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繁荣于明清,从传统实用器发展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体现出紫砂壶独特的生命力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本文以紫砂壶"四方麒麟"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作为传统实用器,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因着文人雅士的参与设计,融合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于一体,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散发出清雅俊逸的文人气息,成为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独具生命力。一把好的紫砂壶器必然形神兼备,能使制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充分的联想,进而领略到它的艺术价值。本文以紫砂壶"一粒珠"为例,浅谈其造型美和文化美。  相似文献   

3.
宜兴紫砂壶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逐渐摆脱传统粗陶匠气,成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紫砂壶凝结了无数艺人的智慧和个性,表现出丰富的艺术魅力,在不断的传承创新中形成独一无二的紫砂文化。本文以紫砂壶"四方君德"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以来,紫砂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融传统与创新于一体,历经几百年的发展成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紫砂文化。本文以紫砂壶"悟"为例,浅谈其创作理念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是传统的艺术,其造型精彩纷呈,装饰工艺千变万化,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和个性,紫砂壶艺代代相承,与人们的生活相互交融,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蜕变为实用与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本文以紫砂壶"梅花周盘"为例,浅谈其创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紫砂壶从传统实用器皿发展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与传统文化的浸染与影响密不可分。最初,紫砂壶只是民间不值一提的粗陋实用器,而在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的参与和推广下,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道教思想、哲学理念等,为紫砂壶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让紫砂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载体,与五千年华夏文明水乳交融,在时代的滚滚潮流中不断前进,既连接着历史,又引领着时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中闪耀着熠熠光彩。本文以紫砂壶“唐风提梁”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7.
高湘君 《江苏陶瓷》2012,45(4):49-49
宜兴紫砂壶,是融陶文化、茶文化以及诗词、书画、篆刻等诸多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一体,在数百年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紫砂壶逐渐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实用艺术品,而且已经上升为文化紫砂进入高端艺术品领域。在当今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紫砂壶的创新设计尤其需要把握"传统是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紫砂壶便诞生了,但起初紫砂壶只是在民间、田埂边、陋室内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十分简单的粗陶实用器具,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紫砂壶的实用性能,就连文人雅士也参与到了紫砂壶的创作设计之中,使得紫砂壶产生了许多新的造型,工艺体系也变得丰富了起来,同时还融合了许多其它文化艺术形式,赋予了紫砂壶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使之升华成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独树一帜.本文主要以紫砂"吾福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立意.  相似文献   

9.
宜兴紫砂壶造型丰富,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实用、艺术及人文使紫砂壶保持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本文以紫砂方器"六方高逸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人文立意。  相似文献   

10.
宜兴紫砂壶自诞生以来,便以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不断开拓发展,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在不失中国传统本色的基础上将各种艺术形式贯通一体,发展至今早已超出了日常实用器的范畴,体现了无与伦比的工艺传承,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情怀和思想,实乃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以紫砂壶"荆竹迎春"为例,浅谈其创作理念和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瑰宝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宜兴紫砂壶则可纳入这些瑰宝之列.紫砂壶是一种神奇的艺术品,它集诗词歌赋、花鸟鱼虫、绘画陶刻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丰富却不显冗余,包容性可用"海纳百川"来形容.随着紫砂壶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其文化性、艺术性、生活性也逐渐显露出来,现在的紫砂壶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艺术最深远的追求。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既是实用器,也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紫砂壶造型艺术不断丰富发展,给人以极大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意境美"也成为紫砂壶鉴赏与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尺,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必然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诗意空间。本文以紫砂壶"渔翁"为例,浅谈其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壶起源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摆脱传统粗陶实用器的局限,发展为集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的艺术品,雅俗共赏,折射出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壶艺的妙趣灵光。本文以紫砂壶"禅心"为例,浅谈其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壶一直被称为茶具之王,从原本的传统实用器具一直演变成为了兼具实用性以及艺术性价值的一件艺术品,不断融合各种文化形式,将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充分地体现了出来,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以及创新性,现如今,紫砂壶的工艺形式在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之下,也在不断地加以完善,造型更是千变万化,其观赏价值以及文化价值同样也是独一无二,堪称为艺术瑰宝。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壶"临风"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陈卫明 《江苏陶瓷》2020,53(2):41-42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最初只是简单的粗陶实用器,广泛用于民间、田埂边、陋室内,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独特的实用性能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手艺人和文人雅士参与其中,创新了紫砂壶的造型,丰富了其工艺体系,并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融合其中,集传统与时代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闪耀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林。本文以紫砂壶"扁福"为例,浅谈其造型特点和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6.
勇展展 《江苏陶瓷》2020,53(3):16-17
宜兴紫砂壶有“茶具之王”的美称,它从传统实用器逐渐脱胎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将多种文化形式相融,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紫砂壶发展至今,其工艺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其造型也日益丰富,给人以独一无二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本文以紫砂壶“葫芦”为例,浅谈其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壶为茶而生,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浸润了深厚的文化气息,逐渐从传统粗陶实用器发展成为集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作为传统的艺术,紫砂设计探索之路必定要建立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传统。本文以紫砂作品"涵壶"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壶的艺术韵味主要是靠着五色土散发魅力,在陶瓷文化中传统的紫砂文化因为它的传统性与历史文化性为大家所熟知,已经有五六百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了,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们在紫砂技艺中不断探索与进步,将这传统文化不断传承至今,让紫砂艺术的文化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把紫砂壶自然之感与艺术的交融,让紫砂营造了自己独有的生命力。紫砂壶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件艺术品或生活中的实用器皿了,它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紫砂作品,这件"上合桃"作为花器,造型明艳动人,以桃为创作主题,无不散发出清新自然、意趣盎然的活泼气息与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最终从传统实用器成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在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熠熠光芒。紫砂壶产于宜兴丁蜀,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其特产的紫砂富含云母、石英、铁质等矿物元素,形成独特的双气孔结构,用紫砂制作的紫砂壶在冲泡茶叶时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本来的味道,聚香而不涣散,深受人们喜爱。同时,紫砂壶又融合了多种工艺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在泡茶品茗的同时把玩品味,观赏其形态,感受其意境,着实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件逸事。本文以紫砂作品"粉彩段泥梨形壶"为例,浅谈其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20.
艺术想象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的灵魂。紫砂壶由原始的实用器皿演变为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就是紫砂艺人在紫砂壶中赋予了艺术想象的美学理念。紫砂壶蕴涵着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素质,反映着质朴的审美观念,从而使紫砂壶具有了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