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提醒编辑在工作中不要盲目依靠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建议技术人员要针对问题完善软件的应用。【方法】简单阐述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价值,对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并提出使用建议。【结果】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大大提高了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的编校质量,但是由于技术原因或检索数据库自身存在的差错,批注提示经验证正确的编校报告有时会出现与原题录相左、作者姓名表达错误等问题。【结论】 Note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为编辑提供了方便,针对系统缺陷,软件开发人员应进一步完善系统,编辑需要对软件编校结果严格把关,使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规范且内容正确,以提高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现状,分析影响期刊内部审读效果的因素,以期为提高期刊内部审读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175种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内部审读问题的建议。【结果】 发现部分期刊编辑审读意识薄弱,内部审读制度不健全、奖惩机制不完善、方式不灵活、执行过程流于形式等,导致内部审读并未给编辑和期刊带来实质性的效果。【结论】 期刊在内部审读中应强化编辑审读意识,丰富审读形式,建立健全审读制度,优化审读队伍,以全方位地提高期刊质量和编辑人员的编校水平、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的封面论文和非封面论文在下载量、被引频次等上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新闻传播学学术期刊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对《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4种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2018年和2019年发表的450篇封面论文和821篇非封面论文的下载量和被引频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4种期刊的封面论文在下载量、总被引频次、被核心期刊引用频次、被非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引用频次等方面的表现均普遍显著优于非封面论文,下载量与各引用指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封面论文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新闻传播学期刊应重视选择封面论文,增强封面整合设计,努力拓宽封面论文传播渠道,加大社交媒体传播力度,探索全媒体融合出版,以提升封面论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应用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指出设置原则与优化方向。【方法】 以533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普查法逐个实名核查,建立自定义菜单数据库,梳理存在的诸多问题。【结果】 98种期刊开通了自定义菜单,84种期刊同时开通了一级菜单与二级菜单,整体应用水平偏低。此外,存在菜单数量少,缺乏与其他媒体融合,菜单名称含义不清,菜单实用性低,栏目功能设置欠佳等突出问题。【结论】 以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匹配性、便捷性为指导原则,按照具体的优化方向完善自定义菜单建设,有利于提升自定义菜单功能与价值,推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以及相关期刊的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对11种CSSCI新闻传播学期刊2006年至2015年期间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用的164篇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 我国新闻传播学刊物整体而言在国际上缺乏影响力。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学者还为数不多。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在国际上的“能见度”变化不大。 【结论】 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水平不高,国际影响力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开放获取期刊研究与现状,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资料法,以CSSCI收录的15种新闻传播学期刊为调查对象,从CNKI数据库和期刊的主页获取信息,对开放获取期刊的相关研究以及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闻传播学期刊在开放获取期刊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开放获取出版不容乐观,只有5种期刊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开放获取。【结论】要加快我国新闻传播学期刊开放获取,在政策与经费支持、网站建设、OA期刊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必须加倍努力。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完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提升服务效果。【方法】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调查情况,总结和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结果】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命名未能体现期刊品牌、使用偏重科技类期刊、功能与结构参次不齐、信息服务未多样化、内容受制于传统纸版期刊。【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在体现学术期刊品牌、加快认证进程、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推送效果、加大平台宣传、提升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努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学术期刊更正是学术界自我纠错的重要方式,其产生的更正文献包含大量的纠错信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更正文献的分布特点与规律予以分析和揭示,以期加强科研工作者对更正文献的了解和利用,完善学术期刊对论文更正的规范与管理,从而加强学术界与期刊界对更正行为本身以及更正文献的关注,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近十年的更正文献记录,从年度分布、国家分布、学科分布、期刊分布四个角度对更正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分析发现,近十年来,更正文献的总量逐年攀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国家分布上,更正文献广泛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且高度集中在科研实力较为发达的国家;就其学科分布而言,更正文献具有显著的分散性特点,几乎涵盖了全部的学科;在期刊分布上,更正文献广泛分布在9000余种期刊,且集中分布于高质量优秀期刊。【结论】更正文献是科学研究中不容忽视的文献类型之一,学术期刊应从更正文献的发布、传播与引用三个角度予以规范;此外,各领域专家学者应积极参与,发挥其群体智慧;同时,应采用开放评审,提升论文质量,完善期刊建设,促进学术信息交流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杜绝影子编校对期刊质量和编校团队的不良影响,探索防止影子编校的方法,以期为更多刊社提供预防和纠正影子编校的方法参考。【方法】从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主要流程和特点入手,从内因和外因角度剖析产生影子编校的原因及影子编校对科技期刊的影响。【结果】产生影子编校的因素主要为编辑素养欠缺、职业倦怠、情商不够、工作量过大、晋升受阻和制度缺失。影子编校不仅给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会涣散编校团队。【结论】必须消除影子编校。可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健全的规章制度、贴心的人文关怀以及继续教育四项策略杜绝影子编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医学科技论文存在的主要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COI)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方法】通过检索Retraction Watch数据库,收集2016—2021年生物医学期刊中因COI相关问题被撤销、更正或关注的95篇论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论文及其处理(撤稿、更正或关注)声明的主要特征、存在的COI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5篇论文中,72篇被撤销,23篇被更正或关注。论文存在的主要COI问题包括COI披露不完整(46.3%)、确实存在COI(18.9%)、对已披露COI的完整性存在质疑(12.6%)、潜在的COI披露不完整(12.6%)、COI披露错误(5.3%)等;具体COI表现为作者与企业(42.1%)、其他研究者(9.7%)、其他作者(7.0%)、研究机构(6.1%),以及期刊编辑或审稿人(5.3%)等之间存在的潜在COI或COI。【结论】生物医学期刊论文发表过程中存在多种COI问题,并且表现形式多样。建立并完善COI相关编辑政策,可预防COI相关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发表偏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调查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收录的所有开放获取(OA)期刊的可达性和稳定性,以期为OA期刊长期保存和访问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方法】 采用网络调研法,结合Excel宏和人工测试,对2017年5月8日下载的DOAJ元数据中全部期刊进行可达性和稳定性的调查。该调查为期3个月,分3次进行。【结果】 在3次调查中,能够成功访问至少1次的期刊共9104种,占样本期刊总数的96.4%。虽然第1次和第2次调查的可达率接近,但是从单个期刊角度分析,在第1次调查中可达的期刊,在第2次调查中未必可达。【结论】 DOAJ收录的OA期刊可达性较高,但其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OA期刊数量较多、可达性较高。虽然各学科OA期刊数量差异较大,但是各学科期刊可达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CiteScore与影响因子(IF)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的异同。【方法】 以2012—2016年Scopus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同时收录的期刊为数据来源,通过R语言测评样本期刊CiteScore指数与IF数据库中2年影响因子(IF2)、5年影响因子(IF5)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期刊的Citescore值均与IF2及IF5呈线性相关。CiteScore统计范围涵盖所有文章类型,因此许多综合类期刊的CiteScore值低于IF值,但对于只发表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的期刊,CiteScore值高于IF值。【结论】 CiteScore覆盖面更广,并且兼顾IF2和IF5两个数值的特点,期刊IF计算方式与期刊收录学科仍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分析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策略,以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国际传播效率。[方法]检索我国和美国20082011年三个理科学科的权威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对比分析复合式标题的使用频率、形式结构、句法结构及常用表达。[结果]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使用频率低,形式结构不灵活,句法结构类型单一,过多套用某些词汇表达模式。[结论]我国科技期刊英文复合式标题缺乏吸引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目的】 探索缩短科技期刊发展缓慢与中国科技迅猛发展之间差距的策略。【方法】 结合石油类学术期刊办刊实践和近年研究,对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揭示“文强刊弱”的原因及负面效应,深度挖掘石油科技期刊与石油科技同步发展的应对策略和办刊经验。【结果】 中文科技期刊应按照类型特色化发展,并以石油科技期刊为例指出行业权威期刊应以夯实中文办刊为基础,逐步国际化发展。【结论】 科技期刊可发挥国内中文办刊优势,激发我国科学家母语创作激情,报道科技创新重大进展,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科学编辑培养,把握学术动态,并以中英文双语为起步,推进“四双”办刊模式,与国家科技发展保持同步,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权威学术期刊品牌,助力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