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南昌县2013年确诊报告的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防控人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对病例的呼吸道标本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双份血清学检测。结果 1例病例表现为重症肺炎并呈进行性加重,另2例病例重症肺炎进行性加重不明显,3例病例发病至首次就诊平均时间为1 d,首次住院为5 d,确诊时间为6.6 d。3病例呈高度散发,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发病时间2例在春季,1例在初夏。3例病例均有禽类间接接触史。对病例采取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疫点终末消毒、农贸市场停止活禽交易等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发病与禽类间接接触史有关,暂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早期发现和救治患者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要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及时科学处置疫情,以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进一步认识与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于2013年4月26日确诊,5月10日出院,为重症病例,有基础性疾病史,发病前7d内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37例密切接触者经过7d的医学观察无发热等症状,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结论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于散发病例,未发现人传人现象,感染途径可能是禽到人或禽环境到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总结疫情防控工作经验。方法对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个案调查与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咽拭子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作确诊。结果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咳嗽、咳痰和左下肺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病例咽拭子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达菲等抗病毒治疗,康复出院。患者发病前7 d内曾去过农贸市场。密切接触者50人,均未出现流感样症状,血清H7N9禽流感HI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该病例以发热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感染来源未明,不能排除农贸市场禽类区暴露的可能,未发现人传人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沈阳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及外环境病毒污染情况,为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2017年沈阳市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本地病例的流行病学相关资料;采集外环境样本313份,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样本中的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沈阳市发现的3例本地病例发病前均无外出史,为本地感染。从暴露史来看,病例发病前均有活禽接触史,并且在暴露的313份禽类外环境中检测到H5、H7、H9禽源性流感病毒核酸,其中检出H7流感病毒3份,阳性率为0.96%。3例病例入院前均有发热症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患者在确诊前院外治疗时间较长,最后发展为呼吸衰竭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死亡。采集密切接触者咽拭子160份标本,未检出H7N9禽流感。提示该病毒的人传人能力有限。由于防控措施及时有效,疫情未发生进一步扩散。结论暴露于活禽市场或接触活禽、在暴露的禽类外环境中检测到禽源性流感病毒核酸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对九江市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暴露的农贸市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人员和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无明确病死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相关农贸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 九江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安徽省合肥市1例同病房密切接触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安徽省合肥市1例同病房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呼吸道及血液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H7N9病毒核酸。结果病例谷某于2016年12月22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无明显禽类接触史;12月18日该病例曾密切接触同病房闫某,后闫某确诊为H7N9禽流感病例且死亡;2人病毒核酸检测均为同种同源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除闫某外,其他与谷某密切接触者均未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症状。结论谷某可能为一起医院内感染疫情的续发病例,人传人的可能性大,但单传染力有限,非持续。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暴露的农贸市场和周边活禽销售、批发市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市场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进行疑似病例排查和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结果患者有禽类接触史,下呼吸道标本禽流感病毒H7N9核酸阳性。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4%、29.4%。结论黄山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的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了解其发病和诊疗经过,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运用PCR进行H7N9禽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死亡病例为贵州省首例输入性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该病例无明确的禽类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仅患者配偶和其子出现流感样症状,但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 H7N9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途径不明,暂无人传人的证据,多部门协作对疫情防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H7N9禽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的发病情况、感染来源、感染途径及暴露危险因素等进行现场调查,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为期7 d的医学观察,同时开展外环境溯源工作。结果该病例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患者有禽类及市场暴露史。经调查共有37名密切接触者,其中4人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1名密切接触者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实验室确诊病例,感染的来源可能是接触患者的痰液及气溶胶。通过应急监测流感样病例1 540例、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0例,均再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采集患者暴露市场禽类档口的19份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为13份标本H7N9病毒核酸阳性。结论患者感染的原因为在活禽市场购买及运送活禽。应加强活禽市场管理,加强禽流感宣传力度,降低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感染H7N9流感发病特点及感染来源,为科学防控人感染H7N9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的发病经过、暴露因素及可能的感染来源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职业暴露人群及相关禽和环境标本进行H7N9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患者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咽拭子和下呼吸道标本H7N9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感染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所在活禽交易市场鸡咽拭子和环境标本H7N9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2.12%。检测密切接触者13人和职业暴露人群8人,H7N9流感病毒核酸均为阴性。76名密切接触者和8名职业暴露人群经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结论人感染H7N9流感,感染来源可能是农贸市场活禽摊档,未发现人传人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市首例人感染H7N9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今后制定人感染H7N9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结果确诊1例,经救治无效后死亡。患者无明确的活禽接触史。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在1~3月份15份污水和禽饮水标本检测检出7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禽类来源于外地州市或外省。结论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因素,暂无确切证据人传人。需加大监测范围、时间和拓展血凝素基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江西省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家庭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病例的感染来源,并探讨其传播模式。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2例病例及其57名密切接触者,采用real-time RT-PCR对采集的相关标本进行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分析病例病毒基因序列。结果 2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为母女关系,均因抢救无效死亡。2例病例发病前有禽类暴露史,居住地外环境标本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基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例H7N9病毒仍属于长三角分支,对禽类低致病性。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中,除病例2于2月4日发病外,其余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出现异常。结论本起家庭聚集性疫情中,病例1的感染来源可能为被H7N9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环境,病例2的感染途径为共同暴露还是有限的人传人尚无明确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排列疾病时间、收集病例诊疗经过、确定密切接触者;通过现场勘调查揭示病例暴露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诊断病例。结果确诊的11例病例中,有2例从事家禽宰杀,4例常去农贸市场。初期临床表现主要为流感样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并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呼吸道分泌物样本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20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结论病例病情进展迅速,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缺少H7N9禽流感人传人的证据;加强对禽类检疫管理,可以消除和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点,探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来源。方法根据《安徽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2017年版)》,对阜阳市2014~2017年确诊的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活禽交易场所相关标本,检测H7核酸。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暴露风险因素,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对疫情的影响。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6例,年龄中位数58岁,55岁及以上者5例。病例分布在4个县区的7个不同乡镇,职业以农民居多(3/7);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节,发病到就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 d(0~3 d),发病到使用抗病毒药物时间中位数为4.5 d(3~6 d)。7例患者均有活禽接触或活禽市场暴露史,休市后活禽市场外环境标本H7N9核酸阳性率明显下降(χ_(趋势)~2=11.92,P=0.001)。密接人员中未发现感染病例。结论活禽接触或暴露活禽市场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活禽交易休市措施,有助于控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分析,为以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经过、可能的暴露来源,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及对流感样病例进行强化监测,采集病例鼻咽拭子标本,暴露环境标本进行RT-PCR流感核酸检测。结果病例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经治疗后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痊愈出院。患者有明确的暴露史,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39人,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22人均未发现H7N9核酸阳性病例。病例暴露农贸市场环境标本,检出5份H7N9核酸阳性标本,农贸市场活禽来源于外省疫区。结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因素,未发现人传人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013年香港确诊的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外环境进行采样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无效后死亡。患者有禽类及市场暴露史。6名密切接触者中未出现呼吸道症状,经采样检测也均排除H7N9禽流感。通过扩大监测流感样病例(ILI)2 057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62例,均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采集患周边市场禽类档口的17份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为5份鸡笼标本H9流感病毒核酸阳性,H7及H5均为阴性。结论患者的感染因素可能为家庭中加工禽类及暴露于活禽市场,应加强活禽市场管理,加大宣传力度,减少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平塘县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平塘县下一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暴露前接触的活禽及活禽饲养场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患者家、县城农贸市场环境样本及活禽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平塘县首例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有明确活禽接触史,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糖尿病史1年,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活禽及相关农贸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平塘县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的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及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诸暨市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途径,为防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提供依据。方法对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可疑暴露场所进行现场调查,采集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可疑暴露场所外环境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病例A于2015年1月23日发病,2月4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发现A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和家禽接触史,采集病例A发病前常去的活禽交易市场外环境标本10份,其中1份禽类笼具表面擦拭物标本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病例B为病例A的胞兄,于2月7日发病,2月8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过搀扶病例A、接触其擦拭痰液的餐巾纸等高危暴露行为,也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和家禽暴露史。2例病例病情危重,均死亡。结论此疫情为一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聚集性疫情,2例病例感染最可能的来源为活禽市场暴露,但也不能排除病例B与病例A密切接触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余平  熊英  李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4,(8):1351-1353
目的开展江西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进一步认识与防治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暴露的小区菜场和小区周边活禽市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密切接触者、农贸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无明确病死禽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未发现人与人之间传播证据,相关农贸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江西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非人传人的病例,感染来源可能与农贸市场环境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的调查分析,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病例的发病经过、可能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医学观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1例人感染HTN9禽流感病毒,经救治后痊愈出院。患者有明确的活禽接触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通过扩大监测流感病例160例和职业人群858例,均未发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当地活禽交易市场鸡咽拭子标本检出2份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鸡来源于外省。[结论]活禽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关键风险因素,暂无证据人传人,未发现人群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仍需开展扩大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完善对感染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