明:大麻纤维絮片吸声系数随着厚度和后背空腔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化学试剂能够改善大麻纤维的吸声性能;大麻纤维的吸声性能好于苎麻和亚麻纤维.  相似文献   

19.
天然竹纤维与几种纤维素纤维的性能测试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天然竹纤维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与苎麻、亚麻、棉等天然纤维素纤维的比较,力图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天然竹纤维在力学性能上为高强低伸型;在卫生保健功能上具有明显优于苎麻的抗菌性和防紫外线性能;在热湿舒适性能上,与苎麻相当;耐热性好于棉、亚麻纤维,与苎麻相当,热稳定性稍逊于苎麻;耐酸性能与苎麻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碱-尿素化学改性对苎麻纤维强伸性的影响,设计了4因素(改性液中碱浓度、改性液中尿素浓度、浴比、浸碱时间)3水平的正交实验L9(34),对苎麻纤维进行碱-尿素化学改性处理,并测试不同条件改性后苎麻纤维的强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碱-尿素改性的苎麻纤维断裂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变大。改性液中碱浓度对苎麻纤维的强伸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浸碱时间,浴比和改性液中尿素浓度对苎麻纤维强伸性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