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n(甲醛)∶n(尿素)比例、三聚氰胺用量[相对于改性UF(脲醛树脂)胶粘剂质量而言]作为影响因素,中密度纤维板(MDF)的力学性能和甲醛释放量等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三聚氰胺改性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不添加任何助剂,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醛)∶n(尿素)=0.95∶1和w(三聚氰胺)=5%;由该胶粘剂压制而成的MDF经穿孔法检测后,其理化性能合格、甲醛释放量低于5 mg/100 g。  相似文献   

2.
环保型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聚乙烯醇(PVA)、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低n(甲醛):n(尿素)比例的环保型脲醛树脂(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甲醛):n(尿素)=1.14:1、w(三聚氰胺)=19%、w(PVA)=1.7%(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88~90℃和反应时间为3 h左右时,制成的UF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由该胶粘剂生产的人造板,其甲醛释放量达到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木质素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n(甲醛)∶n(尿素)、木质素加入量和木质素加入时间对UF(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和胶接强度的影响,并优选出制备改性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F)∶n(U)=1.6∶1、w(木质素)=40%(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和前期加入木质素时,U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0.052 8%)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要求(GB 18583—2001)、胶接强度为6.65 MPa且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生物质热解油、R(间苯二酚)和F(甲醛)等为原料制备热解油-RF(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胶粘剂,采用响应曲面试验法优选出合成该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合成该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热解油替代率20%、n(F)∶n(R)=0.76∶1和升温后反应时间13 min,此时胶粘剂的剪切强度、木破率和剥离率等均满足GB/T 26899—2011标准中对集成材用结构胶的使用要求;热解油-RF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与纯RF胶粘剂接近,但其成本因引入了廉价的生物质热解油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UF(脲醛树脂)胶粘剂在木材工业中应用广泛,但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持续释放出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游离甲醛。采用降低n(甲醛)/n(尿素)比例和使用传统固化剂氯化铵时,虽可降低U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但其固化速率较小、粘接强度较低。以过硫酸铵、多官能团物质(G)、甲酸、氯化铵及其不同复合物等分别作为UF的固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改性U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p H=5.5、w(氯化铵)=3%和w(G)=0.6%(均相对于UF质量而言)时,改性UF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为1.95 MPa)相对最大、适用期(为8 h)相对较长且游离甲醛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木质素在脲醛树脂胶粘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解决脲醛树脂(UF)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偏高等问题,首先确定了n[甲醛(F)]∶n[尿素(U)]的合适比例,然后以羟甲基化木质素作为UF的改性剂,制备木质素改性UF胶粘剂。研究了木质素的种类及用量对UF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F中游离甲醛含量随n(F)∶n(U)比例增加而增大;在UF改性过程中,硝酸木质素对游离甲醛的捕捉能力优于硫酸木质素,当w(硝酸木质素)=30%(相对于尿素总质量而言)时,游离甲醛含量(0.126%)相对最低;木质素加入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改性UF胶粘剂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7.
以Ba(OH)2/NaOH为复合催化剂,采用两步加入甲醛法合成了高邻位PF(酚醛树脂)胶粘剂;然后以间苯二酚为改性剂,比较了不同n(甲醛)∶n(苯酚)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对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2.0 h、n(甲醛)∶n(苯酚)=1.7∶1.0,w(NaOH)=2.0%、w(Ba(OH)2)=3.0%和w(间苯二酚)=10.0%(均相对于苯酚质量而言)时,所得产物的性能相对较优;催化剂Ba(OH)2的引入,能有效提高邻位羟甲基含量、降低固化温度和加快固化速率;间苯二酚的引入,可有效加快PF胶粘剂的固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吴春香  周文富 《广东化工》2013,40(17):39-41
采用聚乙烯醇对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MF)进行改性,探索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合成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的反应过程中,聚乙烯醇的加入量、反应时间、水的加入量、偶联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刘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产品的粘度、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三聚氰胺)∶n(甲醛)为1∶6,羟甲基化温度为90℃、时间为60 min,聚乙烯醇加入量为7%、水的加入量为10%,的条件下值制得的胶粘剂综合性能最好。最后用红外光谱检测目标产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乙烯醇对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MF)进行改性,探索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在合成六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的反应过程中,聚乙烯醇的加入量、反应时间、水的加入量、偶联剂添加量等因素对刘羟甲基三聚氰胺胶粘剂产品的粘度、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三聚氰胺)∶n(甲醛)为1∶6,羟甲基化温度为90℃、时间为60 min,聚乙烯醇加入量为7%、水的加入量为10%,的条件下值制得的胶粘剂综合性能最好。最后用红外光谱检测目标产品。  相似文献   

10.
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淀粉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最终n(甲醛或F)∶n(尿素或U)、淀粉氧化时间、氧化淀粉加入量和交联时间等对氧化淀粉改性UF(脲醛树脂)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和胶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最终n(F)∶n(U)=1.2∶1、淀粉氧化时间为3 h、氧化淀粉加入量为10%(相对于甲醛和尿素总质量而言)和交联时间为60 min时,氧化淀粉改性U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低于0.09%、胶接强度为1.48 MPa且耐水性明显提高;此时,相应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0.04 mg/L)满足GB/T 9846.3—2004标准中E0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氢氧化钡[Ba(OH)2]和氢氧化钠(Na OH)作为复合催化剂,采用两步甲醛(F)加入法制备了高邻位羟甲基含量的PF(酚醛树脂)胶粘剂。以Na OH掺量、Ba(OH)2掺量和Ba(OH)2加入时间作为试验因素,PF胶粘剂的黏度、水溶倍数和固化时间作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制备P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同时采用Na OH和Ba(OH)2作为催化剂时,Na OH的催化效果优于Ba(OH)2;Na OH掺量是影响PF胶粘剂的黏度、水溶倍数和固化时间的最显著因素,Ba(OH)2加入时间是不显著因素;合成PF胶粘剂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Na OH)=0.30 mol、n[Ba(OH)2]=0.03 mol和Ba(OH)2加入时间为40 min。  相似文献   

12.
竹焦油是竹炭产业的副产物之一,富含酚类物质,可部分替代昂贵苯酚合成竹焦油酚醛树脂(BPF)。以n(苯酚)/n(甲醛)、竹焦油替代率、n(NaOH)/n(苯酚)和反应时间为试验因素,以BPF的黏度和游离酚含量、相应胶合板的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为考核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合成高替代率环保型BPF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苯酚)/n(甲醛)=2.0、竹焦油替代率为50%、n(NaOH)/n(苯酚)=0.35和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由BPF胶粘剂压制而成的胶合板,其胶接强度和甲醛释放量分别达到GB/T 9846.3—2004标准中Ⅰ类胶合板和E0级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醛与尿素缩合反应制备脲醛树脂,再与一定比例的淀粉和固化剂通过热压工艺出胶得到淀粉基脲醛树脂胶粘剂,并加入少量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和适量的氯化亚砜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与预期试验目标相同;淀粉含量为4%时淀粉基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耐水性较好;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增大会使得脲醛树脂的水解程度增加,当n(甲醛)∶n(尿素)=1.1∶1时胶膜的耐水性表现良好;改性后的淀粉基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以葡萄糖代替甲醛,在碱性条件下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葡萄糖对苯二酚树脂胶粘剂。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n(葡萄糖)∶n(对苯二酚)=8∶1;pH=1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时间:6 min。同时对树脂的固化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制的有机纳米蒙脱土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UF),可有效改善胶粘剂性能。重点考察了有机纳米蒙脱土的投入阶段对各摩尔比值脲醛树脂胶粘剂性能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性UF胶粘剂的黏度、胶合强度随n(F)∶n(U)比例的增大而先增后减,固含量随比例的增加而减少;n(F)∶n(U)=2.0∶1.0时改性胶粘剂的固化时间较短、游离甲醛含量较低、胶合强度较高;在不同阶段加入有机蒙脱土对脲醛树脂胶粘剂具有不同的改性效果,分别具有显著的降醛和补强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两步碱催化法制备尿素和三聚氰胺改性PF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碱催化法探讨了尿素(U)、三聚氰胺(M)和无机黏土等对酚醛树脂(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n(甲醛):n(苯酚)比例是3.00:1或2.00:1;尿素改性可降低PF胶粘剂的生产成本,但其粘接强度减弱;三聚氰胺改性可提高PF胶粘剂的粘接强度,但其成本较高;无机黏土的加入可改善PMUF(苯酚-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条件下,液体木质素先经苯酚处理后替代部分苯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液体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LPF)胶粘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酚处理木质素时氢氧化钠用量)、苯酚与甲醛(P/F)的物质的量之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L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3%、n(苯酚)∶n(甲醛)=1∶1.975、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50 min时,所制备的LPF胶粘剂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3.15、1.46 MPa,较未经改性的PF胶粘剂分别提高了17.5%、8.1%,游离苯酚的含量降低至0.62%;LP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为0.22%,固体含量为52.8%,黏度为125 mPa·s。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苯酚处理后的木质素可以代替苯酚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该物质有可能与PF胶粘剂发生接枝共聚产生新的醚键桥接,由此也说明在制备LPF胶粘剂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8.
赵琼  张蕾  陈栓虎 《粘接》2007,28(3):7-9
以葡萄糖代替甲醛,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微波加热法合成了类似于脲醛树脂的绿色环保型葡萄糖缩二脲树脂胶粘剂。并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得了树脂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pH=2;n(缩二脲)∶n(葡萄糖)=4∶0.6;催化剂用量0.75%;反应时间6 min。对树脂的固化条件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9.
多羟甲基苯酚改性脲醛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脲醛树脂(UF)是木材工业的主要胶种,为了提高UF的胶接性能和耐水性,同时实现低n(甲醛)∶n(尿素)比例UF中尿素的作用,采用自制的多羟甲基苯酚对UF进行改性,并通过胶合板的压制试验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来研究改性UF的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多羟甲基苯酚加入时间对UF诸多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当质量分数为10%的多羟甲基苯酚在UF合成末期投入时,所得UF的综合性能相对最佳;与未改性UF胶粘剂压制的胶合板相比,由改性UF胶粘剂压制的胶合板具有相对较高的干强度(1.86 MPa)和湿强度(1.82 MPa),其甲醛释放量降低了30.8%。  相似文献   

20.
间苯二酚-甲醛/橡胶(RFL)胶粘剂是影响芳纶纤维与橡胶之间界面粘合的主要因素。针对芳纶纤维表面处理的要求,通过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的聚合反应过程,同时研究了n(R)/n(F)、RF/L干重比不同时,RFL胶粘剂成膜性和胶膜拉伸性能,并通过芳纶纤维增强橡胶粘合性能得到验证。结果表明:n(R)/n(F)为1/1.8,n(NaOH)/n(R)为8/100,反应时间6h,m(RF)/m(L)为18/100条件下,得到的RFL胶粘剂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