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红外辐射特性的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图像计算装备车辆温度场模型的方法。首先通过红外热像仪拍摄特定时刻的装备车辆特定部位的红外图像,并获取温度参数,然后通过温度-辐射度、辐射度-温度两个演算步骤,即可求出任意情况下装备车辆特定部位的温度。最后,计算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红外热像仪测量结果相吻合,且精度较高,并且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任何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复杂的成像机制,对于存在丰富地表附属物的城镇、村庄等区域,从不同角度获取的雷达图像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辐射畸变和阴影特征差异,使得现有的图像配准方法不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辐射不变特征变换(Radiation-Variation Insensitive Feature Transform,RIFT)的框架下分别从特征计算和特征向量生成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描述和阴影感知的多视角雷达图像配准方法。在特征计算阶段,算法利用log-Gabor滤波器实部和虚部的空间域性质对雷达图像中两种不同特征进行提取,使单一的特征变化不再影响特征描述,增强算法对非线性辐射畸变的鲁棒性。在特征向量生成阶段,利用log-Gabor滤波器对阴影区域响应低的性质,实现对图像阴影区域的检测,并为受阴影影响严重的子邻域所生成的特征向量施加掩膜,有效消除了阴影特征差异对图像配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多视角雷达图像配准问题,本文方法在均方根误差、成功匹配概率和正确匹配点数上优于现有算法,能够实现多视角下雷达图像的精确配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光照、表情、姿态、遮挡等误差或被噪声污染的人脸图像的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abor低秩恢复稀疏表示分类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用低秩矩阵恢复算法求得训练样本图像对应的误差图像;然后,对每一个训练样本图像及其对应的误差图像进行Gabor变换,得到相应的Gabor特征向量,并将这些Gabor特征向量组成一个Gabor特征字典;进而,计算测试样本图像Gabor特征向量在该Gabor特征字典下的稀疏表示系数,并用该稀疏表示系数和Gabor特征字典,对测试样本图像的Gabor特征向量进行类关联重构,同时计算相应的类关联重构误差。最后,根据测试样本图像Gabor特征向量的类关联重构误差,实现对测试样本图像的分类识别。在CMU PIE、Extend-ed Yale B和AR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4.
崔畅  赵强 《激光杂志》2014,(12):45-49
为了改善环境变化较大时机器人在对图像特征提取效果欠佳的问题,对局部二值模式(LBP)进行了改进,根据图像中心像素点邻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网格进行编码,提出了SIFT-MLBP相结合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使用SIFT算法得到图像特征的关键点后,以区域中每个像素点为中心构建网格化结构,计算之间的相邻象素的局部差异,并对对比度不同的像素编码分配权重。结合Gabor变换对基于模式的特征向量进行提取,建立SIFT-GMLBP特征向量,采用原补码互相映射的方式降低特征向量维数。实验证明,SIFT-GMLBP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匹配效果,匹配正确率达到95%以上,运行时间降低0.05S。该方法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移动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对图像识别的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智能化教学中的课堂点名任务中经常出现的人脸遮挡问题,提出了融合多个摄像头图像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模型。通过在教室的多个位置安装摄像头以获得班级不同角度的图像,然后利用人脸检测模块提取出图像中的人脸,将检测出的人脸输入人脸特征模块得到每个人脸的128维特征向量,同时利用位置信息计算模块根据每个角度图像中人脸的位置计算出所有人脸的位置权重,最终通过人脸特征融合匹配模块,将每个角度图像中的人脸特征向量以及人脸位置权重进行融合,并与数据库中每个人脸的特征向量进行相似度计算,将输出结果作为学生是否出勤的依据。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案融合了多角度的位置和人脸信息,相比于单视图模型,有效解决了人脸遮挡问题,并且减少了人工超参数的设置,使得模型更智能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图像目标在分割过程中受到噪声、复杂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将图像的多特征信息引入到图割算法中,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的多特征信息图割目标分割方法。该方法先选取像素点的多种图像特征组成特征向量,并对已做好标记的目标和背景种子点的特征向量分别进行FCM聚类,然后分别计算各像素点与这两类种子点的各聚类中心的最短欧式距离,并据此信息完成对能量函数的构造,最终运用最大流/最小割的方法得到图像分割的结果。其与传统图割算法相比,分割结果有了明显改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s) ,对CCD摄像机采集的人体运动视频图像中的人体姿态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新的特征向量抽取算法;设计HMM训练和识别算 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在虚拟现实、视觉监控、感知接口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成像目标的红外隐身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甲车辆红外隐身效果评估是研制新型装甲车辆,提高其生存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技术之一.建立了利用识别概率进行装甲车辆隐身效果评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目标与背景纹理相似度的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概率计算模型,计算模拟红外图像中装甲车辆的识别概率.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可以对战车的红外隐身效果进行评估,结合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模拟软件可以对研制中的新型装甲车辆的红外隐身方案以及现役型号装甲车辆红外隐身改进措施的隐身效果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网络等媒体中包含的图片越来越丰富,从众多的图像中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图像处理一个重要目标.图像的颜色和纹理能从视觉上表现图像特征,因此提出了图像颜色和纹理特征融合,并用奇异值分解方法降低特征向量维度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提取图像LTrP(Local Tetra Patterns)纹理特征向量和HSV颜色特征向量;对图像分块,用奇异值分解方法降低图像块特征向量维度和噪声,连接图像块向量得到图像的特征向量;用欧式距离对图像进行相似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检索精度明显高于其他同类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一门较为流行的具有高科技幻想性技术,其目的是构造出一个融合了视觉、听觉和触觉的3维虚拟世界,使用户犹如身临其境;网格计算是一个分布式和并行计算的支持平台,是一种无缝、集成计算和协同环境。文中所阐述的虚拟现实战场就是一个建立在网格计算环境下虚拟现实的典型实例,它充分利用了网格计算环境所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为各网格用户之间的相互感应和实时交互给予了很好的支持。首先从整体上分析该网格的整体框架,得到应用层——虚拟现实战场在网格环境下的设计模型,并在设计框架中给出战场模型的5大子模块,然后进一步详细阐述系统的实现技术和特点,最后对该系统性能进行测试验证该虚拟现实战场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当虚拟场景发生变化时,扩展的逐步求精算法作为一种快速的辐射度算法,大量减少了重新计算辐射度所花费的时间。对扩展的逐步求精算法进行研究,并利用OpenGL对算法进行了实现。通过在实验中对虚拟场景的表面反射率和几何属性进行改变,获得了一些证明算法有效性的数据,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一种信息交换方式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那就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特别是Facebook用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头盔制造商Oculus,让这块蛋糕的市场价值瞬间提升,同时也引爆了整个产业链.相比之下,我国虚拟现实技术还仅仅处于高校科研阶段,在普通教育阶段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本文将对教育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申冰  张越  王丽 《移动信息》2024,46(1):86-88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推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日俱增。文中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特点、重要性、应用优势和存在的挑战,接着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深入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周力臻 《山东电子》2014,(4):121-123
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存在实验设备不足、型号落后、难以更新换代跟上科技发展的现象,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本文简单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通过对虚拟现实实验教学系统的详细分析,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安兴  李刚  徐林伟  师颖 《电光与控制》2011,18(10):42-46
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概念、特征及相关技术的介绍,引出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城尤其是军事领城的应用;然后从构建虚拟战场、单兵训练、异地同环境作战训练、军事指挥人员训练、提高指挥决策能力、武器装备研制及信息网络虚拟战等7个方面,重点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美军模拟训练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探讨了未来美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模拟训练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孙晋 《电子测试》2014,(10):76-77
文章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分析,其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然后阐述了基于虚拟现实的体育仿真系统的三维建模过程,由输入系统、输出系统、虚拟环境产生器三部分组成,最后阐述了虚拟体操训练系统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晶  魏爽 《电子测试》2016,(9):83-84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三维技术成为当前应用的重点.本文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息投影的定义和区别,就其在虚拟校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从而为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江 《移动信息》2023,45(12):213-215
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动漫制作中的应用,开创了全新的动画模式,为观众带来了更加完善的视听体验。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融合,可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文中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动漫制作,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动漫制作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动漫制作中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模拟现实环境的计算机技术,近年来其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成本,还能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高校计算机教学涉及的内容专业性强,且较为抽象,传统教学存在情境单一、互动不足、方法僵化等问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丰富了教学手段,对推动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并探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虚拟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现有的虚拟实现技术,提出实现虚拟实验室的构想,论述了虚拟实验室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