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约50%的患者会继发肾脏损害,称为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1]。目前已成为导致SLE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肾脏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  相似文献   

2.
郭珲  李荣山  罗静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1):814-8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突出表现有多种自身抗体。狼疮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资料表明对SLE患者进行肾穿检查,几乎所有的SLE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SLE患者肾脏受累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仍是SLE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临床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肾炎时尿内出现红细胞、蛋白及管型。肾病综合征时,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胆固醇正常或增高。早期肾功能正常,后期可出现尿毒症和高血压。临床上约50%—60%SLE患者有肾脏受累的表现,如有蛋白尿和管形尿。肾脏受累表现与肾外器官受累可不平行。有些患者肾外表现(特别是发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个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国患病率高近达0.1%…,临床表现。无固定模式,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如果累及肾脏,约20%的患者于10年内发展至肾衰。可见危害极大,为进一步探索治疗效果,我们对64例SLE进行单行激素治疗,激素与环磷酰胺(CTX)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甄萍  姚新洁  张长庚  严香菊 《河北医药》2012,34(15):2369-237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导致人体多系统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SLE发展中极易累及的器官,早期诊断以及监测SLE患者治疗过程中肾损伤的变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LA)是继发肾脏疾病中最重要的疾病,本病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改变为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广泛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壁纤维蛋白沉淀,胶原组织增多.内皮细胞肿胀,管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损害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孙秀丽等报道81.6%的SLE患者有血液系统的损害,可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等系统。因此,在临床上极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本组资料对以外周血异常为首发症状的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指导SL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赵静  田梅  戴岷 《贵州医药》2015,(4):347-34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好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受累器官为皮肤、血液系统和肾脏,消化系统作为首发的靶器官相对少见。研究[1]发现,大约25% ~ 50% 患者有纳差、呕吐、腹痛、腹泻或腹水等消化系统表现,少数可并发急腹症,如肠梗阻、肠坏死、胰腺炎等,这些胃肠道表现大多与SLE 并发肠壁、肠系膜血管炎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青  马林  陈东生 《医药导报》2011,30(7):953-95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SLE发病率约为70例/10万人,多发于青年女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并发的肾脏损害,是SLE最常见且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笔者就1例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药学服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SLE误诊原因。方法通过2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SLE诊断过程分析。结果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自身免疫疾病,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起病的SLE少见,容易误诊。结论癫痫发作,均见于SLE活动期,即使无其它系统累及,尤其青、中年女性病因不明的癫痫,应常规进行有关SLE检查,从而避免漏诊与误诊。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伴随多系统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损害和血管炎为主要表现,肾脏是该病最常累及的靶器官。当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肾脏损害(主要累及肾小球)时,称为狼疮肾炎(LN),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见肾炎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血尿、病理管型。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大多数专家学者倾向于遗传、环境、雌激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SLE基因水平的研究,使人类对SLE和LN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免疫炎性介质在SLE和LN发病中的作用是SLE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也是研究热点,对SLE和LN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就这些炎性介质作用机理做一综述,拟进一步探讨SLE和L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全身性毛细血管炎性病变,为小儿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如累及。肾脏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但往往此时肾脏受累已较久,而且是否累及肾脏又决定其远期预后,故早期监测。肾脏是否受累对其预后及治疗起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对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检测,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狼疮性肾炎是SLE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的50%~70%,是SLE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既往研究证实,狼疮性肾炎患者20年肾脏生存率仅为68%,但早期检测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肾结局。  相似文献   

14.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疾病,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参与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1]。临床以血管炎为基础,表现为典型的蝶型红斑或盘状红斑的皮肤损害,并可累及各种器官,以肾脏损害最为多见。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我院自2010年4月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它可以累及全身各系统,以皮肤、关节、肾脏受累最为常见。SLE 合并急性胰腺炎(AP)在临床上很少见,该疾病一般病情严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本院于2015年,7月份收治一例SLE合并AP患者,通过积极的临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在儿科不少见,以急性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特点。可累及身体多个器官,但对肾脏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检测,探讨其对肾脏损害的情况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静芳 《医药世界》2010,(11):1527-152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年轻女性多见,临床上有典型的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皮损,并可累及各种器官,病程迁移,不易缓解,经常反复发作可致病情加重。2009—01—2010—03我科共收治SLE患者52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脏器损害疾病,尤以肾脏损害多见。若能及早发现肾脏受损状况,对SLE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3例各期SLE病人血清和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以及尿蛋白定性作对比检测,发现血清及尿液β2-MG测定对SLE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tts,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的自身免疫疾病。好发于育龄妇女,其病因不清,可累及多个系统及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目前国内发病率约为110/10万,其中高峰发病年龄多在25~35岁。由于SLE患者其生育力通常不受影响。因此,妊娠合并SLE的患者并不在少数。一般认为,妊娠会使SLE患者病情恶化,同时SEE又容易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增加。由于其互为不利因素.母儿死亡率可高达25%以上。因此给予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至关重要。我科自2005年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妊娠并发SEE患者1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表现以肾脏损害为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称为狼疮性肾炎(LN)。SLE病人50~80%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肾活检证明(包括免疫病理和电镜)则90~100%有累及,病因至今尚未明了。现将我院1987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LN38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5例,女33例,男女之比为1:6.6;年龄14~61岁。病程最长者2.9年,最短者15天。 1.2 诊断标准:38例LN患者,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82年SLE诊断修订标准选择病例,并按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