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住宅建筑自然通风可以利用自然风的风压让室内的空气产生流动,让室内的热环境得到有效调控。自然通风比空调更具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势,是需要在城市中推广的通风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节能环保已经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自然通风则满足这一设计理念,因此,应该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使用。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如何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室内环境和空气质量,达到调控热环境的目的,这是建筑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鑫  苏亚欣 《建筑节能》2007,35(9):9-12,18
自然通风是指利用空气的温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在建筑中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技术,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室内生态环境.主要介绍了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方式,以及影响自然通风的相关因素和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3.
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然通风是改善室内热环境和空气品质的主要手段,热压、风压是通风形成的基本条件,合理组织自然通风能够节约建筑耗能,通过分析建筑室内通风组织的措施,为建筑师提供一定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4.
住宅非空调工况下的自然通风对室内热湿环境质量有显著影响。结合重庆地区近五年夏季逐时气象参数和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分析重庆地区居住建筑夏季自然通风的可利用率。并以该地区某一住宅为对象,测试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的不同天气过程的室内外热湿环境参数,采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和预计适应性不满意者的百分数(APPD),在分析门窗开关和房间朝向对热舒适影响基础上,提出重庆地区住宅夏季自然通风运行策略。研究结论可为该地区居住建筑的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于住宅建筑来说,自然通风节能设计是其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重要性,探讨了充分运用风压、热压以及机械方式做好自然通风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住宅自然通风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6.
徐伟 《住宅科技》1996,(11):5-9
为了改善我国长江流域居民的居住条件,对被动利用太阳能改善非采暖住宅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住宅室内热环境预测和评价软件,对各种被动利用太阳能的建筑热工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研完了各种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长江流域冬暖夏凉节能住宅优化设计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烟囱是一种利用热压效应强化自然通风的被动式技术,可改善室内热环境。文章对一低能耗建筑进行EnergyPlus动态能耗模拟,量化评估了中国不同气候区的七个城市中住宅建筑应用太阳能烟囱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应用太阳能烟囱后可以大大降低机械通风能耗,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冷热能耗。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建筑中自然通风的原理,指出形成自然通风的三种方式为风压作用、热压作用和风压热压混合作用,分析了自然通风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以福斯特设计的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学校为例说明了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及其热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居住建筑普遍缺乏有效的遮阳隔热措施,仅22.1%的居民对热环境感到满意,居民普遍期待改善室内温度。通过对26~30℃条件下、29℃及30℃辅助机械通风条件下的环境进行热感觉投票实验,结果表明,当室内温度在28℃以下时,开启门窗进行自然通风可达到热舒适要求;室内温度在29~30℃时,利用电风扇可达到热舒适要求。农村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改善重点在于采用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遮阳及隔热措施,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相似文献   

11.
史岩  樊莹 《建筑知识》2014,(8):49-49
自然通风是无动力的空调方式,是廉价的节能技术。自然通风是指利用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者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自然通风不仅能有效的减低室温还能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极大地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本论文论述了豫中风环境对其合院式民居的影响,以荥阳秦氏旧宅为例来探讨自然通风对合院式民居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沙地区中庭自然通风建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实地调查了长沙3处中庭建筑,并根据风压与热压原理,对其实际通风与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长沙等北亚热带城市,只要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正确运用控制策略,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通风。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个简化的中庭建筑模型,利用Airpak软件模拟单独风压作用和耦合热压风压作用两种状况下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然后分别改变窗口位置和增加室内热源强度,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统计建筑内各房间空气换气次数,分析这几种因素对室内自然通风的影响,研究表明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时,对迎风面房间起促进作用,对背风面房间产生抑制作用,通风开口位置和室内热源强度是影响室内气流流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茂名地区地处于夏热冬暖地带,在利用自然通风对改善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上有着重要作用一文章通过对住宅建筑的体量、栋间、地形、绿化及门窗部品等设计时,充分渗入了自然通风要素作了分析:既达到了建筑节能的要求,也提高了室内的通风质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CFD模拟,研究风扇对上海村镇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与节能潜力、居民对夏季自然通风与风扇结合的接受度及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利用风扇可以提高上海村镇居住建筑室内风速、降低室内温升并改善室内热场分布,结合自然通风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空调进行降温。当室外温度超过29.8℃时,风扇和自然通风将无法保证室内人员舒适度,建议开启空调进行降温;风扇在空调开闭情况下较单用空调制冷可分别节能13.5%~14.5%和93%~94%。  相似文献   

16.
对昌都室外气象条件和当地典型新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实地测试研究,以期分析掌握不同建筑设计变化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效果.为昌都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根据测得数据得出,充沛的太阳辐射与严寒的冬季,适宜利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改善室内热环境.集热墙在昌都地区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较好的保温构造也可有效地改善室内温度.通过设计能较有效提高室内热环境,减少采暖度日数,进而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居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自然通风是节能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项技术手段。根据自然通风的实现原理不同可分为:利用风压实现的自然通风、利用热压实现的自然通风、风压与热压相结合的自然通风以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几种形式,着重从自然通风的实现方法着手,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原理,并对双层维护结构和高层建筑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体育馆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进行优化模拟和设计,通过采用适宜的通风技术措施,明显地改善了室内热舒适环境,提升了室内空气品质,达到了国家绿色健康建筑对室内自然通风的相关要求。本研究对体育馆建筑设计和室内自然通风的模拟优化起到良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杭州地处夏热冬冷地区,夏天热、冬天冷,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不佳.故以杭州地区居住建筑设计状况为背景,调查了杭州市区城市居民近几年的用电量情况,对该市居住建筑的能耗现状做出了大致评价,以此作为推广住宅节能措施和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通风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减少建筑能耗,并能保证一定的热舒适性。理论分析了自然通风热压作用下某大学建于20世纪30年代大礼堂的通风量、通风路径和人体热舒适性情况。结果表明,热压作用下的中和面高度变化较小,气流流向稳定,在非极端气候下,通风量大,室内的热舒适性及空气品质良好。一些经典建筑的设计理念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依然能够为现代节能建筑所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