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清铁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血清铁穴Fe雪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试剂盒分别检测了4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4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Fe及胆固醇穴Ch雪、甘油三酯穴TG雪,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患者的血清Fe及Ch、TG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对照组,血清Fe含量与Ch和TG及血压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Fe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合并高血脂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种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方法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正常人群与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铁、铬、锌、铜的含量。结果患高血压组血清中Fe、Zn的含量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Cu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患糖尿病组血清Cu的含量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Fe、Cr、Zn的含量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四种微量元素与高血压和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尿酸酶法分别测定1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及88例非老年血压正常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组血清尿酸的含量明显高于老年对照组;而老年对照组的血清尿酸含量明显高于非老年血压正常组.结论血尿酸的异常增高是老年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血尿酸的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3月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 7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水平与血清钠、钙的关系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血压水平分为两组 :高血压组 34例 ,男 2 2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6 5岁 ;临界高血压组 37例 ,男 2 4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5 5岁。随机从住院中抽出 34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 ,其中男 2 0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5 1岁。均符合内科学高血压分期诊断标准 ,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1.2 方法 :对全部观察对象在入院当日晨采静脉血 ,应用DSI90 5型电解质分析仪进行血清钠、游离钙、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BPV)及血清胱抑素C ( 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老年原发性高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及治疗组32例,治疗组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作为对照。用药后第2周末做动态血压监测及检测血清胱抑素C的含量,观察BPV及其对早期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血清Cys-C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4h血压变异性与血清Cys-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肾脏损害密切相关。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同时降低血清Cys-C水平,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ARC)不同分期患者血清微量元素与抗氧化酶含量变化,探讨微量元素与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ARC初发期患者32例( IS组)、ARC膨胀期患者29例( IMS组)、ARC成熟期患者21例(MS组)和健康者26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锌(Zn)、铁(Fe)、钙(C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钠钾ATP酶(Na+,K+-ATPase)的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和IS组比较,IMS组和MS组ARC患者血清Zn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05)。此外,IMS组和MS组血清Fe含量和Na+,K+-ATPase酶活性较对照组也均显著下降( P <0.05),血清Ca含量较对照组也均明显升高( P <0.05)。与IS组比较,MS组血清Fe含量和Na+,K+-ATPase酶活性均显著下降( P <0.05)。结论 ARC不同分期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发生改变,其改变程度随晶状体混浊度加剧而逐渐加重,提示ARC患者应尽早采取营养监测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液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浓度,主要靶器官内皮素受体A(ETRA)、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以及四逆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性高血压组和四逆汤治疗组,每组8只。根据双肾动脉夹闭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应用RBF-2型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脑、肾组织ETRA和NOS的表达。结果:①四逆汤治疗组大鼠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动物血压与血清NO水平成反比。③各靶器官ETRA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逆汤治疗组在肾和心均显著低于肾性高血压组。④肾和脑iNOS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逆汤治疗组明显低于肾性高血压组。心脏eNOS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结论: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心、脑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和血液内的有效浓度,发挥其血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非洛地平时不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按照胆红素水平将16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即低胆红素组94例,高胆红素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前后血清胆红素与血压变化规律。结果服用非洛地平后血压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高胆红素组血压下降更显著。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高,钙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降压作用更平稳迅速。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铜(Cu)、锌(Zn)和铁(Fe)的关系.方法 30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被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10例.并选取同时在医院行扁桃体摘除术的10例患者为对照组,4组均行一般检查、多导睡眠监测(PSG)监测,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Cu、Zn和Fe的含量,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 OSAHS各组夜间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值、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轻度组血清Cu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Cu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各组血清Zn、Fe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SAHS组血清Cu含量和AHI值呈负相关,Zn、Fe含量和AHI值无相关性;OSAHS组血清Cu含量和LSaO2值呈正相关,Zn、Fe含量和LSaO2值无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在体内Cu缺乏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Cu元素,降低因OSAHS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32例(其中伴冠心病者60例)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此外测量身高、体质量及血压。结果三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伴与不伴冠心病组患者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伴与不伴冠心病组患者血脂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与不伴冠心病组患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与不伴冠心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伴冠心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不伴冠心病组(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高血压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46例口干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铜,铁,锌的含量,结果表明,口干组血清铁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锌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铜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补充铁剂将缓解口干症状。  相似文献   

12.
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对临界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78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针对性非药物治疗和护理,并每周进行随访指导、记录血压水平,测血压1次/周;对照组每周测血压一次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压显著下降,对照组血压略有上升,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非药物治疗和护理达到了稳步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与血清SOD、MDA、CAT、GSH-PX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与血清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90例不同血压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1级、2级、3级3组,每组30例)与10例非高血压对照组血清MDA、SOD、CAT、GSH-PX的水平。结果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病患者MDA随着血压升高而升高(P<0.01),而高血压病组患者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降低(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MDA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升高,而血清SOD、CAT、GSHPX活性水平随着血压升高而显著降低,且与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LVH组40例,高血压无LVH组60例,对照组正常血压者50例。予动态血压监测仪24 h连续记录,统计各时间段血压均值及血压变异性。结果高血压LVH组与高血压无LVH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24h各时间段的血压均值和血压变异性的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P<0.01)。高血压无LVH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压均值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血压变异性比较,除白昼收缩压变异性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动态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LVH密切相关。故高血压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减少LVH及各种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浓度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炎性因子浓度与血压的关系,揭示炎症因子在高血压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治疗组200例,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通过PSG明确诊断OSAHS的患者,对照组30例,肝肾功能无明硅异常,排除OSAHS的单纯鼾症者。两组问性别、年龄和种族等相匹配。血清标本于PSG结束后取得,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干扰素-1,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C-反应蛋白(CRP)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中炎性因子浓度与血压成正相关。结论炎性因子可能参与了OSAHS并发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降低OSAHS炎症因子的治疗有助于血压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运动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血压人群的运动血压与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对82例正常血压者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进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检测,然后行活动平板试验,于运动前、达亚极量负荷后即刻及休息6min时测定血压。根据运动高血压的定义将受试对象分为运动高血压组(42例)和运动血压正常组(40例)。比较两组运动血压变化及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运动血压正常组相比,运动高血压组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在运动高血压组和运动血压正常组均升高,运动高血压组升高更显著(P<0.01);舒张压在运动高血压组亦升高(P<0.05),而运动血压正常组无明显变化甚至降低。运动后6min血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高血压组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较运动血压正常组显著减低(P<0.05)。运动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增幅与FMD%呈显著负相关(r=-0.806,P<0.05)。结论运动高血压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8例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和Ⅱ期病人,按照血压昼夜变化分为杓型组。比较两组病人24小时动态血压及尿微量蛋白、空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结果:非杓型组左心室重量和平均24小时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睡眠时最低舒张压,与杓型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结论 非杓型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靶器官损害程度较杓型组病人更为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86例正常血压患者的血β2—MG浓度。β2—MG≥3.55μg/ml为增高。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血压患者的血β2—MG浓度有显著差别。高血压组中血β2—MG增高36例(40%)和正常血压组有显著差别。结论 血β2—MG浓度增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E升高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来我院进行妊娠的妇女一共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孕妇怀孕期间检测所有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根据患者的血压值的情况,把患者分为临界高血压状态组7例,轻度高血压组患者11例,中度高血压患者3例,同时将同样在怀孕期但是没有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正常孕妇选择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孕妇进行定期产检的当中对妇女进行血清维生素E,并观察妇女在怀孕期间的血压变化的情况,评价孕妇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进行前瞻性研究,追踪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将三组研究对象的血压、肝肾功能以计数的形式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与VE的相关性线性分析。结果:在进行检查的2000名妇女当中,发现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有21例,发病率为1.05%。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妊娠期的孕妇较正常生理状态的妇女来说,血清维生素E升高都有升高的状态,但是样在怀孕期但是没有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正常孕妇,血清维生素E的值在略微升高的状态,但是还是在正常值分为之内,而出现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妇女的血清维生素E的值都要高于正常水平,同时患者妊娠期高血压越严重,患者的血清维生素E的值越高。讨论:维生素E升高可能间接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而且维生素E升高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呈正性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周宁  汪建华 《江苏医药》1994,20(6):326-327
本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了9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含量,探讨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病毒性肝炎发病中作用以及TNF同血清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25例为健康献血员。病毒性肝炎组:96例(男65例,女31例,年龄12~72岁),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