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LD)是指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组织所造成的一组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脏功能试验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均可表现为严重的肝脏病变,并可进展为肝硬化[1].其可见于世界各民族,呈世界性分布.国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肝脏疾病,是1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以及它们中的任何两种病的重叠综合征(OS)。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而导致肝细胞或肝内外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肝脏在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肝脏是药物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 ,能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的药物不下 2 0 0种。但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 ,故相当部分被误诊或漏诊。现将 10年来被误诊的药物性肝病 6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8- 2 0 0 0年本院内科收治 316例因黄疸、肝功异常、B超示脂肪肝被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阻塞性黄疸、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硬化的患者中 ,最终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肝脏超声检查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 ,有 60例最后诊断为药物性肝病。其中男 38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是一类和患者体质密切相关的疾病,常见的慢性肝病有脂肪肝、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我国最常见的是嗜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其次是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少见的病毒感染导致的肝损害,比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还有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拿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来说,西医非常重视病毒本身,主张抗病毒治疗,而对患者体质不太重视,容易失去对个体治疗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我院2000-2009年肝脏相关疾病住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方法 对2000-2009年因肝病相关疾病在我院东、西2个传染科病区住院的9020例患者,按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非病毒性肝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前5年(2000-2004年)和后5年(2005-2009年)分别收治肝病患者3 023例和5 997例,后5年收治肝病患者明显增加主要与病房床位扩张,变成一科两区有关.在253例非病毒性肝炎肝病中,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为主.在398例反复多次住院的患者中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为主结论 10年间住院患者中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所占构成呈逐渐下降趋势,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所占构成呈逐渐上升趋势,以一过性肝损伤、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及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为主的非病毒性肝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终末期肝病患者反复多次住院,导致医保和个人的医疗负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6.
过去曾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在我国罕见,但近年由于对此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有关免疫学检查方法的引进和提高,临床上发现的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患者不断增加.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脏为相对特异性免疫病理损伤器官的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常同时合并肝外免疫性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特异性生化异常,自身抗体及肝组织特征.随着认识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国内外报道自身免疫性肝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7.
《大众医学》2012,(5):66-67
讲到肝病科,可能有人会“谈肝色变”——肝病要传染的呀!其实除病毒性肝炎有传染性外,很多肝脏疾病如脂肪肝、药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并没有传染性。各种肝病病因纷繁复杂,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CAH)可呈隐匿经过,出现临床症状时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这是临床医生所熟悉的。隐匿型慢活肝也可急性起病似急性肝炎。由于肝穿活检开展日益广泛而已为临床所注目,但多数临床医生仍未对此有足够的认识,这类患者往往因无肝病史而有典型急性肝炎的发病经过而被误诊为急性肝炎。临床上二者如何鉴别,目前未见较系统的文献介绍。本文试图从病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肤浅看  相似文献   

9.
肝病包括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和肝肿瘤等疾病。在我国十分常见,尤其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令人忧虑。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1.3亿,占全球总数的1/3,占全国人口的10%左右。此外尚有3000万以上的丙肝病毒感染者和3000多万慢性肝炎患者,其中部分患者经久不愈,最终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进而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每年因肝病死亡者30万以上,所以病毒性肝炎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肝脏疾病。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害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导致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过量饮酒,大量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成肝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利于肝脏物质代谢,保护质膜,恢复肝酶活性,有利于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我院于2006年1月-2008年6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理过程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4步。其中,单纯性脂肪肝的预后效果较好,而脂肪性肝炎则仍有可能发展为肝癌、肝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脂肪肝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本研究拟从肝脏脂肪含量、脂肪肝炎症、脂肪肝纤维化3个方面出发,阐述磁共振(MRI)技术在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超声弹性指标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FIB-4)、球蛋白-血小板模型(GP)在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硬化患者82例(观察组), 同时选取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9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 均行肝脏超声弹性检查, 并计算患者的APRI、FIB-4、GP, 比较两组剪切波速度(SWV)、肝脏硬度值(LSM)、应变率比值(SR)、APRI、FIB-4、GP等差异, 同时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炎症程度患者间SWV、LSM、SR、APRI、FIB-4、GP等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肝脏超声弹性指标、APRI、FIB-4、GP预测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硬化的价值。结果观察组SWV、LSM、FIB-4和GP分别为(1.60±0.21)m/s、(13.98±1.82)kPa、(8.10±1.43)和(4.15±1.05), 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而SR和APRI分别为(5.04±0.98)和(2.4...  相似文献   

13.
正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酒精摄入过量而导致的肝脏疾病。当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肝细胞内乙醇脱氢酶、氧化氢体分解酶和肝微粒体乙醇氧化酶等三条途径氧化为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直接和间接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可占肝硬化患者的50%~70%。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根据肝  相似文献   

14.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进行性慢性炎症,与病毒性肝炎不同的是,这种肝脏慢性炎症不属于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本病的首要原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情况自身免疫性肝炎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如在美国占慢性肝病的10%~15%。目前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但可以确定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病原不明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自身免疫性  相似文献   

1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但勿过量饮酒时的临床综合征。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除可直接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细胞癌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可影响其他慢性肝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董晓伟 《工企医刊》2014,27(2):700-701
肝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引起腹腔内积液的临床症状。肝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引起肝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等。肝脏疾病一旦发展至肝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如不进行积极干预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临床上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近些年,自身免疫性肝病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在药物治疗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类型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式。很多专家学者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方面开展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些年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酒精性肝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MAI)、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和酒精性肝硬化(AC)。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十大常见死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害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后导致肝损害的第二大病因,在人群中已属多发病和常见病,对其研究日益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9.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ALD包括轻症酒精性肝病(MAI)、酒精性脂肪肝(AFL)、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和酒精性肝硬化(AC)。ALD是西方国家导致肝硬化的最主要病因,也是十大常见死因之一。近年来我国由酒精所致肝损害的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建华 《药物与人》2013,(10):30-31
除了胰腺之外,肝脏也是一个重要的糖调节器官。当各种原因导致肝脏病变时,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导致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我们把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我国是肝病大国,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超过2000千万,其中大约20%的慢性肝病患者合并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与普通2型糖尿病相比,"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我们临床医生应当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