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CF为捕收剂氧化铅锌矿浮选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欣  李长根 《有色金属》2002,54(4):86-94
以CF药剂为捕收剂,研究氧化铅锌矿物和含钙,镁,铁,硅脉石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结果表明,CF药剂可选择性捕收菱锌矿,白铅矿,而对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作用较弱,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锌盐化水玻璃选择性抑制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Pb(NO3)2是菱锌矿和白铅矿的有效活化剂。CF直接浮选和活化浮选,在自然pH值矿浆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将菱锌矿,白铅矿与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分离,活化浮选能有效地降低CF药剂的用量,人工混合矿物的浮选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晶体结构学分析了异极矿类硅酸锌类矿物较菱锌矿难浮难硫化的原因,并通过菱锌矿和异极矿纯矿物在不同硫化钠用量下的可浮性差异进行了验证,最后以云南某高硅酸锌类和高菱锌矿氧化铅锌矿在脱泥-硫化胺法浮选中硫化钠消耗量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验证了异极矿和硅锌矿矿物表面硫化靶点以及捕收剂作用靶点少是其较菱锌矿难浮难硫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断裂键理论,研究了菱锌矿化学键特性和断裂键各向异性,确定了常见解理面。结果表明,菱锌矿晶体中Zn-O键强度低于C-O键,解理时优先发生Zn-O键断裂。菱锌矿各晶面只有Zn-O断裂时,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正相关,但当C-O键和Zn-O键不均等断裂时断裂键密度与表面能不存在对应关系。表面能和断裂键密度证明(104)面、(018)面和(214)面是菱锌矿最常见解理面,且(018)面和(214)面Zn位点活性大于(104)面。分析还得出菱锌矿和钙镁碳酸盐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常见解理面活性位点空间排布规律相似,表面金属位点的化学性质差异是实现三种矿物分选、筛选高效药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菱锌矿、白云石、石英纯矿物溶液离子测定、Pb2+、Zn2+、Ca2+、Mg2+四种金属离子对各纯矿物的回收率试验研究、混合金属离子对“菱锌矿、白云石和石英”体系可浮性的研究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溶液pH值变化很小、对氧化铅锌矿分离影响小;随着Pb2+、Ca2+、Mg2+离子浓度的增加,菱锌矿的回收率均出现下降趋势,说明这三种金属离子的存在对菱锌矿的浮选具有抑制作用;Pb2+、Zn2+离子对石英的浮选具有活化作用,Ca2+、Mg2+离子对石英的浮选具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Pb2+离子对白云石浮选具有活化作用;Zn2+、Ca2+离子对石英的浮选均具有活化作用;Mg2+对石英的浮选具有抑制作用;四种金属离子混合对“菱锌矿、白云石和石英”体系可浮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菱锌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混合离子对目的矿物的抑制作用较脉石矿物强。  相似文献   

5.
某氧化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某氧化铅锌矿石中,锌矿物有闪锌矿、菱锌矿、红锌矿、异极矿,铅矿物有方铅矿、白铅矿、铅矾、铅铁矾、磷氯铅矿。目前条件下,矿石中可回收的矿物为闪锌矿、菱锌矿、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方铅矿粒度细小,嵌布复杂,应适度细磨。矿石中含有铅矾、铅铁矾、磷氯铅矿等易泥化矿物,磨矿后应首先考虑脱泥。脱泥后优先浮选回收闪锌矿、方铅矿,浮选尾矿中的菱锌矿、白铅矿可使用硫化钠等药剂使其表面硫化,然后通过浮选回收,或利用其与脉石矿物的密度差异采用重选回收菱锌矿、白铅矿。  相似文献   

6.
螯合捕收剂CF对氧化铅锌矿捕收性能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新研制的、已成功地应用于白钨矿浮选工业的氧化矿浮选的螯合型捕收剂CF对氧化铅锌矿物与含钙、镁、铁、硅脉石矿物捕收性能的初步探讨 ,并系统地研究了氧化铅锌矿物浮选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CF是菱锌矿和白铅矿的有效捕收剂 ,对方解石、白云石、石英和褐铁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以螯合剂CF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和硫酸锌盐化水玻璃为抑制剂 ,在常温下的自然pH值矿浆中不需要加温和预先用硫化钠硫化就能较好地实现氧化铅锌矿物与方解石、白云石、褐铁矿和石英的浮选分离。多元矿物混合物的浮选分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主要氧化锌矿物菱锌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硫化温度、铜离子活化、低pH条件硫化等多种方式对菱锌矿硫化程度的影响,并揭示了水洗除去表面的过量的高浓度硫化钠对氧化锌矿硫化浮选效果的影响。在以上基础上,利用分析检测手段对氧化锌矿强化硫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1)硫化时加入铜离子可以改善菱锌矿纯矿物的回收率;(2)以用量为1×10-3mol/L的硫化钠作为硫化剂时,在没有除去溶液中过量硫化钠时,菱锌矿几乎没有得到有效浮选,表明溶液中残存的高浓度硫化钠对浮选过程起抑制作用,水洗除去溶液中过量硫化钠后可以提高菱锌矿回收率;(3)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锌矿硫化有助于提高氧化锌矿浮选回收率,在弱酸性条件下强于强酸性条件;(4)提高硫化温度可以提高菱锌矿硫化效果。通过XRD分析表明,硫化反应生成物结晶度很低,XPS分析表明加入硫化钠硫化时有硫化锌生成,并且随着温度升高菱锌矿表面硫化锌含量增加。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铜离子强化了丁基黄药与菱锌矿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月桂胺浮选体系中,硫化钠和月桂胺的不同加药方式对氧化锌矿(菱锌矿和异极矿的混合物)浮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矿的浮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同时加药>依次加药>混合加药。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pH值下用Zeta电位、接触角、微量浮选和漫反射FTIR测定,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戊基钾黄药(KAX)和己硫醇(HM)在菱锌矿表面上的吸附.用KAK捕收剂时,Zeta电位测量结果表明,纯菱锌矿表面能够吸附离子电荷(经KAX处理后带更多的负电荷),当pH值为10.5时,其Zeta电位在-38~-45 mV范围内变化;当pH值为10.5、KAX浓度为2.96·10-3 ol/L、硫化钠浓度为2.6·10-2 mol/L和硫酸铜浓度为9.4·10-3 mol/L时,菱锌矿的最大回收率达到81.3%、最大接触角为98.7°;而用HM浮选,其最大回收率为78.6%、最大接触角为92.3°,此时矿浆pH值为9、HM浓度为1.1·10-2 mol/L.经KAX处理过的菱锌矿的FTIR光谱分析结果证实,菱锌矿表面上有CS2存在,并吸附了KAX;但经过HM处理后,在氧化锌矿物表面上附着了RS-,还会因这种吸附导致硫醇S-H键发生断裂.上述两种阴离子捕收剂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因菱锌矿表面对捕收剂的吸附量不同,会导致其表面疏水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孔雀石/菱锌矿浮选溶液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孔雀石和菱锌矿的动电和浮选行为,浮选试验和溶液化学计算表明,Na2S硫化作用的主要组分是HS-,HS-与矿物表面反应的自由能变化最负的pH范围与硫化浮选pH范围一致。孔雀石溶解Cu2+在菱锌矿表面的化学反应,可导致菱锌矿表面产生CuCO3沉淀,使菱锌矿表面电性类似于孔雀石表面,菱锌矿在孔雀石澄清液中的浮选受到活化。而菱锌矿溶解Zn2+使孔雀石在菱锌矿澄清液中的浮选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1.
氧化锌矿和硫化锌矿是锌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锌需求的不断增长及硫化锌矿资源的日益消耗,氧化锌矿的高效利用将成为解决锌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而菱锌矿作为氧化锌矿物的典型代表,被广大科研工作者关注和研究。近年来,硫化浮选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氧化锌矿,故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归纳和分析了菱锌矿的表面硫化机理及影响硫化的主要因素,并详细阐述了强化菱锌矿表面硫化的方法,指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借助多学科交叉及各先进检测分析手段完善菱锌矿的表面硫化机理和强化硫化机制。同时,研发高效硫化-绿色清洁的新型高效浮选技术有助于选矿工作者们更好地从事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复杂矿石体系中矿物间难以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有用矿物的嵌布粒度太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共生关系复杂,要实现矿物之间的单体解离,首先必须对矿石进行细磨,从而造成矿石泥化现象以及矿物之间的相互罩盖,进而对矿物的可浮性产生交互影响,导致矿物分离困难。矿物浮选的交互影响是指复杂矿石浮选体系中两种以上矿物间相互吸附、表面转化等对浮选分离产生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复杂矿物体系中有用矿物的选择性分离,首先必须摸清不同复杂矿石体系中矿物之间的交互影响规律,进而找到利用或消除矿物间交互影响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分离选择性的目的。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在复杂铁矿石、菱镁矿矿石和钨矿石体系中不同矿物间的浮选交互影响规律的研究成果,以及浮选过程中不同类型复杂矿石中各矿物交互影响的晶体化学和表面物理化学机制,并提出了削弱或促进矿物之间交互影响和适于不同类型复杂矿石浮选分离的方法,建立了复杂铁矿石、菱镁矿矿石和白钨矿矿石中矿物浮选交互影响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铅和锌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金属原料,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易选别的硫化铅锌矿石难以满足铅锌资源的需求。硫化铅锌矿的分离一直都是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由于铅锌矿中各目的矿物紧密伴生,各种离子对目的矿物作用复杂等多种原因导致其高效分离和综合利用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和分析了硫化铅锌矿难以分离的主要因素,并详细阐述了硫化铅锌矿浮选分离工艺和药剂,讨论了对硫化铅锌矿分离研究的方向,以期对硫化铅锌矿高效浮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新药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张心平 《矿冶》1996,5(3):40-45
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新药剂的研究关系到大量复杂的氧化铅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本文报导从氧化铅锌矿石中浮选硫化铅矿物的新捕收剂PN及相应的抑制剂BD_1。使用BD_1(50g/t)和硫酸锌(0~40g/t)配合作抑制剂,显著提高了硫化铅矿物浮选效率,从55.52%提高到64.03%,氧化铅浮选时,使用BD_2(0~100g/t)和六偏磷酸钠(100g/t)作抑制剂,碳酸铅矿物浮选效率从53.18%提高到54.65%;而氧化锌浮选时,使用BD_2(0~100g/t)和六偏磷酸钠(50g/t)作抑制剂取得了更明显的效果,碳酸锌矿物的浮选效率从64.81%提高到72.29%,锌粗选作业回收率84.81%,粗精矿中锌品位30.50%。可见,所研制的PN捕收剂和BD_1、BD_2抑制剂,对提高氧化铅锌矿石浮选指标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南某高铁银铅锌氧化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高铁银铅锌氧化矿主要矿物为白铅矿、铅铁矾、菱锌矿、异极矿、褐铁矿,银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铅矿物中。试验采用新型AF药剂对铅和银同时浮选,取得铅品位42%、含银1 460 g/t、铅回收率70%、银回收率达77%的银铅精矿。在浮选氧化锌时采用一项新的氧化锌浮选技术,不脱泥直接加新型LW51捕收剂,得到锌精矿品位20.15%、锌回收率63.92%。此选别工艺可有效处理该地区高铁银铅锌氧化矿石。  相似文献   

16.
高效组合抑制剂D1对钨矿物和含钙矿物抑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钨矿物和含钙矿物浮选分离,采用一种高效的组合抑制剂,强化对萤石、方解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抑制剂D1能有效地抑制萤石和方解石,而对于白钨矿和黑钨矿可浮性未产生较大影响。实际矿石试验结果表明,经一次粗选可得到WO3品位为4.56%、回收率为82.34%的钨粗精矿。并通过考察组合抑制剂D1在白钨矿、黑钨矿、萤石和方解石四种矿物表面ζ-电位的变化和M2+吸附量,初步探讨了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国铅锌矿床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类型较齐全、成矿作用复杂多样,但成矿地质时代及成矿期相对集中,研究矿石矿物特征对分析矿床成因、成矿作用以及找矿工作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荒田铅锌矿矿石矿物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硫化矿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闪锌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及白云石;氧化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菱锌矿、白铅矿及异极矿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以及矿物穿插交代关系等,确定了主要矿物的生成顺序,并将矿床划分为火山沉积期、热液硫化物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硫化物期为主要成矿期,此外闪锌矿-方铅矿阶段的成矿温度为226~290℃之间,属中温热液成矿。因此,荒田铅锌矿床属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相似文献   

18.
四川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省某低品位铅锌矿矿石因氧化程度高、矿物嵌布粒度细、易泥化等特点,尤其是矿石中含有大量的赤、褐铁矿,而锌矿物以菱锌矿为主,且品位低,回收难度极大,此类矿石常被视为呆矿。本试验针对矿石特性按照阶段磨矿、优先浮选的原则流程,在传统的硫化浮选工艺基础上,采用组合捕收剂L-05选别氧化锌矿,最终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0.22%和76.25%、含锌1.89%的铅精矿及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0.01%和56.14%、含铅1.52%的锌精矿,成功实现了氧化铅锌矿石的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19.
辽宁某铁硼矿石中有用矿物有磁铁矿、硼镁石和硼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镁橄榄石、蛇纹石、透闪石、金云母、磷灰石、黄铁矿、磁黄铁矿以及碳酸盐矿物等。矿石的物质组成复杂,共生关系密切,磁铁矿嵌布粒度细,属难选铁硼矿石。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铁矿物,磁选尾矿浮选回收硼矿物的工艺流程,在原矿品位TFe 24.68%、B2O34.77%的条件下,获得铁精矿品位61.34%,铁回收率89.63%,硼精矿品位B2O312.00%,硼总回收率51.41%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