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
我院 1 995年 1月~ 1 999年 1月有 78例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其中 56例溶栓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 ,现就其临床特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8例中 ,男 62例 ,女 1 6例 ,年龄 42~78岁。AMI符合下列标准 :①胸痛持续时间30min以上 ,含硝酸甘油不缓解 ;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 0 2mV或Ⅱ、Ⅲ、avF中至少两个导联ST段抬高≥ 0 1mV ;③溶栓距发病 1 2h以内 ;④无溶栓禁忌症。AMI的部位 ,前壁 30例 ,前间壁 1 0例 ,下壁 后壁 右壁 1 6例。溶栓前予阿斯匹林 30 0mg口服 ,尿激酶 75万~ 1 50…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56例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 1 998年以来共进行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 5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6例患者均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 ,并符合下列条件 :①持续胸痛≥ 30min ,含硝酸甘油或静点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②心电图相邻两个或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导≥ 0 1mV ;③发病时间 <2 4h ;④年龄≤ 70岁 ;⑤无溶栓禁忌症。符合上述溶栓指征的 56例AMI病人 ,男 36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3 9岁。1 2 治疗方法1 2 1 溶栓前做 1 8导联心电图、查心肌酶谱 (CK和CK -MB)血小板计数、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1…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期间院前溶栓治疗AMI患者共 1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病历选择 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 1996年修订的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选择病历 ,10例均为男性 ,年龄 35~ 6 8岁 ,下壁 9例 ,前间壁 1例 ,超极期 4例 ,急性期 6例。全部病历均符合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 ,并具备下列条件 :(1)严重的胸痛持续30min以上 ;(2 )心电图至少有相邻两个导联ST段抬高 ,肢导≥ 0 1mv ,胸导≥ 0 2mv;(3)发病时间在 12h以内 ;(4 )无溶栓禁忌症。1 2 救治方法 呼叫“12 0…  相似文献   

4.
本院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 10 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 ,分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组和尿激酶 (UK)组 ,进行静脉溶栓。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及分组 选自本院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的AMI患者共 10 6例。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 。男 80例 ,女2 6例 ,均符合AMI静脉溶栓的适应证[2 ] 。共分 2组 ,rt-PA组 :35例 ,男 2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7 5± 11 5岁。UK组 :71例 ,男 5 1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5 8± 12 2岁。两组溶栓时间为发病后 2~ 16h ,…  相似文献   

5.
静脉溶栓疗法至今仍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一种重要手段 ,早期应用疗效确切 ,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但溶栓后再灌注本身可产生再灌注损伤如再灌注心律失常(RA) ,甚至有时是致命的 ,故RA的防治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文报导 30例 (AMI)溶栓患者的RA防治体会。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6年 3月~ 1999年 12月住院患者符合溶栓指征的AMI患者 30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5 2~ 72岁 ,平均 6 0 2岁。AMI部位 :前壁 18例 ,下壁 10例 ,前壁并下壁 2例。胸痛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为 1~ 6h ,平均4 2…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了 77例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QT离散度 (QTd)与冠脉再通的关系 ,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1994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发病2 4h内入院的AMI患者 77例 ,男 4 5例 ,女 32例。平均年龄 6 7.4 (4 4~ 81)岁。全部病例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符合AMI的诊断。入院后均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尿激酶 10 0~ 150万单位 +生理盐水 10 0ml,30min内滴完 ,之后予以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溶栓后符合下列条件的 2项或以上者判断为冠脉再通 ,归入溶栓成功组 ;否则为未通 ,归入溶栓未成功…  相似文献   

7.
寻求高效、安全的溶栓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 ,作者对使用重组链激酶 (r-sk)与尿激酶 (uk)两种溶栓剂治疗AMI的效果作回顾性分析 ,以比较两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本院共收治AMI患者 113例 ,其中溶栓治疗 79例 ,采取r -sk溶栓治疗 37例 ,uk溶栓治疗 4 2例 ,两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溶栓距发病时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 >0 .0 5 ) ,详见表 1。所有溶栓患者均符合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制定的AMI溶栓疗法的参考方案标准[1] ,发病至溶…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后 ,全方位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予以溶栓治疗的 3 2例AMI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3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临床确诊为AMI的病人 ,发病在 12h以内 ,近两个月无出血性疾病 (如溃疡出血、脑出血等 )或近期无手术及外伤史、无凝血功能障碍、无严重高血压等病史。共 3 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3 6~ 75岁。心前壁梗死 5例、前间壁梗死 7例、广泛前壁梗死 11例、下壁梗死 6例、高侧壁梗死 3例 ;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3 0例、房室或束枝阻滞…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溶栓治疗可降低AMI患者的QTd[1 ,2 ] 。然而随着对AMI研究的深入 ,溶栓窗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不同时间窗内溶栓与QTd的关系尚未见报道。作者就此进行探讨并拟进一步证实成功的溶栓能减少QTd。1 临床资料本组AMI患者 48例 ,诊断均符合 1 979年WHO标准。男 39例 ,女 9例 ,年龄 37~ 72岁。所选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心房颤动、左、右束支阻滞及未使用影响心肌复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A组 ( 1 2h内溶栓未通组 ) 1 4例 ,其中男 1 1例 ,女 3例 ,年龄 5 5 0± 9 9岁 ;B组 ( 6h内溶栓再通组 ) 2 2例 ,其中男 1 8例 ,…  相似文献   

10.
48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肌钙蛋白T检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钙蛋白T(TropninT ,TnT)作为心肌细胞内的结构蛋白成分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TnT释放量与心肌细胞坏死数量可能有着较好的相关性[1] 。本研究动态测定了 48例AMI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清TnT浓度 ,探讨TnT在判断AMI溶栓治疗成功方面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心电图确诊为AMI患者 48例 ,男 2 8例 ,女2 0例 ,年龄 6 2± 14岁。其中溶栓成功组 30例 (前壁 18例 ,下壁 12例 ) ;溶栓未成功组 18例 (前壁 12例 ,下壁 6例 )。1 2 血标本留取时间 在住院即刻 ,溶栓…  相似文献   

11.
稳心颗粒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洪国  张玲  闫建玲 《临床荟萃》2003,18(3):156-156
稳心颗粒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国家级中成药 ,以往大量的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其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但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ction ,AMI)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尚未见相关研究及报道。本文通过将稳心颗粒用于老年AMI溶栓后治疗的患者 ,旨在研究观察其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以期探索预防和控制心梗早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新途径。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9月将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及溶栓条件的老年急性Q波心肌梗死 84例 ,其中男 4 8例 ,女 36例 ,平…  相似文献   

12.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MI溶栓治疗现已被广泛采用。我院自 1 998年以来 ,对46例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AMI病员进行了溶栓治疗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笔者根据溶栓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采取护理措施如下。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具备静脉溶栓治疗条件 ,接受溶栓治疗的AMI患者 46例 ,其中男 34例 ,女 34例 ,年龄 48~ 72 (61 3±9 8)岁 ,AMI发生部位 ,在前壁 2 9例、下壁 1 7例 ,AMI发病至溶栓开始时 1 5~ 6(4 8± 1 1 )小时。1 .2 给药方法 即刻口服阿斯匹林 0 .3g后 ,给予国产尿激酶 (UK) 1 50万IU(2 .2 3万IU/kg)用 1 0m…  相似文献   

13.
扈秀丽  宋晓漪  李玉文 《临床荟萃》2001,16(8):F002-F002
国产重组链激酶 (r sk ,商品名 :司凯通 ,5 0万U /支 ,上海实业医大生产 )经国内Ⅲ期临床试验[1] 已显示其较高的疗效。我们选择 3 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予以r sk 10 0万U治疗 ,回顾 1996~ 1999年住院的未经溶栓治疗的高龄AMI患者 68例 (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情况与之相匹配 )作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符合AMI溶栓治疗适应证 ,无禁忌证[2 ] ,年龄无限制 ;对照组选择 1996~ 1999年住院的未经溶栓治疗的高龄AMI患者 68例 ,两组一般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肝素对静脉溶栓再灌注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溶栓疗效及时间的依从性已被临床肯定[1 ] 。近年来 ,为进一步提高溶栓再灌注率 ,人们已将注意力转移至溶栓前的辅助用药上。目前国内有在溶栓前应用肝素的报道[2 ] ,但低分子肝素应用的报道甚少。笔者对近 4年来 83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AMI)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 ,评价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溶栓的再灌注率、再灌注时间、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左室功能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共 83例 ,有AMI临床症状、典型AMI心电图改变、CK MB升高及 /或肌钙蛋白Ⅰ (+) ,符合AMI诊断标准 ,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卧床时间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心血管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传统的休息活动计划是至少卧床休息2周,以减轻心脏的负荷[1]。其间患者的心理状态压抑,精神紧张,食欲减退,胃肠蠕动减弱,容易形成便秘,个别病例形成静脉栓塞。为此,我们于1998年6月至1999年8月对60例AMI患者卧床时间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中,男40例,女20例,40~65岁,平均59岁,均确诊为AMI,但无合并症,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入院后均按AMI常规处理,符合溶栓指征者,给予溶栓治疗。12 方法 两组住院时间均为3~4周,实验组患者…  相似文献   

16.
急生心肌梗死 (AMI)早期溶栓后出现的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 (RA) ,可能是造成患者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 ,我们应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ACEI)对其进行防治 ,并与单独应用尿激酶者进行比较 ,前者的预防效果优于后者。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均符合溶栓指征的AMI 3 9例 ,其中男 2 8例 ,女11例 ;年龄 3 6~ 70岁。AMI部位 :前壁 2 3例 ,下壁 14例 ,前壁合并下壁 2例。胸痛至溶栓的时间为 1~ 6h ,平均 4h。将以上患者随机分成尿激酶组 19例和A CEI组 2 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开始溶栓时间方面 ,无显著差异。按无创性再…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药物溶栓的疗效早已被临床肯定 ,溶栓距发病时间愈短 ,血管再通率愈高。为了缩短AMI发病到溶栓时间 ,我院急诊科开展AMI溶栓治疗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院急诊科有溶栓适应证[1] 的AMI病人 5 2例 ,男 36例 ,年龄 32~ 75 (平均 5 3)岁 ,女 16例 ,年龄 4 8~ 77岁 (平均 5 8岁 ) ,梗死部位 :前壁范围 2 3例 ,下壁范围 2 2例 ,混合型 7例。溶栓距发病时间 4 0分钟至 6小时。1 2 方法 嚼服阿司匹林 32 0mg(胃病可减半 ) ,尿激酶 (UK)…  相似文献   

18.
近年上海医科大学应用基因工程生产出的溶栓药物基因重组链激酶(r-SK)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观察r-SK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进行了r-SK与国产尿激酶的临床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1997年6月至1999年4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9例,随机分为尿激酶(UK)及r-SK组。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规定的AMI诊断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1)持续胸痛超过05h,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2)相邻两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肢导>01mV,胸导>02mV;3)发病12h以内;(4)无溶栓禁忌…  相似文献   

19.
自80年代开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早期溶栓治疗已被人们普遍接受,通过溶栓治疗使AMI患者住院的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下降,心功能也有很大改善。本组收集我院1993年1月~1999年1月住院的老年人心肌梗塞80例,按有否溶栓分成两组,分别对溶栓的时间、剂量、再通率及病死率进行分析,以探讨溶栓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AMI发病24h内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共80例,分为:溶栓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对照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61~88岁,平均68±78岁。12 治疗方法 溶栓组给药方法,参照文…  相似文献   

20.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早期溶栓治疗可使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再通,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但多数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是在医院心脏专科病房内进行的。病人来院后经检查、确诊、办理住院手续,再转送入专科病房后才开始溶栓治疗,往往延迟了溶栓的时间,甚至失去了冠脉再通的时机。我们近2年在急诊室内应用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UKTP)进行静脉溶栓治疗AMI,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我院急诊室就诊病人,符合AMI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