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莲花水电站引水系统进水口后边坡山高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文章介绍了采用扇形孔爆破施工技术,利用2号引水隧洞进口方向前期已开挖的施工导洞,采用此项技术进行2号进水口的高边坡开挖,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引水系统土石方开挖实施中的控制爆破技术与施工方法,并重点介绍了进水口高边坡、调压井等工程项目的安全支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徐村水电站工程建设中遇到复杂地质条件下泄洪洞施工、溢洪道高边坡和进水口洞脸岩石边坡稳定等问题。介绍了泄洪(导流)洞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及引水隧洞洞脸的开挖和溢洪道边坡开挖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施工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边坡。边坡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上游与倾倒蠕变岩体自然边坡连成一体,坡脚布置有9条开挖大直径引水隧洞,其下与导流洞进口开挖区连成一片,形成轮廓复杂的高边坡。蠕变岩体边坡与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其稳定处理措施是龙滩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边坡施工已经完成,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缅甸水电站引水隧洞进水口开挖由进水口边坡土方开挖、石方开挖、进水口边坡截、排水沟组成。开挖过程中,进水口渐变段发生冒顶、塌方,根据塌方和边坡变形情况及确定的开挖施工方案,塌方区段施工作了相应技术调整,确保了工程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6.
高边坡开挖是水利建设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高边坡开挖的技术质量控制对整个水利建设项目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章以涔天河扩建工程中右岸洞群进水口高边坡开挖质量控制情况为例,通过组织爆破试验,优化爆破参数,振动监测以及对现场支护顺序的调整来阐述如何提高高边坡开挖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7.
邱超喜 《红水河》2006,25(4):162-164
针对百色水利枢纽引水隧洞进水口洞脸开挖地质条件差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开挖施工方案,洞脸开挖时预留岩埂体进行二期开挖,4条隧洞采取错开施工,洞脸开挖的同时,对引水隧洞合理地进行开挖进洞,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施工措施,实现了洞脸垂直边坡开挖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龙滩水电站地下厂房进水口高边坡开挖坡高达435m,坡面面积达27万m^2,为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高边坡。为了确保进水口坝段的稳定,必须保持边坡岩体有足够的稳定性,通过采取边坡轮廓设计,防渗、排水设计,加固支护设计及施工控制等一系列措施,确保边坡稳定。文章简要论述了边坡设计的原则、标准、高边坡轮廓设计、防渗排水系统、加固支护措施、施工控制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龙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是典型的反倾向层状结构岩质边坡。边坡最大组合坡高达420m,上游与倾倒蠕变岩体自然边坡连成一体,坡脚布置有9条大直径引水隧洞,其下与导流洞进口开挖区连成一片,形成轮廓复杂的高边坡。蠕变岩体边坡与进水口开挖边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站的顺利建设和安全运行,其稳定处理措施是龙滩工程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边坡综合治理措施。目前边坡施工已经完成,监测资料表明,边坡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吉林台一级水电站联合进水口高边坡高105m,针对本工程工程量大、工作面狭窄,开挖与支护上下重叠和交叉施工干扰大,高边坡安全控制难度大,工期矛盾突出等特点,在文中对施工布置、主要施工方法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高边坡施工的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介绍预裂爆破技术在三板溪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开挖中的应用,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作了相应分析,提出了提高爆破效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滩水电站引水隧洞结构特征和地质条件具有典型意义,平洞段、上下弯段开挖分别从进水口和尾水同时进行,竖井段开挖采用天井钻打导向孔再反向扩挖成洞方案,多道工序交叉作业,测量、布孔、钻爆、除尘、支护等采用专用设备和合理施工组织形式,满足技术及合同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与支护是三峡工程的几大关键施工技术难题之一。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的条件下,三峡船闸高边坡开挖与锚固这一施工技术难题,已得到较为成功的解决。对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愿意作这样一个展望:可探讨混装炸药车装药技术在高边坡开挖爆破中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提高劳动效率;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数字虚拟化,并将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信息及时反馈,使在开挖过程中的边坡岩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变形及其控制等可视化。  相似文献   

14.
索风营水电站发电引水系统采用单元引水和出水的布置方式,由岸塔式进水口、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尾水洞等建筑物组成。在发电引水系统设计中,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枢纽总布置对其进行精心布置使其洞室群布置紧凑,施工中设计采用了合理的施工程序,并应用新奥法原理加强一次支护,保证了洞室群的围岩稳定。现引水系统洞室群开挖已基本完成,原型监测表明岩体的变位不大,围岩处于稳定状态,说明引水系统地下洞室群的设计布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爆破设计、施工等方面介绍了引黄联接段3^#减压阀室高边坡一次性爆破开挖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引水系统进水口经过进水口位置、形式、引水洞线方案布置比较及其前沿高边坡的稳定分析,最终选用侧向漏斗式进水口形式,成功地解决了高边坡可能不稳定导致进水口堵塞等问题,避开了断层对引水隧洞高压岔管部位的影响,且洞线布置更为平直、顺畅,水头损失更小。  相似文献   

17.
修编初设审定的进水口布置存在124m高边坡问题,通过动态分析优选出进水口轴线方位和进洞点。使高边坡问题得到解决,进水口优化是在施工围堰已经形成后进行的,为满足地质,施工,导流和运行要求,对进口结构型式进行优化。经水工模型试验和1994年导流实践证明。优化后的进水口布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拉西瓦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在拱坝右岸山体内,原1、2号进水口为低位进水口,原定1、2号机组先发电。但由于地形、地质条件不利,进水口边坡施工比预计的难度大,开挖及支护工程严重滞后,影响了右坝肩开挖关键工期的实现;1、2号引水压力钢管也只能最后安装,影响初期发电的时间。优化设计中调整了机组发电次序,6、5号机先发电,优化了进水口的布置,使右岸坝肩槽开挖工程提前20d完工;解决了原方案压力钢管的安装顺序与发电次序完全相反的矛盾,使引水系统工程完工时间缩短约6个月,对确保初期发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叶明  胡忠英 《四川水力发电》2007,26(1):116-119,126
施工局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胆创新,同时针对导流洞工程的特点,先后开展了溪洛渡水电站特大断面导流洞中下层开挖、导流洞混凝土衬砌施工、闸室竖井开挖快速施工技术、电站进水口高边坡开挖与支护的科研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溪洛渡水电站拱肩槽及进水口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溪洛渡水电站的拱肩槽开挖高边坡最高约250 m, 进 水口开挖高边坡最高约160 m,其稳定性是复杂的空间问题。通过对拱肩槽及进水口边坡的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区域模拟计算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在拟订的开挖坡比条件下整体 均处于稳定状态。边坡局部稳定性分析表明: 拱肩槽、进水口边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稳定 性块体,对边坡开挖施工和后期工程运行存在不同程度威胁。针对研究中发现的上述问题提 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