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外伤性脑梗死的CT诊断(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102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44例头部CT平扫及时显示基底节内囊区或(和)脑叶低密度梗死灶;58例复查时始发现。表现为:单纯性脑梗死25例;合并脑挫伤或颅内血肿77例。结论:CT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很大价值;首次检查未见脑梗死者CT的追踪观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豫 《中外医疗》2014,(16):60-61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在外伤性脑疝术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该院收治的37例外伤性脑疝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CT检查在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术后24 h复查检出脑梗死6例,24-48 h检出13例,3-6 d检出18例,大面积梗死21例,小灶性梗死16例;5例患者强化CT结果显示为大脑动脉或分支动脉狭窄、闭塞,后期复查出现梗死灶;预后良好率62.16%。结论豆状核轮廓模糊、脑动脉致密血管征、岛带及基底核消失征等CT征象是早期脑梗死的重要指标,临床重视CT影像早期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符之刚 《海南医学》2011,22(7):106-107
目的探讨CT结合颅骨平片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均行多次CT结合颅骨平片扫描。结果 7例患者入院30min内首次CT有明显血肿,25例患者入院后30min内首次CT均未发现明显血肿;对无明显血肿的患者按12h、24h进行CT检查,18例患者12h再次复查时发现脑血肿存在,5例患者24hCT复查又出现其他部位出血,2例患者24h内CT检查均未发现明显血肿。颅骨平片发现线性骨折16例,粉碎性骨折7例,多发性骨折7例,正常2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外伤后24h内,早期CT检查可以出现预警的征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复查CT,及时治疗,而颅骨平片检查骨折程度可作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预警征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4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脑外伤后脑梗死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小儿外伤后颅脑CT平扫影像表现及临床表现。结果:40例头颅CT平扫即时显示基底核内囊区或(和)脑叶低密度梗死灶者23例,余17例复查时始发现,最长1例为第10天;小儿外伤性脑梗死好发于基底核-内囊区及大脑颞叶、枕叶,检查呈现不同范围的低密度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结论:头颅CT对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预后及法医学鉴定有很大价值,小儿头颅外伤性首次检查未见脑梗死,CT追踪观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机制及动态CT检查的必要性,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小儿颅脑外伤住院75例病人CT资料.结果:基底节内囊区腔隙性梗死灶梗死64例,占85%:脑叶区梗死,11例,占15%.19例伴双侧豆状核钙化.伤后2个月CT复查25例,病灶均呈软化灶.首次CT扫描发现脑梗死仅有5例,复查CT发现脑梗死2O例.轻微脑外伤患者31例,其中术后4例.结论:小儿外伤性恼梗死多见于婴幼儿,CT是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当首次CT扫描未发现脑梗死时,应根据病情需要行CT复查,尤其是外伤后偏瘫患者,CT复查更为重要,能明确是否出现梗死灶.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便塞灶,而且可以观察梗死灶的变化过程.外伤后出现梗死灶的最佳时间是伤后1~6天.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诊断准确率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8年40例CT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及临床表现特点,年龄4~74岁,中位年龄32岁.均有外伤史.结果 本组40例均有如下情况之一者:伤后3~5天内或术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新的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和局限性癫痫者13例;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或去骨瓣减压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者10例;颅脑多发复合伤,有内出血、低血压、曾输大量血及液体,血压稳定后意识未见明显好转者3例;伤后经积极有效治疗,病情无改变或进一步恶化;特别有过度换气,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强力脱水者4例;有颅骨骨折的病人,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但病情无改善者10例.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证实均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结论 有头部外伤史,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或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但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者.应考虑到有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可能,应伤后或术后24h、48h、72h复查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后继发血肿的CT表现及检查价值.方法颅脑外伤性血肿术后继发血肿24例病例.结果术后继发血肿分别有硬膜外血肿3例,中线颅内血肿3例,脑室内出血3例,脑挫伤血肿15例.结论 CT检查对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常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志友 《安徽医学》2011,32(1):80-82
目的探讨常规CT如何尽早而准确地测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方法搜集常规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9例,对其首次常规CT检查及复查的CT图像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常规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①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②局限性脑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15例。③局部轻度占位效应18例。④颅骨骨折5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与伤后首次常规CT检查表现密切相关,应在24 h以内复查,以6~12 h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8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首次CT表现及复查CT表现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主要CT表现为:(1)脑内出现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2)蛛网膜下腔出血;(3)局部轻度脑占位效应;(4)硬膜下血肿;(5)骨折.结论 脑外伤后CT检查时,如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占位效应及硬膜下血肿、骨折,应做CT复查,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经2次及以上CT复查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共200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分析统计发病年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并对全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伤引起颅内迟发性血肿的发病率非常高,大面积缺血性梗死病引起迟发性出血性脑梗死较多,医原性手术亦常见。肿瘤引起颅内血肿相对于外伤性等其他因素少见,但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多见。结论:2次及以上CT复查颅内迟发性血肿较首次CT检查检出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尹宏 《中外医疗》2013,(29):197-198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概念最早于1977年由French提出,现在学者们将颅脑外伤后首次CT扫描无颅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重复CT检查或手术或尸检发现的颅内血肿统称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u.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主要有脑挫裂伤、减速性损伤、填塞效应、高血压病、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等多种因素相关,伤后24~72 h为血肿形成高峰,若不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预后较差.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是DTIH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外伤性颅内血肿96例。分析血肿的位置、形状、大小、厚度、密度和边缘,并探讨病变的典型和不典型表现以及诊断的价值和限度。结果:硬膜下血肿多表现为新月形并有明显的占位表现,且根据明显的占位效应可做出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大多数急性硬膜外血肿为混杂密度区而不是均一高密度区。外伤性脑内血肿的特征为在脑内的位置相对表浅、形状不规则和多发。结论:螺旋CT(MSCT)可清楚显示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能确定其性质、部位、大小、形状和多发性,扫描速度快,诊断迅速可靠。  相似文献   

13.
王雪  王振杰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8):1320-1322
目的 分析总结颅脑外伤后合并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3例颅脑外伤后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中,13例脑挫裂伤严重,出现颅内血肿伴有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者,给予钻孔血肿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去骨瓣减压者6例;2例外伤后单纯出现脑梗塞者,及时行脑血管造影证实为外伤后栓子形成所致,行积极的溶栓介入治疗;对于8例病情稳定,脑挫裂伤较轻或颅内血肿较小,无显著颅内压增高的脑梗塞者,实施内科保守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积极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治疗;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时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期积极补液;并早期行高压氧和康复治疗。实行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在23例颅脑损伤后合并脑梗塞患者中,经过积极抢救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评价,恢复良好14例,轻残6例,重残1例,死亡2例。其中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例。 结论 早期预防和诊断,及时发现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塞,并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个体化综合性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Qiu TL  Jin GL  Wang X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1):1500-1502
目的 探讨外伤后脑浅表大静脉梗死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措施.方法 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对74例脑浅表大静脉损伤按术中发现分为3组:1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2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局部脑挫伤和脑内血肿、急性硬模下血肿、损伤区颅骨骨折.3组脑浅表大静脉损伤合并损伤区颅骨骨折、急性硬模下血肿,无明显脑挫伤、脑内血肿,并按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情况分组.结果 1组28例,2组39例,3组7例,各组的损伤静脉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组和2组有37例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梗死,3组有2例发生脑梗死.脑梗死与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脑疝均无关.结论 脑浅表大静脉损伤主要南局部颅骨骨折或对冲伤、剪切伤所致,合并有脑挫伤时脑梗死多见,术中应注意保护受损腩浅表大静脉及周围的静脉网,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必要时大骨瓣充分减压,降低颅高压,术后注意稀释血液,防止受损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 ,提高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分析我院近 8年来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发生的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 35例病例 ,包括致伤原因、致伤部位与迟发血肿部位 ,原发血肿清除与迟发血肿形成的关系、时间 ,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 35例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中 ,硬膜外血肿 2 1例 ,硬膜下血肿 6例 ,脑内血肿 6例 ,多发性血肿 2例。预后良好 18例 ,重残 5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11例。手术死亡率为 2 5 0 %。结论 急性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有可预见性因素和明显临床特点 ,对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术后病情有变化者 ,应考虑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 ,宜动态复查CT ,加强观察和监护 ,必要时手术探查 ,早诊早治 ,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迟发性脑挫裂伤的早期CT诊断.方法:收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46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部分病例采用薄层CT扫描和短期内复查CT.结果:首次CT扫描显示: 局限性脑沟、脑裂变浅及消失27例,脑池模糊不清,脑室受压变小17例,头皮较大血肿38例,颅骨骨折5例,颅内伴发病变9例.结论:注意早期征象,适时CT复查,以及薄层CT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孙振平 《当代医学》2014,(12):67-6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颅脑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康平县人民医院110例颅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110例患者中,颅骨骨折25例,脑挫裂伤16例,颅内血肿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外伤性气颅10例,外伤性脑梗塞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明确诊断颅脑损伤部位、范围及程度,对病情评估、临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33例脑外伤患者分为两组,按GCS评分、影像学表现、凝血指标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年龄大,GCS评分低,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 h内,院前经甘露醇治疗及CT表现为挫裂伤、颅骨骨折的患者易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外伤凝血障碍患者是引起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诸多危险因素相关,动态复查CT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外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短时自动消散现象的伤因、病理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2月~2012年1月我院12例短时自动消散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动态CT扫描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采取非手术治疗,头颅CT显示血肿均在3 d内消失,4例患者伤后5 h以内血肿完全吸收,5~24 h以内血肿吸收患者3例,第2天血肿吸收患者3例,第3天血肿吸收患者2例,吸收时间最短为4 h,中线结构恢复,脑室、脑池清楚,出院后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短时自动消散是血液的重新分布,不但跟血肿形态、部位、密度和血肿量有关,而且受蛛网膜破裂、适当的高颅压、脑萎缩和伴有硬膜破裂的颅骨骨折等相关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