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高分子材料为土壤改良剂可使土壤团粒化, 增加水份入渗效率, 减少土壤冲蚀, 为研究环境问题之重要课题.但此类土壤改良剂可能抑制植物种籽萌芽, 为使用此种材料的一大问题.以压克力与聚乙烯醇对 Bahia种籽做一系列萌芽实验探讨.实验结果发现, 压克力对种籽萌芽率与萌芽势能有严重之抑制作用.但适量之聚乙烯醇添加可克服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和污染物吸附剂能够改良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在国内外研究生物炭改良土壤应用的基础上,概述了生物炭可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污染物的稳定性,以及生物炭在土壤中可改变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行为和微生物群落的行为及其潜在作用,这对未来生物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蓖麻(Ricinus communis)盆栽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重金属污染处理组(Cd0Zn0,Cd1Zn0, Cd1Zn100, Cd1Zn500, Cd1Zn1000),研究添加无机肥和菌渣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探讨将菌渣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应用到镉和锌复合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144 h,添加5%菌渣的实验组,其累计水损失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减少了78.6%,同时土壤孔隙率提高了19.7%;相较于无机肥添加组,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65.5%~81.4%;此外,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了78%~126%.这表明,菌渣能够通过提高土壤孔隙率来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的微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湖南耒阳石界煤矿矿区进行生态恢复,首先对矿区约1.05 km2开采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并运用矿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调查结果表明,矿区土壤pH值约为6.0且约0.35 km2矿区土壤结构严重破坏.采用城市污泥作为矿区土壤改良剂和肥料,并利用当地优势植物进行矿区生态恢复.实践表明,城市污泥不仅可以改良矿区的土壤特性,还可以增强矿区土壤的保水性能并能促进植物生长.综合城市污泥对土壤环境及植物生长状况的改良情况,结果表明在矿区土壤进行污泥堆肥的基础上进行混合植株种植较单植有更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改变镉生物有效性对植物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受土壤成分和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有机质、pH、氧化还原电位等的变化都会影响土壤中镉由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一不能被植物吸收积累的镉形态向可交换态、碳酸盐态、铁锰氧化态一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转化.一些土壤改良剂、有机物料、营养元素以及微生物都可以改变土壤镉的有效性,进一步影响植物积累镉的量,对植物生长及品质造成影响.由于有效态镉直接影响植物对镉的吸收积累,寻找有利途径以减少土壤有效态从而降低植物对镉的吸收显得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高分子材料为土壤改良剂可使土壤团粒化,增加水份人渗效率,减少土壤冲蚀,为研究环境问题之重要课题。但此类土壤改良剂可能抑制植物种籽萌芽,为使用此种材料的一大问题。以压克力与聚乙烯醇对Bahia种籽做一系列萌芽实验探讨。实验结果发现,压克力对种籽萌芽率与萌芽势能有严重之抑制作用。但适量之聚乙烯醇添加可克服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应用对改良盐渍化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粉煤灰、脱硫石膏、双元改良剂(脱硫石膏+牛粪)作为土壤改良剂,分别设定改良剂施用量和灌水量进行大田油葵种植实验。分析了改良初期,改良剂种类、改良剂施用量和灌水量对盐渍化土壤pH 值、全盐含量(TDS)和油葵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7处理(施脱硫石膏29.86 t/hm2、高灌水)土壤pH 值降低最大,为2.36;TN6处理(施双元改良剂22.40 t/hm2、低灌水)土壤TDS 降低值最大,为81.32%,而对照处理(未施改良剂)pH 值和TDS 最大降低值仅为1.45 和76.06%;油葵出苗率最高的是TN1处理(施双元改良剂14.92 t/hm2、高灌水),为70.83%,比对照处理最高值多37.16%;施加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pH 值和TDS,明显改善土壤状况,促进作物生长,且在灌水的合理调控下,能有效提高改良剂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8.
真菌多糖是指10个以上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朱红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 (Fr.)Murrill var.miniatus(Jungh.)Imaz.)是珍贵的药膳兼用菌.本研究从朱红硫磺菌子实体中,经过除杂、粉碎、热水浸提、醇沉处理后,得到了朱红硫磺菌杂聚糖粗提物,并运用DEAE-cellulose column进行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朱红硫磺菌多糖纯品(LSF-A).通过硫酸苯酚法检测,水解,单糖分析,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技术(IR)和核磁共振技术(NMR)对朱红硫磺菌多糖LSF-A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朱红硫磺菌多糖由两种单糖构成,其结构中含有葡萄糖成分.在体外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朱红硫磺菌多糖对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朱红硫磺菌多糖具有显著的刺激巨噬细胞吞噬的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这些结果说明朱红硫磺菌多糖(LSF-A)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免疫调节剂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研究对土壤改良剂在灌耕灰漠土和盐化灌耕灰漠土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微区试验。重点研究改良剂对土壤肥力、农作物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使用土壤结构改良剂,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农作物产量,而且对盐分较重、有机质贫乏、结构不良的土壤,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土壤盐分含量等方面亦有明显效果。从本试验研究结果看以地表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真空蒸馏硫磺渣提取元素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硫化镍电解阳极泥提硫后硫磺渣,进行了真空蒸馏硫磺渣提取元素硫的工艺研究,并分析了影响蒸馏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真空蒸馏-冷凝方法从硫磺渣回收元素硫并得到硫磺,其形态为型硫;残渣含化合态硫可降为15.10%,无元素硫;最大脱硫率达97.08%.  相似文献   

11.
电离子土壤固化剂加固土的压实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电离子土壤固化剂(Ionic Soil Stabilizer,简称ISS)、石灰和水泥加固广州吉山粉土质砂(SM),通过对不同配比、不同闷料时间的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ISS加固土压实性能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ISS加固土的最大干密度随闷料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从而可以增大其承载力;加固土含水量对干密度的影响因固化剂而异,建立了ISS加固土最大干密度与闷料时间、ISS石灰加固土强度与压实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2.
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各种土壤酶的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因素之间密切相关;施肥对土壤酶活性有着明显的影响,用酶活性的总体进行土壤肥力水平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对 Gibson土中的 Vlasov双参数地基模型进行了改进 ,导出了相应的特征函数 ,并就集中及均布条形荷载下土中内力及地面位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土体的非均匀性对其内力与位移影响较大 ,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7,(5):766-772
被动桩在邻近堆载作用下会出现土拱效应,而三维情况下考虑土体固结的被动桩土拱效应鲜有研究.将衡量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桩土应力比等参数推广到被动桩土拱效应的研究中,考虑软土地基弹塑性-固结耦合及桩土相互作用,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被动排桩三维模型,分析了桩身不同深度处、桩侧不同堆载大小下被动桩土拱效应变化规律,并分析土体固结对被动土拱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桩身不同深度处土拱效应不同,且与桩身受到的侧向压力有关;邻近堆载的增大会减弱被动桩土拱效应;随着固结时间增长,土拱效应减弱,但减弱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土壤微藻改良贫瘠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自然条件下肥沃土壤中的微藻接种到贫瘠土壤中,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显示:黑暗条件下的微藻在30d内进入休眠状态或死亡;在光照条件下,微藻的数量在第30d以后迅速增殖,随着藻类的生长,土壤pH值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且藻类数量的变化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有效磷的变化至极显著相关,说明土壤微藻能改善贫瘠土壤的微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肥力,上述结果可为藻类用于农业生产和沙漠治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结构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基于不同土壤结构条件下的大田土壤积水入渗试验资料,分析讨论了土壤结构对大田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和Kostiakov-Lewis三参数模型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结构对大田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十分明显;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土壤入渗能力递减;3个入渗参数值随着土壤结构由疏松变密实而递减。研究结果对于地面灌溉合理灌水技术参数的确定及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乾安“泥林”土体分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吉林西部乾安大布苏湖畔"泥林"地区土样分散性特征,在采样地区选取两个采样点进行垂直深度采样并作分散性鉴定.在对土样进行粒度分析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针孔试验等实验方法进行土样分散性的判定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地表以下0~1 m范围,土样以粉粒为主,易溶盐总量大于0.3%,两个采样点含盐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呈现不同变化特征.采样地区浅层的土样分散性较高,1号采样点土体分散性随着取样深度增大分散性呈现减小趋势;2号采样点的土体均判定为分散性土,分散性变化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土钉支护技术保证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土体污染对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污染对土体性质和水泥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探讨了自然土在遭受不同污染源污染土体性质的变化,对比分析了由自然土和污染土配制成的水泥土在不同龄期的外观特征、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土的塑性指数随污染源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各种条件下水泥土试块表观变化现象、破裂形态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曲线.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对土的塑性指数和水泥土强度有重要影响,硫酸污染土配制的水泥污染土抗压强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高含量条件下,强度折减显著,统计得出水泥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污染土抗压强度间的环境影响系数,对污染土条件下进行水泥土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拳孝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11,(6):F0004-F0004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自1979年成立以来,职责职能不断扩展,承担的业务不断增多,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07年单设以来,承担了农业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多个重大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此,北京市编制办公室2010年将我站编制由32人扩充至57人,使我站成为北京市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的重要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