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微碱性循环处理技术的开发原理,该方法具有独特的树脂配比和床层结构,使得发电机冷却水通过离子交换后含有微量的氢氧化钠,各项水质指标大大优于电力行业标准DL/T801—2002,有效地防止了发电机定子铜线棒的腐蚀。介绍了该技术在新余发电厂200MW机组和井冈山华能发电厂300MW机组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般动态矩阵控制算法不能直接用于不稳定对象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设计方法。该方法先设计由内环控制器构成的反馈环节来稳定对象,再对稳定后的对象进行动态矩阵控制设计。采用现代频域法中的传递函数互质分解法设计内环控制器,并对设计的内环控制器进行抗扰性能和鲁棒性能的H2优化,优化后的内环控制器可独立地调节系统的抗扰性,也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鲁棒性。通过Matlab仿真实验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明显改善系统的鲁棒性和抗扰性。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1、2号机组为2台200MW国产机组,其中1号机组自2001年12月投产发电,其发电机系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SN—200—2型水氢氢冷却发电机。为了密封发电机内的氢气,机组设置了密封油系统,采用双流环式密封瓦密封,在正常运行时可有效地密封发电机内的氢气及防止密封油进入发电机内。对#1发电机氢气纯度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发现1#发电机氢气纯度合格率低的主要症结是空氢侧密封油交换频繁,占统计氢气纯度不合格的66.7%。  相似文献   

4.
对于不锈钢管道、容器等保温包覆层较厚的情况(提离距离超过50 mm),从拓扑学角度分析信号特征,提出基于持续同调特征条形码的不锈钢板脉冲涡流大提离测量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待测板厚大于18 mm的情况下,该方法对60~140 mm提离距离测量的相对误差为±6.00%.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多数电厂为减缓发电机铜线棒的腐蚀,采用添加铜缓蚀剂、频繁换水或小混床处理作为发电机内冷却水的调节方式,但水质状况不佳,线棒腐蚀严重,水质各项指标难以满足最新电力行业标准DL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发电机内冷水净化处理技术的原理,内冷水通过微碱性处理后含有微量的氢氧化钠,良好的水质使得铜处于自钝化状态,有效地防止了发电机线棒的腐蚀。最后介绍该技术在安阳电厂300MW机组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于水冷发电机运行机组,可以通过发电机冷却水水处理的监督来掌握发电机运行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能早期排查隐患,保证发电机机组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发电机定冷水水质与发电机的对地绝缘性能和铜线棒的腐蚀速率密切相关,定冷水处理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安全。随着《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1—2010)》在2011年5月发布和执行,对大型机组发电机定冷水系统非密闭运行时的定冷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 H 8.0~9.0,电导率0.4~2.0μS/cm(25℃),铜离子浓度低于20μg/L。采用小分床处理工艺SZSY-3发电机定冷水处理装置,能满足大型机组定冷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索拉机组120VDC电源柜、机组控制柜、后备泵在失去厂用电和充电机整流器故障的情况下,依靠直流蓄电池对其供电,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和后备系统启动后的机组的正常润滑,以及发电机出口断路器在厂用电失去后的操作电源。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某厂660 MW机组发电机线棒超温的原因和化学清洗预膜剂在定子线棒内表面保护膜的形成状况;利用发电机热水流试验对该发电机进行了堵塞状况检查,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堵塞物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清洗预膜后的定子线棒样品进行了面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和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发电机的热水流试验得到线棒温降曲线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线棒的实际堵塞状况,而且通过化学清洗前后的两次试验能对清洗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对堵塞物的成分分析能为化学清洗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指导,利用2-巯基苯并噻唑作为主要预膜剂的复合预膜液能在空心导线内表面上形成均匀、连续的由C、O、S组成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0.
张富峰  张声强 《广东化工》2013,(14):188-189,164
针对国内大部分600 MW火力发电机组发电机内冷水存在pH偏低的情况,结合我厂运行经验,介绍了分床处理技术改善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的基本原理及该技术在我厂4号机组成功应用经验,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pH,对抑制发电机铜线的腐蚀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大力推广热能综合利用的节能措施,我厂增设了一台背压式汽轮发电机。该机组正式运转后,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该机组系按热负荷方式运行,即随着背压排汽用量的多少,决定发电的多少。在试运期间,该机并入6kv电网后,工艺用汽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挂帮矿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湖北某铁矿挂帮矿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露天矿边坡在不同挂帮矿倾角条件下,采空区和边坡的失稳、岩移过程,分析采空区和边坡的失稳模式及范围。结果表明:不同矿体倾角条件下,露天边坡岩体受挂帮矿回采顺序影响,其失稳范围呈阶梯式增长;采空区失稳模式以顶板岩层层间拉裂为主,随着挂帮矿开采深度的延伸,露天边坡失稳模式由拉裂-崩塌逐渐演变为倾倒-崩塌;第三分段挂帮矿开采后,当挂帮矿倾角β45°时,采空区体积小于松散岩体体积;当挂帮矿倾角β≥45°时,采空区体积大于松散岩体体积。  相似文献   

13.
《清洗世界》2021,37(7)
东南沿海某在建机组发电机定子在厂内储存期间发生了定子线圈对地绝缘值降低的情况。本文对发电机厂家设计的保养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日常维护工作量大以及湿度计无法有效识别干燥剂的失效情况是该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该电厂物资短缺、设备维护人员不足的情况,开发出了一套发电机定子自动充氮保养系统,自动充氮保养系统投运后41h,氮气纯度可达到98.8%,发电机定子内氮气纯度可长期保持稳定,且相对湿度可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定子线圈对地绝缘已符合电厂要求。  相似文献   

14.
海勃湾发电厂3号机组是东方电机厂生产的QFSN—200—2型汽轮发电机组,投产于2003年。2008年3月22日至5月10日进行了第一次大修,同时对机组进行了增容改造。电气方面只对发电机和主变进行增容,其它电气设备包括高厂变、励磁变和励磁系统均满足机组增容后要求。利用发电机和主变自身的设计裕度,在保持基本结构不做重大变更的前提下,发电机容量由200MW增加到220MW,主变容量由240MVA增加到264MVA,各项性能仍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改造前后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所和海勃湾电厂以及东方电机厂相关人员按照预试规程对发电机与主变进行了全面试验,目前机组运行良好,达到了增容改造预期目的。海勃湾发电厂3号机组是北方公司第一台增容后的220MW机组,同时也是蒙西电网内首台增容机组。本次200MW机组增容改造为北方公司同类机组以及300MW机组增容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经验。本文从电气方面介绍了改造工艺以及高压试验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5.
张林英 《清洗世界》2005,21(9):22-26
河北省唐山市新区热电厂属地方电厂,归唐山发电总厂代管。7台发电机总装机容量20万kW,目前正在筹建两台30万kW机组。B3锅炉1987年6月投产,按计划于今年3月份进行大修,大修前割管测得水冷壁垢量向火侧为834.1 g/m2,背火侧为241.4 g/m2,为保证机组在大修后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锅炉进行了化学清洗。为保证清洗质量,邀请了华北电科院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2005年4月顺利完成了该炉的酸洗工作,清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反应釜釜温过程控制中存在时变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多干扰性的问题,在分析自抗扰技术的基础上,采用PD控制器代替非线性反馈部分对补偿后的串联积分式对象进行控制的方法,设计了反应釜釜温动态模型的自抗扰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在缺乏对象精确数学模型的情况下,该系统表现出良好的静、动态品质。同时,通过Monte—Carlo实验方法验证了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某氮肥企业甲醇合成装置废热锅炉的副产中压蒸汽直接通过阀门减压为低压蒸汽的能源浪费现象,采用蒸汽螺杆膨胀发电机进行梯级利用。介绍了螺杆膨胀发电机特性,分析了技术方案和运行模式,提出了与实际运行参数相适应的机组设计规模。试运行结果表明,虽然受甲醇生产装置负荷不稳定等因素影响,发电效率只达到60%,但据此测算已可实现年发电1 360×103kWh、减少电费支出92万元,1.5 a左右即可收回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从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引进的催化裂化烟气能量回收机组投运成功。该机组采用烟气轮机一轴流空气压缩机—汽轮机—齿轮箱—电动机/发电机同轴机组,国内首创具,有八十年代的国际先进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渭化集团公司使用的武汉汽轮发电机厂生产的FC25-4.0/1.1汽轮机在启动、停止过程中出现的负差胀增大,严重超过设计值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通过现场验证,成功地解决了该问题。不但排除了机组运行的安全隐患,而且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0.
魏运华 《化工机械》2012,39(3):313-316
针对快速锻造液压机的特点,选用大流量比例阀构成机组液压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和PLC组成现场控制网络来构建机组的控制系统,采用预测多模式模糊控制技术对快速锻造液压机的大惯量运动部件进行平稳、无冲击振动和准确的位置控制。经过多台快速锻造液压机的使用表明:该方法使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可靠性显著增强,机组的控制性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