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研究了聚1-三甲基硅基丙炔膜渗透汽化分离乙醇-水溶液传质的主要特点。发现膜对乙醇优先吸附、溶解,对水优先扩散。但因吸附液中水含量很低,总的结果表现为优先透醇。在313K,膜厚20~25μm,料液浓度10wt%时,α=18.5,J=0.969kg·m-2·h-1。透过膜的渗透液及其中的水和乙醇渗透汽化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8.87、31.30和27.66kJ/mol,并随料液浓度下降而增加。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该膜传递乙醇的经验关联式:Je=-5.564C2E0+13.34CE0-0.1573(kg·m-2·h-1),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液膜体系中胺类载体对乳酸的迁移行为。方法 采用氯化钾溶液为内水相,兰-113A为表面活性剂,液体石蜡为膜相添加剂,煤油为膜溶剂。正辛胺,二辛胺。三辛胺分别为载体的液膜体系,迁移外水相中的乳酸,分别考察了外水相pH值,膜相载体浓度,内水相反萃试剂浓度对乳酸迁移的影响。结果 试验结果发现,与正辛胺和三辛胺相比,二辛胺对乳酸具有较好的迁移行为,外水相的pH值,内水相KCl浓度,膜相载体浓度等影响乳酸的迁移。结论 在液膜体系中,二辛胺对乳酸有较好的迁移能力。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乳酸的提取率可以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了预测不同浸渍时间载体径向的浓度分布,以镍或铜在硅胶载体上的浸渍为例,提出了湿法浸渍过程的数学模型。根据不同的吸附动力学、浸渍液浓度、相对吸附量和浸渍液固比,该模型可有不同的数值解或解析解。测定了有效扩散素数、传质系数、吸附和脱附速率常数、平衡常数和饱和表面浓度。研究表明模型预计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液膜萃取锌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膜内水相及外水相的传质,油-水界面上萃取和反萃的络合反应速率以及液膜的破碎率。实验表明,在传质前期,本模型和渐进前沿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过程;在传质后期,本模型比渐进前沿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液膜萃取锌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膜内水相及外水相的传质,油-水界面上萃取和反萃的络合反应速率以及液膜的破碎率。实验表明,在传质前期,本模型和渐进前沿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过程;在传质后期,本模型比渐进前沿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地黄中梓醇在含乙醇水溶液中的纳滤分离机制。方法?基于溶解-扩散效应、电荷效应及分子筛分理论,考察乙醇浓度对膜通量、截留率、溶胀系数的影响,进而拟合不同乙醇浓度下的梓醇传质系数,分析梓醇的纳滤分离机制。结果?操作压力与膜通量存在线性关系,随着乙醇浓度升高膜通量出现衰减,膜溶胀系数绝对值升高,膜材质在乙醇的溶胀作用下引起孔径变小,梓醇截留率从50.14%升高至91.16%,传质系数从19.27×10-6?m/s下降至9.72×10-6?m/s。结论?乙醇引起膜面溶胀并改变梓醇与膜材质和溶液之间的作用力,强化了电荷排斥效应,提升截留率升高,初步解明了梓醇在乙醇水溶液环境中纳滤分离机制,为含有机溶剂的中药提取液常温化精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二氧六环一水混合物在PVA(聚乙烯酸)-PAN(聚丙烯腈)复合膜中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结果表明透过速率Q和分离系数α均随料液温度的提高而增大。α随料液中二氧六环浓度的提高而增大,Q的变化趋势相反.有代表性的数据是在90℃对95%的二氧六环水溶液,α可达1981,Q=73.8g/m2·h.在低浓度二氧六环溶液时扩散过程对选择性起主要作用。而高浓度时溶解选择性是主要的,随着分离温度的提高,扩散或溶解均提高了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的结构与表面形态。研究了该膜组成、料液浓度、温度等对乙醇-水溶液的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褐藻酸钠聚离子复合膜不仅对乙醇-水溶液,而且对许多水溶性有机溶剂与水的溶液都具有很高的渗透汽化脱水的选择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小分子醇为添加剂,研究了小分子醇对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磺酸(PFSA)共混超滤膜凝胶动力学、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PFSA铸膜液中添加乙醇时,其凝胶速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超滤膜通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添加相同浓度的4种小分子醇时,初始凝胶速率差别不大,20 s后添加乙醇的铸膜液的凝胶速率最大;添加小分子醇后超滤膜的水通量大小顺序为:异丙醇<甲醇<乙醇<正丁醇.SEM照片显示在铸膜液中添加5%乙醇所制备的共混超滤膜具有较为圆整的内腔结构与均匀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10.
用无毒性的絮凝剂fc-1与无机助凝剂fc-2对木瓜乳胶水溶液预处理,然后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超滤浓缩,实验结果表明,用絮凝法预处理时,当絮凝条件为fc-1和fc-2各为0.2g/L,pH为5.0 ̄5.5时,既解决了膜易污染的问题,又使木瓜酶得到了有效的纯化。在形成浓差极化-凝胶层的情况下,超滤速度随透出液体积和主体溶液浓度增大而减小,随料液错流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絮凝预处理有利于超滤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以兰113B-P204-煤油-H2SO4液膜体系从稀NiSO4溶液中分离回收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液膜法除Ni2+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讨论了膜相组成、酸度、乳水比、油内比、搅拌转速及试剂比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相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酸对过氧化氢的杀菌增效及稳定性增强作用,为复方过氧化氢消毒剂的研制提供资料。方法:测定含不同浓度乳酸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有效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证实乳酸对过氧化氢稳定性增强作用并找出适宜的配比关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为试验菌,比较单纯过氧化氢溶液和复方过氧化氢溶液的杀菌率,研究乳酸的杀菌增效作用。结果: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乳酸,过氧化氢有效浓度下降缓慢,且对细菌繁殖体及芽胞的杀灭率均增强。结论:乳酸可使过氧化氢溶液稳定性增强,并且有杀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闫薇臣  吴捷  林昌炎 《中国热带医学》2021,21(12):1193-1196
目的 评价4种染液[10%KOH溶液、20%KOH溶液+40%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乳酸酚棉蓝染液、荧光染液]在真菌镜检中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高诊断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1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的患者200例,将收集的标本每份均分成4份,同时用4种染液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对镜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收集的200例样本中,10%KOH溶液阳性86例,占43.0%;20%KOH溶液+40%DMSO混合液阳性92例,占46.0%;乳酸酚棉蓝染液阳性79例,占39.5%;荧光染液阳性132例,占66.0%。4种染液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染液的使用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拟诊中的真菌阳性率均高于其他3种染液。与真菌培养的结果比较,10%KOH溶液、20%KOH溶液+40%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乳酸酚棉蓝染液、荧光染液镜检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6%、60.0%、53.3%、86.7%,特异度分别为60.6%、58.1%、64.5%、4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5%、58.5%、62.0%、5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中,4种染液的曲线下面积(AUC)由高至低依次为荧光染液(0.633,P<0.05)、20%KOH溶液+40%DMSO(0.590,P>0.05)、乳酸酚棉蓝染液(0.589,P>0.05)、10%KOH溶液(0.581,P>0.05)。结论 与10%KOH溶液、20%KOH溶液+40%DMSO和乳酸酚棉蓝染液相比较,荧光染液的诊断效果在真菌镜检中的阳性率更高,荧光染色在浅部真菌感染快速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直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含氟人工唾液对选择性激光熔积技术(SLM)制作的钴铬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方法将具有相同成分的钻铬合金粉未和金属块,分别运用SLM技术(SLM组)和铸造工艺(对照组)制作试件,每组40个。分别在pH为5.0和2.5以及模拟口腔含氟0、0.05%、0.10%和0.20%的条件下,将试件置于Fusayam人工唾液中浸泡24h。采用极化曲线Tafel外延法求得两组试样的极化阻力Rp值,比较两组试件的耐腐蚀性。结果pH值为5.0时,在含氟0和0.05%的条件下,两组间R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含氟0.1%和0.2%的条件下,SLM组的Rp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当pH为2.5时,往含氟0、0.05%、0.10%和0.20%的条件下,SLM组的Rp值均品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化物能影响铺铬合金的耐腐蚀性能,SLM钴铬合会的耐腐蚀性优于铸造钻铬合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PCR-核酸试纸条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的方法。方法 利用煮沸法提取皮氏罗尔斯顿菌基因组DNA,以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为靶基因使用NCBI primer-BLAST 5.0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克隆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鉴定PCR产物;分别在引物的5’端标记FITC与Biotin;组装核酸试纸条,建立PCR-核酸试纸条的方法;优化反应体系中胶体金标记的链霉亲和素与抗体浓度的最佳工作量;并对试纸条进行反应原理验证及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评价;对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药用水检测出的7株皮氏罗尔斯顿菌进行实验并利用MEGA构建进化树,对污染溯源进行分析。结果 煮沸法提取基因组浓度较好,纯度1.8~2.0;PCR产物经克隆转化、测序比对,与GenBank已登记的皮氏罗尔斯顿菌16S rDNA相似度为100%;利用胶体金放大原理,每100 μL胶体金溶液中,加入3.5 μL链霉亲和素进行标记,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为2.0 mg/mL抗FITC抗体,质控线为1.2 mg/mL生物素化BSA,与阳性扩增产物结合产生红色条带;按照优化条件进行试纸条组装,每100 μL样品展开液中加入8 μL PCR产物,反应5 min后观察结果;核酸试纸条特异性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一致,仅有皮氏罗尔斯顿菌为阳性结果,不动杆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非脱羧勒克氏菌均为阴性结果;核酸试纸条灵敏度评价,将DNA浓度降至10-5 ng/μL时,试纸条检测线仍有条带,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灵敏度高1000倍;核酸试纸条稳定性评价,将试纸条在3、6、9、12月进行检测,稳定性较好。结论 建立PCR-核酸试纸条技术检测制药用水中皮氏罗尔斯顿菌,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本较低等优点,适用于制药企业对制药用水的日常检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TBP从盐酸溶液中萃取分离锡与锌,发现如用煤油作稀释剂,则萃取过程会出现第三相。选用MIBK或癸醇作调相剂来消除第三相。作者解释了当用MIBK作调相剂,盐酸浓度大于7mol/L时,又会出现第三相的原因。萃取的最佳条件为:25%TBP-10%MIBK(或癸醇)-65%煤油;室温;6mol/L HCl;负载有机相中的杂质离子Zn~(2+)用6mol/L HCl洗涤,一次洗涤率达95%左右;负载有机相中的锡用0.24mol/L HCl反萃。实验比较了TBP萃取Sn~(4+)与Sn~(2+)的性能,解释了Sn~(4+)比Sn~(2+)略易萃取的原因。由于Sn~(4+),Zn~(2+)的竞争萃取,D_(Zn~(2+))随初始水相中[Sn~(4+)]的增加而减小,但当[Sn~(2+)]小于18g/L时,D_(Zn~(2+))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脏器损害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判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3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入院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治疗6 h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分组方法:①按新生儿娩出后1 min Apgar评分分组,0~3分为重度窒息组,4~7分为轻度窒息组,比较2组动脉血乳酸初始水平和治疗6 h后水平;②按治疗6 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的高低,分为乳酸高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乳酸低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观察2组患儿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发生多脏器损伤的不良预后情况,分析评价早期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结果 动脉血乳酸初始浓度、治疗6 h后浓度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高清除率组中发生多脏器损伤26例,未发生65例,发生率为28.6%;乳酸低清除率组中发生多脏器损伤29例,未发生14例,发生率为67.4%;2组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3,P<0.001)。 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与窒息程度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反映出窒息新生儿的窒息程度越严重。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在新生儿窒息发生多脏器损害的预后评估中有着重要意义,早期(6 h)乳酸清除率越高,发生多脏器损害的可能性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腹膜透析液,本实验观测了多种渗透性溶质对培养的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人腹膜间皮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增殖率以^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摄取量表示,细胞膜损伤通过测定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反映。渗透性溶质包括晶体溶质(葡萄糖、棉子糖、山梨醇、蔗糖、甘露三糖、甘油、必需氨基酸混合物)和胶体溶质(葡聚糖-70、麦芽糊捕、羟乙基淀粉-20)。结果 所有的渗透性溶质都以浓度(或渗透压)依赖方式抑制细胞的增殖。晶体溶质的抑制作用大于胶体溶质。大部分高浓度的晶体溶质对细胞膜有损伤作用,但高浓度的胶体溶质对细胞的损伤并不明显。结论 多种渗透性溶质对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影响,胶体溶质毒性作用小。体外腹膜间皮细胞培养可为探索新的腹膜透析液提供一种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蛋白定性最适用的石炭酸浓度。方法配制5%、8%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溶液,与71例病人脑脊液标本进行潘氏试验,配制不同浓度的总蛋白和球蛋白标准液,与不同浓度的石炭酸进行蛋白定性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石炭酸对脑脊液蛋白定性的影响。结果同一级别的潘氏试验结果,5%浓度的石炭酸对应脑脊液总蛋白含量高于8%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5%和6%浓度的石炭酸与各种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液定性均为阴性(-),8%、饱和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与各种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液均出现极弱阳性(±)以上结果,过饱和浓度石炭酸结果阳性值较前两者强;5%浓度石炭酸与低浓度(≤1200mg/L)球蛋白标准液定性结果均为阴性(-),7%、8%和10%浓度的石炭酸与球蛋白标准液蛋白定性较一致,均在1200mg/L时出现阳性(+)结果,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在150mg/L时出现极弱阳性(±)结果。结论不同浓度的石炭酸潘氏试验有显著差异,8%以上浓度的石炭酸潘氏试验较灵敏,以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灵敏度最高,最适合脑脊液潘氏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