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煤矿井下排水系统存在控制方式单一、水泵启停频繁且自动化水平低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基于井下排水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研究,结合现有多级排水方式现状及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矿用无人值守自动化排水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对多组水泵实现自适应启停控制、进出水口流量压力实时监测及阀门状态监控等功能,并对多泵房排水协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优化。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有效提高煤矿排水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解决井下排水设备劳动强度大、操作烦琐等问题,对主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对中央泵房系统、控制方式和上位机软件进行深化设计,并完成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系统能够自动根据水量确定水泵开启台数和运行时间,实现对各水泵的在线监控和自动控制,出现故障时具有自诊断功能和自动启停功能,可实现泵房的无人值守。  相似文献   

3.
张东亮 《中国机械》2014,(21):205-206
煤矿水泵是煤矿区主要的矿用设备之一,煤矿水泵和电动机、排水管路、电控设备、监控仪表等共同组成了矿井排水系统,其中,煤矿水泵和排水管道运行方式是影响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效率是由水泵和管道运行的效率共同决定的。但就现阶段来说,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中,存在着煤矿水泵设备落后,管道老化等问题,这些会严重的影响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煤矿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煤矿水泵和管道运行方式,降低排水电耗,实现排水系统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行。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煤矿水泵与管路运行方式的节能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绝大多数矿井采用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开发了以S7-300PLC为核心控制器,结合西门子TP1500精智面板触摸屏为现场上位机和远程上位工控机(WINCC为组态软件)的主排水自动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水仓水位、泵流量、压力、真空度、温度、闸阀开度等一系列参数,实现了过载、负压、泄露、超温、轴温等保护,完成了单台水泵、多台水泵智能优化控制。通过工业以太网,利用井下千兆光纤环网实现井下泵房数据的实时传送到上位监控机,实现了调度中心对井下排水系统的监控。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矿井排水问题也成为当下相关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如何完成快速高效的排水,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减少因排水不及时引发的煤矿生产故障,已经成为煤矿井下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矿向着智能化系统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株柏煤矿矿井主排水泵自动化系统改造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矿井排水系统的硬件与软件部分设计,达到了应用的实际工作效果,完成了株柏煤矿矿井主排水泵自动化系统改造的要求。期待通过本次研究和对优化排水系统,引入自平衡高效排水泵,提高排水效率,以PLC控制为基础进行改造,实现4个泵房的远程监控,去除司泵工,优化用电时段,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排水控制系统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低、耗能大等缺点,设计了使用S7-300PLC实现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排水控制系统。该系统以PLC作为井下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监测泵房最大涌水量、水仓容积、水泵电压及电流等信息,实现远程操控水泵的自动运转及科学调度等工作,同时增设手机监控端系统,实现排水参数易于监控及快速传递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目前煤矿巷道排水系统仍存在积水点广泛、距离远,并且靠人工操作水泵的方式进行启停,难以应对煤矿的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需求。通过对自动排水原理与工作模式的分析后,设计一套自动排水装置,并对整个排水系统平台排水管网进行构建,通过对井下易积水点布置传感器,并将控制装置小型化,对自动排水控制器的硬件与软件程序重点设计说明。该系统利用微机系统能实时监测井下水位情况,它的稳定运行实现井下排水的自动控制过程,井下煤矿的安全生产与效益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水泵是矿用井下排水系统核心设备,其可在矿井中心泵房排水、火灾抢险排水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在矿用水泵运行过程中,主要通过电机机械能转化为流体动能、液压能力,最终驱动连续流体装置运转。在整体运转环节,矿用水泵扬程直接影响了矿用水泵运转效果。因此本文根据矿用水泵扬程测量原理及核算方式,结合无真空矿用水泵扬程测量方法,对矿用水泵扬程测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阎斌斌 《机械管理开发》2023,(1):211-212+217
针对煤矿排水系统水泵扬程受限,无法满足深层排水任务的问题,设计多水平矿井泵房排水设备控制方案。重点介绍了以CPU315-2DP为核心的多水平排水设备控制方案硬件、软件设计思路并完成实际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排水设备控制方案能够满足矿井深层排水任务,实现了排水设备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晋煤集团坪上煤业中央水泵房水泵人工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启泵时间长、设备故障不能及时受控等问题,对主排水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将中央变电所和中央泵房有机整合,实现泵房一人顶岗全盘自动操作,实现实时掌控参数及就地自动化排水、远程监测状态、远程控制排水,具备较好的自动运行和自调节功能,为矿井自动化、无人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排水系统运行要求及自动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PLC控制的煤矿井下自动排水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煤矿井下各排水单元的集成控制,建立了"避峰填谷"的排水控制模式,对各排水单元的工作进行实时控制,建立了水泵轮替工作的制度,极大地优化了井下排水系统的运行可靠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石鑫毅 《机械管理开发》2023,(4):184-185+192
在煤炭开采行业普遍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取代继电器的背景下,从数据采集、自动轮换、自动控制、动态显示等方面介绍了PLC在煤矿井下主排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PLC进行煤矿井下水仓水位等参数自动检测,并结合实际水位和矿井用电量进行水泵运行数量、时间等的合理调度,可达到避峰填谷、节能降耗的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研究,在总结实际生产经验和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要求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集成控制的自动排水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实现对井下各排水单元的自动化控制,大幅提高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实现泵房根据用电峰、平、谷段和水位来自动判断启停泵和启停几台泵,完全实现无人干预自动运行,将井下工人解放出来是目前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最理想的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解决水位监测、淤泥量的监测、流量监测、电流、电压等关键要素监测值的准确度,需要选取合适的射流动能,在PLC程序中科学合理的根据以上提到的要素进行逻辑运算,实现自动排水更科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低、应急性差等缺点,应用优化设计理念对排水系统的控制流程及结构进行优化,提出了新的"避峰填谷"、排水系统轮换工作及积水区域水位监测控制流程优化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井下排水系统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大幅增强了井下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升煤矿开采效率,保障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结合实例分析煤矿井下水泵系统排水中可实现自动化操作的过程,并且探讨自动排水系统的改造与维护工作。通过对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改造,实现井下水泵房无人值守目标,对系统故障进行实时监控,便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相似文献   

17.
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CPU315-2PN/DP以及PROFINET IO IM153-4 PN,开发研制了"井下泵房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矿井下环形以太网,可以完全实现矿井排水自动化控制和地面远程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水泵有效利用率,减少看护人员、延长水泵电机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停机时间,提高排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保障井下排水系统的正常良好运行,以青洼煤矿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等方式,分析一种基于浮球式的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装置.该装置在青洼煤矿试验成功,实现了排水自动化,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检修费用,节约了生产成本,为采煤、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创造了条件,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行业     
《通用机械》2013,(6):10+12
首台国产化循环水泵试车成功近日福清核电1号机组PX泵房循环水泵负载试车成功,运行期间泵的各项参数正常稳定。这标志着中国首台国产化循环水泵功能试验在福清现场验证完成。该循环水泵为中国上海阿波罗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为国产化  相似文献   

20.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三号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以下功能:自动完成水泵的轮换工作,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根据电网负荷信息,以 移峰填谷"大原则确定开、停水泵的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通过专用通信模块将PLC所有信息经矿井监测监视系统传输到地面调度室,管理人员在地面工作站对井下水泵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提高系统运行的技术经济水平;实时监控并模拟井下水泵房的工作状态和数据,显示各种模拟画面,提供各种运行及故障信息,还可以打印各类运行报表、事故记录、历史数据和统计报表等。控制方式可分为自动、半自动和手动检修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