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副鼻窦低剂量CT扫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毫安秒(mAs)对副鼻窦图像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低的扫描条件。方法 93例病人分4组按不同条件进行扫描,对CT图像进行评分,以确定其质量。使用SAS软件包进行分析,秩和检验分析。CT中的计算机软件自动计算出每层的辐射剂量。结果 不同mAs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mAs组病人的辐射剂量:300 mAs扫描组每层扫描的辐射剂量为65.5 mGy,而100、50及40 mAs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6.4、8.2及6.5 mGy。结论 副鼻窦CT可以用40 mAs的低剂量CT扫描,而对图像的诊断质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MSCT)在埋伏牙检查中的最低X射线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埋伏牙十六排螺旋CT检查图像,将患者按CT管球每旋转一周X射线剂量不同划分为125mAs、25mAs、5mAs三组,由放射科两名正主任医师及三名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析图像质量,并记录不同X射线剂量扫描时的CT权重剂量指数(CTDIw),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三组不同剂量扫描图像均能准确区分牙齿结构,5mAs扫描组在牙槽突骨小梁及周围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25mAs、125mA组下降,但仍能达到诊断要求。②5mAs组CTDIw值仅为125mAs组的3.9%。结论 5mAs的MSCT低剂量扫描可以满足埋伏牙检查需要,最大限度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胸部CT扫描条件。方法 ①将病人按年龄划分为四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选择60例病例,采用不同的mAs进行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生采用双盲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分别统计甲、乙、丙片率,进行统计学处理。②测量不同mAs时的平均容积CT剂量指数(CTD 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测算出有效剂量(ED).。结果 ①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随着mAs增加,图像质量提高,超过一定值后,继续增加mAs图像质量不再提高。②采用80mAs的吸收剂量比25mAs的吸收剂量大68.7%。结论 不同年龄的儿童应该选择合适的mAs进行扫描,可以有效地保护病人和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颅脑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新生儿颅脑多层螺旋CT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在新生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足月新生儿90例和早产儿60例,随机各分3组行常规(150 mAs)及低剂量(30、40 mAs)颅脑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颅脑正常结构(颅骨、灰白质界、脑室边缘、脑沟回)的显示差异及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1)足月新生儿40 mAs、30 mAs和早产儿40 mAs、30 mAs的CTDIvol与常规剂量150 mAs的比值分别为20.0%、26.7%,其DLP与常规剂量比值为20.0%、26.7%。(2)图像质量评价结果足月新生儿150 mAs,40 mAs的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无显著性差异,30 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图像质量差异有显著性。早产儿150 mAs,40mAs,30mAs可诊断图像χ2检验P >0.05,提示上述剂量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用于新生儿脑部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足月新生儿采用40 mAs早产儿用30mAs左右的扫描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患儿的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鼻窦冠状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160例鼻窦冠状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80位患者行常规剂量195 mAs扫描,B组80位患者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行低剂量60mAs扫描,比较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 低剂量60 mAs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间的CTDIvol、DLP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鼻窦冠状位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即可满足临床诊断,又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降低毫安秒对新生儿头颅CT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头颅CT扫描中降低mAs与图像质量的关系及低剂量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将80例新生儿头颅CT检查随机分为三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100mAs组35例,225mAs组21例,260mAs组24例。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以双盲的方法使用4分制评分,对三组图像中头部六个部位的解剖结构的清晰度进行评分,说明CT图像质量的优良程度。使用方差分析检查三组图像质量评分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所有图像质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2个阅读者对三组不同毫安秒图像中1~6解剖部位的总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对每一个解剖部位的评分中,260mAs组及225mAs组稍高于100mAs组,但三组中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应用100mAs低剂量新生儿头颅CT扫描是可行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7.
优化CT扫描方案,降低患者辐射剂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降低CT检查中被检查者的受照剂量,减少辐射危害,保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优化CT扫描方案。结果 通过降低有效mAs、管电压kV及增加螺旋,同时正确定位减少重复扫描以实现CT扫描优化方案。结论 CT检查应遵循放射实践的正当化与最优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腰椎低剂量CT检查的临床应用和防护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来我科做腰椎C T检查的病人100例,均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按常规剂量(200mAs)做腰椎螺旋容积扫描,B组用低剂量(150mAs)扫描,扫描后统计两种剂量下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腰3/4椎间盘的CT值标准差(SD),比较两种剂量下的CTDIW和噪声水平。两组图像质量均由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盲式阅片、评价,评判标准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好、一般、差3级。结果 低剂量扫描的mAs、CTDIW分别是常规剂量的75%、76.37%;低剂量扫描的噪声比常规剂量噪声高1.18倍,但两种剂量下的图像100%符合诊断要求,无差级图像。结论 腰椎低剂量CT扫描的图像不差,符合诊断要求,并能减少受检者的超额射线暴露,降低公众人群因辐射带来的终身癌症风险率,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剂量技术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 将128列行腰椎间盘CT扫描的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62例和对照组(B组)64例。A组采用智能扫描模式,B组采用常规固定管电流扫描,其余扫描参数完全相同,对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和B组的辐射剂量在均匀型、偏瘦体型中平均剂量分别下降32.04%、65.06%。同时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P > 0.05)。结论 低剂量技术可以根据患者体型(体厚)应用于腰椎间盘CT扫描,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眼眶部外伤后低剂量CT扫描的最优化。方法 对336例眼眶部外伤患者行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并对每例患者行晶状体视神经层面常规剂量CT扫描,对比该层面二者的图像质量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与常规剂量CT扫描,对显示眶内结构及眶壁骨质,2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差异无显著性。低剂量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为7.4 mGy,常规剂量的CTDIw为24.6 mGy。结论 眼眶部低剂量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几乎相同的影像信息和图像质量,且单层扫描CT剂量加权指数(CTDIw)减少了17.2 m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