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段黄腹角雉视频日前在网络上引起热烈关注。人们好奇:原来江西也有武夷山,原来江西武夷山珍藏着全球密度最大的黄腹角雉种群。"寿鸡"和"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隶属于角雉属,又名角鸡、寿鸡,1857年由英国人古尔德(J.Gould)在中国福建西北部发现并命名,是中国特有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相似文献   

2.
<正>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位于上饶市铅山县南沿,区内面积由原保护区160平方千米,增至现在的27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6.3%,是江西极罕见的原始状态森林的主要分布区域。这里山体高大,地势险峻,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林立的群峰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复杂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也让武夷山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物种的“世外桃源”,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被专家学者誉为“动物的乐园”“昆虫模式标本产地”“研究亚洲两栖和爬行动物钥匙”“黄腹角雉的乐园”等。  相似文献   

3.
<正>黄腹角雉隶属于角雉属,是我国特有雉类,栖息于东部亚热带山地森林海拔800-1400米的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针叶混交林内。野外种群十分稀少,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于1857年被英国人古尔德在武夷山发现并命名,此后一直未曾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鸟类学家偶然在浙江乌岩岭的深山老林中重新发现黄腹角雉,如今,乌岩岭黄腹  相似文献   

4.
多彩物种     
《森林与人类》2013,(12):98-109
江西的奇山秀水哺育着珍稀的动植物种。桃红岭还遗存着极为稀少的野生南方亚种梅花鹿。武夷山保存有罕见的南方铁杉原始林、金斑喙凤蝶、黄腹角雉。官山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和香果树。井冈山保护区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银杏和资源冷杉。九岭山有银杏、伯乐树和中华秋沙鸭、门颈长尾雉。齐云山保护区的长苞铁杉总面积秘超过600公顷,全球极为罕见。刚际峰是华东两柄动物资源絮库。  相似文献   

5.
以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黄腹角雉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其越冬期的分布状况,从植被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四个方面对黄腹角雉适宜性的栖息地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井冈山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图、林相分布图、地形图等,采用等级赋值的方法,综合评定了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评定出黄腹角雉适宜分布区域中一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4 731.76 hm2,占总面积的16.7%,二级适宜分布区域总面积为11 298.43hm2,占总面积的39.9%,三级适宜分布区域面积为12 293.31hm2。  相似文献   

6.
“庐山、井冈山、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毛竹平均倒伏爆裂达75%,局部区域达90%以上,受损近亿株。”“鄱阳湖越冬候鸟比去年减少了20%,发现死亡鸟类200只。大别山区是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地,冻死冻伤野生动物29万只(头),死尸遍野,这势必会引起疫病和禽流感。”“江西九江分布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南方红豆杉几乎全部被冰雪压断。马头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极小种群也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7.
<正>白颈长尾雉是中国特有鸟种,在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个山地保护区都有分布,其中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它们最重要的集中栖息地。白颈长尾雉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地区,为典型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种类。在江西,官山、武夷山、九岭山、庐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有白颈长尾雉分布。它们听觉敏锐,胆小机警,在野外很难  相似文献   

8.
<正>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余脉的洞宫山脉中部,这里林地广袤、古木参天,分布着大量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其中以黄腹角雉最为著名。"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对"吐绶鸟"——黄腹角雉的形象描绘。在唐代,古人就已在"越山"(现在的浙江省)发现这种美丽而又神奇的鸟了。  相似文献   

9.
关心绿色宝库的人们,大都知道座落在武夷山脉黄岗山南麓的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却很少了解该山北麓的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旖旎风光。 从上饶市乘汽车沿闽赣公路南下,到紫溪后折向盘山公路,行车约100公里,便来到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里,层峦叠嶂,山势险峻,溪涧迂回,飞瀑挂岩,茫茫林海,古木参天。 保护区建于1982年,在上饶地区铅山县境内。东、南与福建省崇安县接壤,紧倚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面积4572公顷。南面主峰便是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武夷山脉的最高峰,也是华东沿海最高的山峰,是保  相似文献   

10.
肖书平 《中国林业》2014,(14):40-41
被授予“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称号,这是2012年的事。最近,福建明溪又出新鲜事了! 5月17日下午4时,海拔1006米的均峰山黄腹角雉固定观察点传来消息:有一公二母的黄腹角雉在油菜花地上啄食油菜花种子。此前半个月间,工作人员还分别在城关乡的藤云彰、夏坊乡高洋村、夏阳乡均峰山和莲花山的高海拔高山上陆续发现了号称“鸟类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黄腹角雉。  相似文献   

11.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江西赣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华东"屋脊",武夷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中山区与南岭联系的重要生物通道.为进一步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20年1-8月期间,在保护区布设37台红外相机作为固定监测点,运行9028个相机工作日,拍摄有效照片2666张,记录鸟类、兽类10目19科31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国家II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鹇、蛇雕、中华鬣羚、水鹿.红外相机的应用使保护区开展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保护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利于了解本底资源数据,为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大鄱阳湖区,聚集数十万只越冬候鸟,包括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小天鹅、白琵鹭、鸿雁、中华秋沙鸭等明星候鸟。江西的森林还珍藏有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蓝冠噪鹛、白鹇、白腿小隼等珍稀林鸟。近年,江西还新发现彩鹮、钳嘴鹳的身姿。  相似文献   

14.
2015年9月1日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蛛网萼,使武夷山脉(江西部分)蛛网萼分布记录达到5个县域,成为国内蛛网萼分布最广泛的山地。初步观察提示蛛网萼枝条有较好的根萌生能力,为做好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供新思路。建议在做好现有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武夷山区蛛网萼资源专项调查和各地理群落蛛网萼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军峰山位于江西东部,主峰海拔1760.9米,为江西十大高山之一,素称"赣东屋脊"。供图/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军峰山位于江西东部抚州市南丰县和宜黄县境内,属武夷山支脉中雩山山脉。主峰海拔1760.9米,为江西十大高山之一,素称"赣东屋脊"。集雄伟、秀美、险峻于一体江西军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217公顷,集雄伟、秀美、险峻于一体,景色十分宜人。军峰山地形地貌复杂多变,集中了诸多名山大川形态之美。其山体上部海拔1300米以上的区域,奇松与怪石相互映衬,  相似文献   

16.
<正>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黄腹角雉世界上头上有角的珍禽一共有5种,都属于角雉大家庭。它们是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红腹角雉、黄腹角雉,在中国均有分布,且均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黄腹角雉是中国特有种。  相似文献   

17.
正江西的武夷山、九连山、罗霄山、怀玉山等主要山脉蕴藏着无数的山峰,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30座。作者对黄岗山、南风面、齐云山、武功山等声名远播的"江西十大高山"按下不表,而选择介绍自己登临过、别人很少听说的另外20座高山。  相似文献   

18.
黄腹角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已知的野外种群仅存4000多只。在有关专家和观鸟人士的帮助下,作者历尽艰辛,进行了长达4年的跟踪拍摄,终于捕捉到黄腹角雉神秘而真切的影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黄腹角雉模式产地种群的个体参数、性别比、年龄结构和海拔分布等生物学特征,为更好地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研究区海拔、植被类型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分别采用3种调查方法:1)样线观察法。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研究区布设总长度约80 km的调查样线7条。2)繁殖季节前期套脚捕捉法。于2006年2月、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捕捉标记黄腹角雉个体26只。3)红外相机照相法。2010年4月—2014年8月,选择82个地点安装红外线触发照相机,每个位点监测时间不少于8个月。【结果】1)黄腹角雉繁殖前期,雄性成年个体体质量为1 210~1 500 g(n=15)、体长470~600 mm(n=5),雌性体质量1030~1 384 g(n=7)、体长390~492 mm(n=5)。2)样线调查法性别比为雌∶雄=1∶1.26,该方法易将雄性亚成体误判为雌性;捕捉标记法雌∶雄=1∶2.25,由于繁殖季节雄性黄腹角雉防御性行为明显增强,可能导致雄性被捕获率高;红外相机照相法可以通过照片和视频仔细分辨来减少性别的误判,其雌∶雄=1∶1.60的结果应当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3)根据照片确认的131只黄腹角雉,其中雄性成体47只、亚成体20只,雌性成体29只、亚成体13只,幼鸟22只,结合黄腹角雉的性成熟年龄和预期寿命等因素,认为研究区的黄腹角雉种群属于稳定增长型;假设被拍摄个体占实际种群数量的1/4,则研究区黄腹角雉繁殖群应大于100对。4)红外相机监测显示,研究区海拔1600~1 800 m处的森林是黄腹角雉的核心分布区,这一区域拍摄到黄腹角雉的有效机位数占93.33%、个体数占总数的39.69%,海拔1 200~1 400 m、1 400~1 600 m和1 800~2 000 m范围的有效机位介于58.33%~69.23%之间,个体数分别占总数的12.98%、22.90%、16.03%,海拔800~1 000 m、1 000~1 200 m、2 000 m以上范围的3个海拔梯度有效机位数介于20%~40%之间,累计拍摄到的个体数占总数的8.40%,海拔800 m以下没有拍摄到黄腹角雉个体。【结论】研究区内保存有国内目前已知最大的黄腹角雉种群。进一步加强种群的研究监测,对维护这一全球性濒危雉类的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桃红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彭泽县境内,总面积为12500hm^2。山脉属武夷山系,位于武夷山北麓。这里山岭起伏,地形复杂,大部分山峰在海拔400~500m之间,最高峰——猫鹰窝海拔536.6m,是我国南方典型的以药用植物为主的灌丛和灌草丛自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