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计算本地区大肠癌病人的疾病负担,了解本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大肠癌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进一步从社会经济角度认识和理解大肠癌.方法 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YLL)与疾病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LD)等健康状况评价指标,对近5年来在本院就诊的大肠癌所造成的疾病负担进行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方法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分析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描述1990年和2017年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的年龄、性别分布。结果 1990-2017年中国艾滋病年龄别标化死亡率(0.29/10万~1.95/10万)和年龄别标化DALY率(16.10/10万~91.31/10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DALY、YLD、YLL指标均高于女性。2017年中国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以15~49岁组最高。1990-2017年50岁及以上组艾滋病死亡数、DALY值平均增速要高于50岁以下组。结论中国艾滋病负担呈升高趋势,青壮年人群受到威胁最为严重,及早发现并接受治疗是降低艾滋病死亡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2型糖尿病(T2DM)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数据, 采用早死损失寿命年(YLL)率、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等指标评估疾病负担, 采用对数转换的线性回归模型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浙江省T2DM疾病负担和主要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同时与全国、世界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地区进行比较。结果 1990—2019年, 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变化率分别为0.50%、2.53%和1.92%。2019年浙江省T2DM所致YLL率、YLD率和DALY率分别为152.90/10万、399.35/10万和552.25/10万, 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组最高, 15~49岁组最低。2019年男性YLD率(403.30/10万)和DALY率(555.57/10万)高于女性(395.16/10万、548.74/万), 男性YLL率(152.26/10万)略低于女性(153.58/10万)。1990—2019年浙江省标化YLL率、YLD率和DA...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图谱法解析居民健康、伤残、死亡三者间的量效关系.方法以居民年龄别为横坐标,以年龄别期望寿命(LE)、健康期望寿命(DALE)、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为纵坐标,分别绘制出健康、伤残、死亡三者关系的量效图谱.结果居民健康、伤残、死亡三者关系量效图谱中LE=A+B,DALE=A+f(B),DALY=C+g(B).女性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明显高于男性,男性的损伤与中毒疾病负担则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在呼吸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4类疾病的疾病负担上也均较女性为重.结论f(B)、g(B)是一种量效关系函数,它根据居民伤残状态的严重性权重,将在这种伤残状态下生活的年数转化成相当于在完全健康状态下生活的年数与死亡状态下损失的年数,从而直观反映居民健康、伤残与死亡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注射吸毒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所损失的伤残调整寿命年的测算方法和实现工具,以及该指标在艾滋病干预项目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检索文献,获得HIV感染者的病程、期望寿命、残疾权重等参数资料,以Fox-Rushby和Hanson K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经注射吸毒途径感染HIV者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损失数。结果所介绍的方法能够用来计算个体病人因病所致的DALY损失;在既定参数下,1例30岁注射吸毒途径的HIV感染者损失的DALYs数为8.4个。结论利用以Fox-Rushby和Hanson K提供的计算方法,测算注射吸毒感染HIV者的DALY损失,简单、易操作,可用于艾滋病干预等卫生服务项目评价时效用指标的估算,也便于基层卫生工作者对人群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不易获得的疾病负担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DB)研究数据,通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绝对数及其年龄标化率、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EAPC)来分析1990~2019年全球和中国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990~2019年,全球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年龄标化死亡率(ASDR)(EAPC=-3.65,95%CI:-3.86~-3.44)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3.60,95%CI:-3.78~-3.41)及中国相应的ASDR(EAPC=-5.78,95%CI:-6.17~-5.38)和年龄标化DALY率(EAPC=-5.97,95%CI:-6.32~-5.62)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归因于家庭空气污染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略高于女性,75~89岁时达到峰值。菲律宾相应的ASDR和年龄标化DALY率增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0.87(0.21~1.54)和1.32(0.60~2.03)],沙特阿拉伯降幅最大[EAPC(95%CI)分别为-18.48(-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年居民心血管病死亡负担,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的相关研究方法,估算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状况和伤残损失寿命(YLL)。结果 :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292.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78.26/10万,占总死亡的46.95%(38 797/82 641)。心血管病YLL为317 812.67人年,每千人YLL为23.99人年,其中男性每年人YLL高于女性(30.59 vs.17.34人年)。从分病种来看,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高,分别为10.87、5.75和4.44人年;而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和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低,分别为0.34、0.28和0.19人年。结论:2014年北京市户籍居民心血管病死亡负担重,且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我国制定津巴布韦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GBD 2019)数据库,比较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年龄标化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对1990—2019年上述指标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1990—2019年全球、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疾病负担与社会人口指数(SDI)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DALY率分别为1 804.95/10万、0.14/10万和20.92/10万,中国分别为707.09/10万、0.02/10万和5.06/10万,津巴布韦分别为2 218.90/10万、2.39/10万和90.09/10万。随年龄增长,2019年全球血吸虫病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国和津巴布韦血吸虫病患病率和DALY率呈先急剧上升、后波动下降趋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年和2016年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主要指标包括死亡人数、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同时使用2000—202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人口作为标准人口,计算标化死亡率、DALY率、YLL率和YLD率。结果2016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为209.24/10万;心脑血管病DALY、YLL和YLD分别为87.56、73.36和14.20万人年,较1990年分别增加了58.05%、44.24%和213.47%;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分别为3552.24/10万和2988.01/10万,较1990年分别下降47.90%和52.43%,标化YLD率为564.23/10万,较1990年增加5.10%。2016年,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数分别为1.76万例和2.37万例;DALY分别为39.63和39.36万人年,较1990年(DALY分别为33.02和16.27万人年)分别增加20.02%和141.92%。结论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重,其中以脑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最为显著;脑血管疾病的伤残负担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估算全国华支睾吸虫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该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1988-1992、2001-2004年和2014-2016年3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华支睾吸虫感染率数据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学数据,将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方法收集国家癌症登记中心发布的2006~2010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计算老年人发病率、死亡率、潜在减寿年(PYLL)、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比较老年人和中青年发病率、死亡率、每千人PYLL、每千人DALY。结果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为1 054.59/10万和786.53/10万分别是中青年(128.85/10万、58.14/10万)的8.18倍和13.53倍;老年人恶性肿瘤每千人PYLL(29.50年)和DALY(57.44年)分别是中青年(12.49年、11.82年)的2.36倍和4.86倍;男性老年人(34.80年,73.43年)每千人的PYLL和DALY分别明显高于女性(24.02年,41.95年);农村地区每千人PYLL和DALY(36.86年,66.64年)明显高于城市地区(26.51年,56.11年,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恶性肿瘤疾病负担严重,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应加强老年人肿瘤的综合防治研究,有效减轻老年人肿瘤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方法根据2004-2005年在湖区两县开展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专题调查数据分别计算居民不同年龄组、性别和流行村类型等的专属血吸虫病患病率。根据专题调查得出的年龄别伤残权重,按年龄和性别分层,求得健康寿命损失年(YLD)及YLD率,并推算两县的总体YLD。结果当涂县总体YLD为1056.26人年,汉寿县总体YLD为3967.43人年。两县一类村YLD占慢性血吸虫病疾病负担的37.95%,高年龄组和男性的YLD率较高。与非流行区比较,慢性血吸虫病给流行区人口平均增加了4.398人年/1000人(当涂县)和1.505人年/1000人(汉寿县)的疾病负担。结论对慢性血吸虫病YLD进行评价,有助于确定重点干预地区和人群,并可为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等提供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疾病负担,为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2010年至2019年死因监测数据,描述户籍人口缺血性心脏病标化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YLL)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国际比较.结果:2010年至2019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缺血性心脏病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计算5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以评价心脑血管疾病对社会及人群所致危害程度的大小。方法:根据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有关居民患病数据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信息中心死因统计数据资料,采用综合描述死亡与伤残负担的定量指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hysted life year,DALY)作为反映疾病负担的量化指标。结果:2002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中脑血管疾病造成的DALY损失最严重,平均每千人口造成15.77个DALY损失;男性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高于中青年和青少年。结论:影响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重点心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冠心病;重点人群是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负担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并对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19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 623.71/10万、0.20/10万和10.04/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降低了42.03%、79.38%和80.21%,并且女性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低于男性。2019年发病率和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20~<54岁年龄组,分别为2 285.85/10万和10.53/10万,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5岁年龄组,为0.52/10万。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990—2019年中国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呈降低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分别为-1.9%、-5.2和-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我国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 1990—2019年中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COPD死亡数为203 922~234 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疾病负担(DALY)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前言 1.1 出现时间 广义而言,疾病(或伤害)、早死对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所造成的任何健康和/或经济方面的损失或压力都可称为疾病负担,但公共卫生学家习惯从人群健康的角度、以时间为尺度对其加以测量和描述。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用病死人数和死因排序等来评价和比较不同疾病的危害程度,没有区分不同年龄病死的寿命损失;1982年,美国CDC采用潜在寿命年损失(YPLL)来衡量疾病负担,但未考虑疾病的非致死性结局的后果与影响;1988年,为明确世界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与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开始对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GBD)进行评价,首次采用伤残(失能)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做为量化疾病负担的新方法。1993年,世界银行将DALY用于世界发展报告,公布了GBD1990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从此DALY就成为了疾病负担的代名词而被广泛应用并得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自杀(suicide)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至少1000万人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自杀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以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估计世界自杀的疾病负担,在1998年为世界全部DALY的1.8%。  相似文献   

19.
卒中和高血压 根据杨功焕教授等对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及危险因素研究(GBD2010)中国内的数据,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2010年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和癌症是我国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的最重要原因。不健康饮食、高血压和吸烟是构成我国DALY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非风湿性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NR-CAVD)负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库获取中国及全球NR-CAVD数据,通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对1990~2019年中国及全球NR-CA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2019年,中国NR-CAVD的患病人数、新发病例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86.8[95%不确定区间(UI):68.8~106.5]万例、5.5(95%UI:4.4~6.7)万例和2 799(95%UI:2 225~3 396)例,患病人数和新发病例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分别为65~69岁和55~59岁。2019年中国NR-CA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为42.7(95%UI:34.0~52.1)/10万和2.6(95%UI:2.1~3.2)/10万,且男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均高于女性。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NR-CA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及发病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龄标化死亡率相对稳定,而DALY率呈下降趋势,且中国N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