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病因多数为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1]。近年来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逐年上升 ,NGU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2]。NGU的病原菌也呈现出多种病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的现象。本文报道1例由溶血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及解脲支原体混合感染引起的NGU。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简介患者苏某 ,男 ,36岁 ,原籍内蒙古、商人。自述数月前有过婚外性接触史。尿道口有刺痒、烧灼感。否认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曾多次找个体医生诊治 ,先后使用青霉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性传播疾病(STD)的增多,女性生殖道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妇科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女性感染CT、UU的原发病灶绝大多数位于尿道口和子宫颈。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子宫颈炎。近年来。欧美国家中NGU已超过淋病而位居STD首位。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感染该种病原菌可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可导致不孕、不育。  相似文献   

3.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其中10%~20%为支原体感染.我们鉴于临床治疗感染解脲支原体(UU)的NGU患者出现的问题,从2003-2005年底对25例UU患者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64例STD(性传播疾病)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发酵支原体(MF),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NGU(非淋菌性泌尿生殖炎)在近几年来,国内外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到目前为止,已居STD(泌尿生殖系统性传播疾病)的首位。Chlamydia trachomatis(沙眼衣原体CT)、Ueraplasma urealyticum(解脲支原体UU)和Mycoplasma hominis(人型支原体Mh)是NGU的三种最主要病原体。有报道称UU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解脲支原体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盆腔炎等多种疾病,亦与不孕不育有关,为了解本地区NGU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比例及耐药现状,我们对本院533例泌尿生殖系统临床标本进行了CT、UU和Mh的检测及UU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逐年上升,非淋菌性尿生殖道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而且非淋菌性尿生殖道炎的病原菌也呈现出多种病原菌感染或混合感染的现象.非淋菌性尿生殖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因多数为沙眼衣原体(CT)、解尿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对该病的诊断,除病史和临床症状外,还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我们对206例女性进行了CT抗原和UU、MH培养检查.  相似文献   

6.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其发病率日趋上升,在欧美国家已居STD之首[1].支原体是引起NGU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规则用药,支原体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加大了治疗难度.为了解本地区的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我们对998例STD门诊疑似NGU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病原体构成及支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对1000例NGU患者的分泌物进行培养、鉴定.结果 1000例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感染289例(28.9%),人型支原体(MH)感染8例(0.8%),UU与MH 混合感染70例(7.0%),且性别及年龄分布间病原体的构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地区NGU患者感染病原体以UU为主,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衣原体(CT)、支原体(Mycoplasma)都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中以解脲支原体(Uu)最为常见,少部分为人型支原体(Mh).由于抗生素不适当的应用,CT、Uu和Mh对抗生素治疗的耐药性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1].所以探讨泌尿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对237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了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是常见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867例为我院1997年1月-1999年7月妇科及皮肤科门诊可疑NGU患者,对其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本地区NGU患者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淋球菌感染的不断认识,以及抗淋球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淋球菌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逐渐增多[1].目前引起NGU的病原菌主要为沙眼衣原体(Ct)和分解尿素支原体(Uu),其中有10%~20%由支原体感染引起[2].近年来,我们发现支原体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为了解我地区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情况,我们进行了10种抗菌药的药敏检测试验.进一步筛选对于支原体敏感的药物,为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选择抗菌药的依据,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淋病奈瑟氏菌(以下简称淋菌)可引起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及子宫颈的化脓性炎症.支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可导致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多种疾病,也是女性盆腔炎的病原菌,并与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有关[1],可引起习惯性流产.由于解脲支原体(UU)缺乏细胞壁,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对UU无作用,而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药物又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对UU进行耐药性检测,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及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ichomatis CT)是当前性传播疾病中主要病原体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CT及UU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已超出淋病发病率,在我国其发病率在淋病及尖锐湿疣之后,占第3位[1].  相似文献   

13.
61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病原体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患者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方法:CT采用快速检测法,UU与MH的检查采用培养法.结果:614例确诊的NGU患者中,CT阳性者259例(42.18%),UU阳性者295例(48.05%),MH阳性者8例(1.30%),其中还有60例(8.47%)混合感染者.结论:衣原体、支原体是NGU的主要病原体且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688例女性标本中解脲支原体的培养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性病病原菌的感染已由淋球菌感染转化为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为主。泌尿生殖道支原体为男性或女性泌尿道的正常微生物 ,含有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 (Mh)两种 ,当其达到病理阈值 (≥10 4 CFU/ml)时可引起感染。特别是解脲支原体 ,它可引起一系列的泌尿生殖道的感染和性传播疾病 ,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有文献报道支原体与不育症、孕妇感染及其导致的母婴传播有密切相关性〔1〕。为了解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 ,及时给临床提供诊治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依据。作者总结分析 6 88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  相似文献   

15.
尿道生殖器性传播疾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道生殖器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分布和临床特征,为STD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近4年来门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13547例以泌尿生殖炎症为主诉的患者中,14.7%患有尿道生殖器性传播疾病;其中主要非淋球菌性(NGU)感染,以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消眼衣原体(CT)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的患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男性的不洁性交史多于女性,女性混合感染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结论 近年尿道生殖器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女性患者更多出现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该地区2005年至2009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珠海银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所生产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1592例可疑NCU患者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并对10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 592例可疑NGU患者检出支原体阳性者215例,支原体感染率达13.51%,其中Uu感染188例(87.44%),Mh感染11例(5.12%),Uu及Mh混合感染16例(7.44%).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敏感率高,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克林霉索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情况的检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1 02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淋菌性尿道(阴道)炎(non-gonococcal urcthritis, NGU)患者中,由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及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占较大比例.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三者既可单独感染,又有合并感染.文献研究单独感染较多[1],研究合并感染较少,因此,对三者感染情况同时进行分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物敏感状况,为临床医生科学诊断和治疗支原体感染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简称NGU)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南京性病门诊1 178例疑似NGU的就诊患者,收集生殖道分泌物,进行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鉴别、计数、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9.
潘云  汤丽霞 《右江医学》2005,33(2):155-156
目的 了解非淋菌尿道炎患者(NGU)解脲支原体(Uu)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支原体试剂盒对192例NGU进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解脲支原体检出率为38.54%(74/192)。对 12 种抗生素耐药率最低的是交沙霉素(5.41%)和强力霉素(8.11%),耐药率最高是四环素(72.97%)、红霉素(56.76%)。结论 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以交沙霉素最好,其次为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20.
15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有关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学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衣原体抗原快速免疫测定法对 15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尿道或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 沙眼衣原体阳性 32例 ( 2 1.33% ) ,解脲支原体阳性 35例 ( 2 3.33% ) ,白色念珠菌阳性 18例 ( 12 .0 0 % ) ,人型支原体阳性 1例 ( 0 .67% ) ,白色葡萄球菌阳性 5例 ( 3.33% ) ,其它细菌阳性 9例 ( 6.0 0 % ) ,混合感染阳性 50例 ( 33.33% ) ,其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均阳性 14例 ( 9.33% )。结论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混合感染以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均为阳性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