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预防剖宫产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8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麻醉前,实验组左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100m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SBP、DBP、HR、SpO2的变化以及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寒战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曲马多预防剖宫产寒战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黄金生 《新中医》2015,47(7):246-247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则行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麻,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恶心、呕吐症状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6、12、24、48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 h,恶心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0.0%、4.0%,对照组分别为30.0%、2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排气、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缩短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曲马多辅以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对甲状腺手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ASAⅠ~Ⅱ级)60例,随机分成2组:A组予曲马多+地塞米松,B组予生理盐水,术后进行1,2,4,6,8,12,24 hVAS镇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术后止痛药需求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术后VAS评分明显较低(P<0.05),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曲马多超前镇痛可有效抑制甲状腺手术后疼痛,地塞米松辅助可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对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1、3、7 d后采用VAS评分法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作比较。结果治疗1、3、7 d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穴位注射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乌甲素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电针内关穴对曲马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对曲马多超前镇痛患者乳腺癌手术的影响。方法:9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内关+曲马多组、电针非穴位+曲马多组、昂丹司琼+曲马多组。3组均在手术结束时静注曲马多,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和术后VAS镇痛评分。结果:电针内关组较非穴位组术后4小时恶心呕吐评分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PONV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电针内关组较昂丹司琼组、非穴位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能够降低乳腺癌手术使用曲马多超前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增强曲马多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预防胃癌患者化疗性恶心呕吐的临床及护理效果。方法:将进行化疗的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治疗,同时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治疗,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呕吐反应发生率及呕吐程度。结果: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个性化护理预防发生呕吐的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个性化护理对预防胃癌患者化疗性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防治术后呕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各30例。两组患者都给予硬膜外镇痛治疗,治疗组采用两侧合谷电针及维生素B6 50mg注射于两侧足三里穴,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恶心17例(56.7%)、呕吐11例(36.7%),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8例(26.7%)、呕吐4例(13.3%),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术后呕吐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盐酸胃复安)防治铂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恶性肿瘤住院铂类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化疗前30min盐酸帕洛诺司琼静滴;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中脘、关元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盐酸胃复安。对比两组治疗后CINV发生情况,持续时间与观察恶心呕吐消化道分级。结果:两组化疗后CINV发生率(P0.05);治疗后2组持续时间、有效率情况比较(P0.05)。结论:艾灸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降低CINV程度,缩短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其中给予治疗组患者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效起效和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药效起效时间短,维持时间长,治疗后1hVA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整体疼痛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CD_3~+、CD_4~+和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NK细胞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以及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重度癌痛可以显著加快起效时间,延长药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并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机能,从而提高整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7,(7):962-964
目的:观察及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纳入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当天及术后2d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在相同穴位粘贴电极片,但不给予电刺激。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72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追加镇痛药物的时间晚于对照组,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在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镇痛的优势和有效性。方法选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氯诺昔康组(n=40)和曲马多组(n=40)接受PCIA治疗。术后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24 h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氯诺昔康组术后4,8,12,16,24 h的VAS评分与曲马多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5),但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诺昔康组显著低于曲马多组。结论氯诺昔康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镇痛效果与曲马多相近、呕吐、便秘等胃肠道等毒性反应较曲马多明显减少,是术后PCIA治疗的一种较好的镇痛消炎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急性胃肠炎引起呕吐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治疗的80例急性胃肠炎引起呕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40例,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与参考组(40例,肌肉注射胃复安),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患者呕吐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效果确切,可快速缓解症状,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对全麻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诱导前电刺激组、全程电刺激组及对照组。诱导前电刺激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行手术侧对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电刺激,频率2/100 Hz,持续30 min。全程电刺激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行手术侧对侧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电刺激,频率2/100 Hz,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相同穴位只贴电极片不行电刺激。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及48 h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诱导前及手术全程电刺激组术后6 h及12 h恶心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3组间术后各时间点呕吐发生率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诱导前及手术全程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内关-足三里-曲池穴,可有效预防全麻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恶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治疗;治疗组予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电艾导入仪温灸双侧足三里穴。按照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2、6、12、24h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恶心呕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电艾导入仪治疗混合痔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较好,患者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止痛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SF-36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配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防治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进行GP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止呕,治疗组采用化疗同时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止呕,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症状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的程度积分。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甲氧氯普胺足三里穴位注射+托烷司琼静脉滴注对防治GP方案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山东省中医院收治的关节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塞来昔布口服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30 min及术后1~7 d功能康复锻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2组患者术后第1、2、3、5、7天患膝静息状态疼痛程度及第3、5、7天行功能康复锻炼时患肢疼痛程度,观察2组患者第3、5、7天患膝关节活动度,并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在术后第1、2、3、5、7天静息状态下患膝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5、7天行功能锻炼时患膝疼痛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第3、5、7天膝关节的活动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患膝静息状态及功能活动时的疼痛,并可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地佐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开始前15 min观察组在手术同侧足三里穴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术后均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6 h、12 h的VAS及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48 h内芬太尼累积消耗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躁动、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地佐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镇痛效果好,能明显减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梁梦璐 《新中医》2022,54(2):173-176
目的:观察穴位磁贴配合康复护理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穴位磁贴配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呕吐、腹泻、恶心等)发生率,比较2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相似文献   

20.
陈润清  朱云飞  黄洁明  陈君懿 《新中医》2017,49(11):120-12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术后常规处理,包括术后营养支持、镇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连续使用3天。2组术前均不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物。观察患者干预前后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的变化,统计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天,2组INV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INVR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8.33%,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