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改善,实验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血糖症状总发生率为14%,明显高于实验组的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单药及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药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h餐后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情况。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可降低胰岛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控制二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二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控制二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效果显著,促进病情恢复,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经1个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项血糖数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相较于二甲双胍治疗,维持血糖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蓉  张华敏  鞠萍  李建波 《光明中医》2008,23(9):1299-1300
目的:观察抗糖平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二甲双胍0.5g,每日三次,抗糖平50ml,早晚各一次;对照组单服用同等剂量的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糖平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所在医院2009年7 月~ 2010 年7月2 型糖尿病患者48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适当运动等,均口服二甲双胍250 mg,三餐中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患者给予诺和灵N.治疗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患者的FPG、2hPG、HbA1C 均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固肾平糖方联合西医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联合固肾平糖方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然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及餐后2 h胰岛素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程度更明显。治疗后2组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固肾平糖方联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更明显,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4月到2018年9月对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50例,患者在给予二甲双胍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结果 :观察组在血糖调控,胰岛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杨澄  罗梅梅  曾艺文 《新中医》2014,46(8):137-138
目的:观察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养阴清热法+二甲双胍)26例和对照组(二甲双胍)组20例,观察时间3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等指标。结果:治疗前FBG、P2hBG、HbA1c、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血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的FBG、P2hBG、HbA1c和Homa-IR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FINS无明显变化。2组除FBG外治疗后各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养阴清热中药比单用二甲双胍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对其血糖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予以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 %,高于对照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卫生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临床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坚持基础治疗: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和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及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降低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疗效(P<0.01或P<0.05),而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糖及调节血脂水平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芪降糖颗粒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水平等作用,配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起到协同降糖作用,比单纯应用二甲双胍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并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金芪降糖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得到改善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金芪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降糖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糖增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6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66例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联用降糖增敏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降糖增敏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7,(10):1419-1420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双胍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6%显著优于对照组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对比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双胍类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拟益气健脾方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125例患者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益气健脾方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分析2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改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健脾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部推拿结合二甲双胍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疫组(推拿+二甲双胍)和对照组(二甲双胍),从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HOMA-IR及HOMA-β等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两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推拿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与调节糖脂类代谢、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始胰岛素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市东城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单药组患者单纯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胰岛功能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FBG、2hPG以及HbA1c水平均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水平均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17.50%,明显低于单药组的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且不易发生低血糖,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二甲双胍联合乌梅汤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82例采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82例联用乌梅汤治疗,于治疗前后行生化指标检测、中医症状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中医症状评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吞酸、饱胀感、上腹胀痛)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中医症状评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吞酸、饱胀感、上腹胀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及二甲双胍联合乌梅汤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鸿泓 《北京中医药》2008,27(10):797-799
目的观察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门诊糖尿病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甘露饮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治疗前后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治疗前后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尤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甘露饮合二甲双胍治疗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