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笔者用自拟肾炎一号方配合血管舒缓片在我院内科治疗慢性肾炎 6 0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患者中男 34例 ,女 2 6例 ,年龄2 .5~ 14岁者 8例 ,15~ 4 0岁者 4 2例 ,4 1岁以上者 10例 ,病程均在 1年以上。其中慢性肾炎普通型 4 0例 ,急性发作型14例 ,高血压型 6例 ;辨证属肾气虚型 30例 ,脾肾阳虚型2 0例 ,肝肾阴虚型 10例 (西医分型标准为 1985年南京国家第二届肾病会议制订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第 5版《中医内科学》)。1 2 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黄芪 10~ 6 0g、坤草 10~ 30 g、丹参 10~ …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以水肿、蛋白尿、高血压、血尿为主要特征。慢性肾炎的蛋白尿较为难治,其病变主要在肾,但与肺脾肝等均有内在联系,笔者临床体会,必须整体辨证治疗。根据其证候特点,常表现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责之内脏气血阴阳的亏虚;实者责之本虚标实,有湿浊(热)、血瘀等不同,治疗当辨别脏腑所属及标本虚实主次,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归纳为六法,以供同道参考。 1培补脾肾法 本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普通型、肾病型,临床以蛋白尿、肾功能轻度损害为主症者。多因脾肾两虚,气血阴阳亏损,统摄、固藏失常所致…  相似文献   

3.
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简称慢性肾炎,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隐匿性肾小球疾病。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迁延较长,预后较差,目前仍是临床难治之证。该病至后期,以本虚为主,脾肾气虚为多数,有关资料报道近20年来脾肾气虚成为慢性肾炎最常见证型[1],故在临床中我们重点探讨了慢性肾炎属脾肾气虚型患者的治疗,已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97年11月~1999年10月收治慢性肾炎住院病人50例,辨证均为脾肾气虚型,其中女21例,男29例;平均年龄41.19岁,最小1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43.47个月。1.2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炎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炎即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后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的一种肾小球疾病。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有着肯定的疗效。笔者在近10年的临床工作中,应用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炎8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4例均根据慢性肾炎的统一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5 1例,女33例;已婚4 8例,未婚36例;年龄30岁以下者2 4例,>30~4 0岁者33例,>4 0~5 0岁者16例,5 0岁以上者11例。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①脾肾两虚兼湿…  相似文献   

5.
周焰焰  周洁 《江西中医药》2003,34(12):27-27
我科自 1 993年~ 2 0 0 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 2 0例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确诊或外院确诊的各类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所导致的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共 2 0例 ,男 1 2例 ,女 8例 ;年龄 2 4~ 68岁 ,平均 ( 4 3± 7)岁 ;其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 1 4例 ,慢性肾盂肾炎 2例 ,高血压肾病 2例 ,糖尿病 1例 ,多囊肾 1例 ;病程 1~ 1 4年。依据 1 987年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会议拟定标准 ,分为脾肾阳虚、湿浊内蕴型 1 2例 ,气阴两虚型 8例。西医诊断代偿期 2…  相似文献   

6.
正李莹教授,吉林省著名肾病专家,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临证60余载,对运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肾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本文仅就李老治疗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的肾炎二号方进行研究和分析。1慢性肾炎病因病机慢性肾炎以正气亏虚为主,因病程长,脏腑虚损久虚不复,气血津液生化乏源,所以气阴两伤在所难免。慢性虚损所致的气阴两虚也可出现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情况。盖素体气阴不足;或素体阴虚,复加劳倦所伤;  相似文献   

7.
辨证施治治疗糖尿病肾病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本组 59例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 WHO) 1 980年提出的糖尿病论断标准确诊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男 2 5例 ,女 3 4例 ;年龄 3 8~ 87岁 ,平均 61 .2岁 ;病程 5年~ 3 0年 ,平均 1 0 .4年。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 :1气阴两虚型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少气懒言 ,五心烦热 ,面、足水肿 ,畏寒肢冷 ,大便溏薄 ,舌胖有齿痕 ,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阴为主。药用 :黄芪 1 0 0 g,山药60 g,云茯苓 60 g,猪苓 3 0 g,太子参 3 0 g,麦冬 3 0 g。牛膝 3 0 g,枸杞子 3 0 g。 2肾虚血瘀型 :神疲乏力 ,腰酸膝软 ,心悸气短 ,尿少…  相似文献   

8.
苗绿 《吉林中医药》2003,23(3):14-14
肾病水肿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其形成机理多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表现为虚实夹杂 ,缠绵难愈。通过临床观察 ,此类患者多见有湿热瘀互结之征象。近年来 ,笔者自拟三泽汤治疗本病 ,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 0例患者均系门诊及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 19例 ;年龄 8~ 70岁 ,其中 2 0岁以下者 3例 ,2 0~ 4 0岁者 2 0例 ,4 1~ 6 0岁者 2 2例 ,6 1岁以上者 5例 ;病程 6个月~ 12年 ,其中 1年以内9例 ,1~ 5年 2 7例 ,6~ 10年 11例 ,10年以上者 3例。5 0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 ,属肺肾气虚型 7例 ,属…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IgA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的相关性,以推断病情及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5 3例临床病例,根据《2 0 0 2年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三型,兼证外感风热、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观察以上各证型与性别、发病年龄及病程、诱发因素、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结果显示5 3例病人中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诱发因素以外感为主,兼证以湿热内蕴最为多见。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三种证型比较,脾肾气虚型临床表现最轻,气阴两虚型临床表现最重,P <0 . 0 5。结论:IgA肾病病性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标实主要是外感、湿热、瘀血等。其病机演变规律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且随病机演变,其临床表现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占我国患病率的 0 .2 %~ 4% [1] ,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位病因。蛋白尿作为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其减少乃至消除是慢性肾炎基本缓解的标志之一。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益肾疏肝方治疗脾肾气 (阳 )虚型慢性肾炎蛋白尿 42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慢性肾炎 (前期 )中医辨证标准”,选择中医辨证为脾肾气 (阳 )虚型的患者。西医标准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于 1 992年 6月安徽太平会议拟定的标准 [见《中华…  相似文献   

11.
养脾为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炎以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中以尿蛋白为常见。该病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之范畴 ,病程迁延难愈 ,西药激素治疗效果不很理想。笔者用中药养脾温肾治疗该病 42例 ,疗效满意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2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大者 44岁 ,最小者 7岁 ;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2年。肾病综合征Ⅰ型者 2 4例 ,肾病综合征Ⅱ型者 18例 ,尿蛋白检查均为 (++++)。2 治疗方法养脾温肾方 :生黄芪、白茅根、山茱萸各 30 g ,白术、山药、白扁豆各 2 0 g ,仙灵脾 10g。肾阳偏虚者加桂枝 ;偏水湿盛者加猪苓、…  相似文献   

12.
<正>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较难治的疾病。临床治疗往往面临两个棘手的问题:一个是水肿经年累月难以平伏。二是蛋白尿难以控制,而后者较前者更难治。我们从1991—1994年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50例,发现此法对恢复肾功能有着良好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慢性肾炎患者,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正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平均38.23岁,病程1-5年者30例,6-10年者13例。10年以上者7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型18例,普通型20例,高血压型12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病范畴,其治疗较为困难。特别是慢性肾炎所致之蛋白尿,本以正虚为主,又兼外邪、湿热、血瘀等病理变化,病变由虚致实,因实更虚,虚实夹杂,胶固难解。而病机虽如此复杂,病人主诉却可无所苦,往往舌脉亦无明显异常,尤为辨治难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融汇各家,悉心探究,现结合病例略述体会如下,肤浅之论、  相似文献   

14.
199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运用中医辨证治疗 42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2例 ,其中住院患者 33例 ,门诊患者 9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60岁~ 70岁 34例 ,70岁以上者 8例 ;病程 1~ 35年 ,其中 1 0年以内者 2 3例 ,1 0年以上者 1 9例。原发病构成 ,慢性肾炎 1 8例 ,慢性肾盂肾炎 5例 ,多囊肾 3例 ,肾血管瘤 1例 ,高血压肾病 2例 ,糖尿病肾病 8例 ,间质性肾病 2例 ,尿路梗阻 3例。辨证治疗本组病人除个别血压较高配用西药降压药外 ,其余均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脾肾气虚 :症见…  相似文献   

15.
1978年以来,我们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肾炎52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2例全部属住院病人,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5~30岁22例,31~40岁9例,41~50岁16例,50岁以上5例。病程:1~5年者35例,6~10年者9例,10年以上者8例。住院天数,最短24天,最长264天,平均76天,其中以肾病型最长,平均住院日为138天。西医分型:普通型30例,肾病型9例,高血压型13例。全部病例均按1977年北  相似文献   

16.
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5月~1999年5月,笔者运用具有健脾益肾的中药对脾肾气虚型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另随机设西药常规对照组,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慢性肾炎(前期)中医辨证标准”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议纪要”进行。共选择11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19~54岁,平均32岁。对照组56例,男性32例,女24例;年龄20~58岁,平均34岁。 2 治疗方法 将收治的112例符合诊断标准,证属脾肾气虚型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序号按随机…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炎是内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其特点是病程长 ,常有一段时间无症状尿异常期 ,然后出现高血压 ,水肿及 (或 )氮质血症 ,后期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近 10 a来 ,吴允耀主任医师在肾病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就其采用健脾益肾、清热化湿、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肾炎的机理 ,试探讨如下。1 病因与发病机理的探讨慢性肾炎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根本在于脾肾虚损 ,而湿、热、瘀胶结阻滞为其标。因虚致实 ,因实致虚 ,互为因果 ,使病情迁延反复 ,缠绵难愈。1.1 脾肾虚损是慢性肾炎的关键 :慢性肾炎临床以浮肿、腰痛、…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以双侧肾脏肾小球毛细血管病变为主的免疫性疾病 ,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明显水肿及高脂血症为表现的一组症候群。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1 5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 5 0例 ,男 85例 ,女 65例 ;其中 1 4岁以下 2 5例 ,1 4~ 3 0岁 78例 ,3 0~ 4 5岁 3 7例 ,4 5岁以上 1 0例 ;病程在 1年以内者 1 0 3例 ,1~ 3年者2 9例 ,3年以上者 1 8例。对照组 1 5 0例 ,其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具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1 2 1…  相似文献   

19.
温阳益气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红 《光明中医》2003,18(3):51-51
1997年以来 ,我们以中药温阳益气为主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 3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0例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例 ,均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 ,依据WHO1 985诊断标准及Mo gensen糖尿病肾脏受累诊断分期标准 ,属临床糖尿病肾病 (Ⅳ )期 ,且排除其它原因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病、心衰等导致的肾脏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 0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1 0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65岁 ,DM病程 1 0~ 2 5年 ,应用胰岛素时间 5~ 1 0年。发现DN6个月至 5…  相似文献   

20.
文章阐述了现代医家对慢性肾炎血尿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湿热、瘀血贯穿本病始终;治疗上以辨证分型论治为主,主要为凤热袭肺型、湿热内运型、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中药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