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写作教学不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还是评价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方法,但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相对滞后,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习作质量较低.有的学生拿到写作材料后,脑子一片空白;也有学生拿到材料后,提笔就写,写好后也不检查,马上就交;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语句不通顺,不像一篇英语作文.主要原因一是学生词汇缺乏,无材料可写,句型误用、语法不通,信息不全、条理紊乱;二是老师在写作课上依然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和"纠错者",他们下发很多写作材料给学生,但没有给予学生正确的写法指导,导致很多学生不注重思路的酝酿,提笔就写,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所以尽管学生写了很多作文,但依然存在词汇贫乏、搭配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冯业芹 《考试周刊》2011,(83):63-64
江苏语文高考卷作文七十分,所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得高分则语文得高分。所以现在不少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甚至要求每天写一篇。要写好作文多读多写固然很重要,但总是机械性训练,会使学生厌恶写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想学生写好作文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都很重视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一篇文章,对文章的构思、写作技巧、写作形式做了大量的讲解,但学生往往一动笔却还是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老师没有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头脑中没有浮现出写作的形象和内容,因此感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相似文献   

4.
胡玲霞 《作文》2023,(44):57-58
<正>一、为什么要研究作文教学模式文无定法,教也无定法,研究“作文教学模式”,似乎有悖于教育规律,其实不然,原因如下:从教学现状看。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作文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多数老师既不知道教什么,更不知道怎么教,很少系统地上过作文指导课。很多学生面对写作题目,既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写作兴趣,写作水平难以提高。也有部分学校以考代写,以分代评,学生写作更没有积极性。作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游离于教与学的边缘——教师感觉教写作与不教一个样,学生感觉学写作与不学一个样。如何上好作文指导课,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前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提出的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即"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指导学生怎么写".当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所做的讲评是写作后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指导.作前的过度指导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作后的讲评就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就问题,再诊断,开药方治病.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了"作后讲评"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老师们都深感学生作文内容苍白、肤浅,学生也视作文为畏途,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困境.问题在哪里呢?笔者在大量调查中发现,老师们的作文课,一般是先确定教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或写作技巧,再去选择让学生写什么内容。我们认为,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固然重要,但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内容的开发上,要使作文教学走出死胡同,就必须着重研究让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花大气力去开掘学生作文的“活水”。这个活水,就是把作文教学放到社会生活的大天地中去,指导学生向绚丽多采的现实生活去获取写作的源泉,引导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作文指导实践常常面临两种困境:一是学生有东西写不出,二是没有东西硬要写,以致学生害怕作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的大多数作文教学关注的仅仅是写作活动结果,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老师和考试,语文教师也多只是按考试的标准对学生作文进行评判、批改。作文之前对审题、立意作些指导,而后便让学生写作,似乎成了教师固定不变的作文教学程式。整个  相似文献   

8.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日记,也谈了写日记是作文的基础,但学生没有这份认识,一到动笔写时,就很茫然,写什么呀?老师说:写什么都行。老师这什么都行,其实自己心中也没谱。于是学生每天都写一些鸡毛蒜皮的流水账。老师一看,说:怎么写成了流水账?一点味道、意义都没有,这不行。那怎么办呢?这时老师说:比如写写学校、家庭、老师、同学等等。虽然作了点拨提示,但这点微亮的火星,点燃不了学生写作的激情,更不能照亮学生写作前行的路。再写日记,只是带着无奈,硬着头皮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教学中,最让教师头疼的就是作文教学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明明花了很多心思到作文教学中,可就是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老师的努力是单方面的,很多学生并不"买账"。为什么?因为学生没有写作的兴趣和写作动力,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指导,也就是说老师的指导没能很好地作用于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让学生恐惧,让老师困惑的一大难题,而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问题更是薄弱。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也许是找不到写作素材,也许是语言贫乏,也许是缺乏兴趣……学生写不好的原因很多。但我想说的是,教者、指导学生写作的老师也是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教师在作文教学课堂中,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淀生活素材,辅以写作方法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 ,我们面向“大语文”目标 ,从初一年级起在部分班级中进行了开放式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十分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大胆地“放开”、“搞活” ,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内需” ,努力促使学生作文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适度放开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 ,是“缘情”“言志”之物 ,真实的写作应该“我手写我口”(黄遵宪语 ) ,而不是无病呻吟 ,为作文而作文 ,为考试而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固然少不了老师的指导和必要训练 ,但更重…  相似文献   

12.
张宝凤 《学子》2013,(6):54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是谈"文"色变,厌恶写作。老师也爱莫能助,因为老师讲解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但不能带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学生因为生活阅历浅,知识面不广,而写不出内容,且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与自觉练笔的时间和习惯。因此,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有人随机抽取了456名四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方面的问卷调查,"不喜欢的"占77.8%.初看很惊讶,细想想也很正常.有多少学生喜欢作文呢?有多少老师喜欢写或者习惯于写作文呢?作文教学本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愿望,在老师的指导、激励下,全班同学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本次作文练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4.
<正>写作教学情况较为复杂,有的写作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写作知识上,也有的课主要是作文范文的阅读分析,或是有写但却停留于浅层次思考与表达。写作课上学生没有写,教师没有在学生写时给予指导提升,学生自然就不会写。叶圣陶提出:"写作系技能……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写作教学即是组织指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在写的深度实践中体验并生成写作技能。本文以写作公开课"写好记叙文中的‘转’"为例,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阐释真实情境下深度写作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我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教学法,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结果模式统一,内容统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接着用“多写多练”方法,虽然解放了学生思想,对学生练笔有些好处,但字数上千,废话连篇,仍达不到写作教学的理想效果。近几年来,我以下水作文为突破口,探索提高作文教学的规律,真是受益匪浅。具体做法有如下五点:  相似文献   

16.
毛新普 《学周刊C版》2010,(5):103-103
谈起作文教学,许多语文教师都感到头疼。作文指导课上,老师讲的是唾沫纷飞、口干舌燥;写作时学生却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更是内容空泛,语句不通。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化难为易、收效明显的作文指导之路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既动口又动手,经常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下水文”,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困惑.很多语文老师一谈起作文教学都认为是老大难问题,觉得指导学生作文无从下手,久而久之,有些教师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边角料,于是教师盲目地教,学生被动地写,仅限于完成教学要求而应付写作.  相似文献   

18.
作前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写作前提出的命题、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指导即"指导学生写什么"和"指导学生怎么写"。当学生的作文批改完之后所做的讲评是写作后的指导,笔者认为这是更重要的指导。作前的过度指导很容易成为学生作文的束缚,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作后的讲评就如管建刚老师所说: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的准。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就问题,再诊断,开药方治病。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了"作后讲评"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邵永庆 《学子》2016,(6):68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惧怕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写的文章不真实,没有真情实感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写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一、自由写作激发兴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他们不会写,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以及如何写,更没有写作兴趣。但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