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高空主塔横梁支架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超高主塔大曲率圆弧异形混凝土横梁施工支架提出以三角桁架为主要承载结构,以拱形支架和立柱支架为传力结构的设计新思路,结合支架的结构特点提出以桁片为安装与拆除基本单元的施工技术。工程实施效果表明,构思精妙、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2.
针对云南永大高速江底河特大桥主塔下横梁支架承载力的问题,采用Midas Civil建立模型对下横梁钢管贝雷梁支架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施工时的实际荷载工况进行加载,计算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构取一定的安全系数进行下横梁支架的优化设计,确保支架设计安全稳定,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浅析了一种不常见的构筑物:即核心主体为钢筋混凝土塔简、外伸悬挑钢支架的悬臂式竖塔。在结构设计规范中对这类结构的计算方法没有具体规定。由于它是一种组合结构,中心的混凝土塔筒刚度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被简化:塔身和悬挑钢支架分开计算。本文依据一个通风竖塔工程实例,建立了考虑外挑钢支架的整体计算和支架与塔身分开计算的两种模型,依据相关规范计算了结构的凤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计算结果的不同点。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塔筒高耸、外围钢支架出挑较大的情况下,应建立整体模型计算,其与分开的简化计算相比较,在抗顷覆、地基反力等验算中结果不同,并且建议在设计过程中用多种软件进行计算和比较,对每个工程的特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某石油化工工程中的大长径比框架式高塔为对象,采用时程分析法,分析地震作用下设置限位导向支架的框架式高塔的结构响应,并与采用组合结构模型的框架塔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设置限位导向支架的框架式高塔,塔体水平位移幅值变化具有时段性增大特征,最大塔顶位移比组合结构模型的框架塔增大约50%;地震作用将导致框架与塔之间产生振荡接触,接触产生的压力以脉冲方式作用到塔体上,并在塔体局部区域产生应力集中和应力幅值极速变化;框架塔的结构模型对塔体底部的应力变化和框架支座反力变化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分析同时认为,设置限位导向支架的框架塔属于多体系结构,采用单一组合结构模型进行工程设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建议在目前缺乏设计标准明确规定的条件下,地震作用分析宜采用时程分析法。  相似文献   

5.
苏世阳 《江西建材》2023,(11):287-288+291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串联了当地北部区域的重要生态节点,是市域步道系统格局中一环一带多走廊的建设核心,白石炮台盼归塔作为其中的关键节点之一,主要采用独塔斜拉结构形式,主梁采用钢箱梁结构,文中重点研究其钢结构的支架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总结钢结构的制作标准,并从桥塔支架的搭设、环形钢箱梁支架的搭设、临时支架的工作平台三个方面分析了支架的施工要求,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灯杆景观塔共享率是市区、景区快速拓展通信塔共享的主要通道。论文通过拆除灯杆景观塔原有天线外罩并新增天线支架的方式进行改造,采用有限元分析计算得知,拆除第3平台天线外罩或拆除第2、第3两个平台天线外罩可以新增天线支架,并给出可增加支架的数量和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改造方式可有效提高灯杆景观塔的共享率,对灯杆景观塔改造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箱梁施工的大型临时支撑结构钢管桩支架的应用已非常广泛,在桥梁工程施工中,临时支架结构的合理施工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对桥梁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结合清水江特大桥0号块高支架施工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塔梁墩固结体系斜拉桥0号块施工支架的方案及结构,对方案进行了比选,并介绍了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结合桥塔结构特点,将支撑体系选为附塔钢管支架结构,将支架支撑部位选在下横梁部位。中间支撑柱焊接在下横梁上,外部支撑柱通过压浆式牛腿施工工法将其锚固在塔肢上,并设置多道联系撑保证结构稳定性。最终通过计算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支架支撑体系和牛腿预埋件设计。  相似文献   

9.
徐立志 《云南建材》2011,(6):162-163
本文重点分析了无背索斜拉桥的主梁支架的预压、预抛技术,主塔的支撑技术,主塔施工的阶段控制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借鏊。  相似文献   

10.
胡柱奎 《安徽建筑》2019,(1):153-155
矮塔斜拉桥因其跨度适中,桥塔美观多变而广泛用于市政道路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因立项快,投入使用时间早等客观因素,呈现出施工周期短、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而对于主梁具备支架现浇条件的矮塔斜拉桥研究如何快速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决定着工程项目进度、使用寿命、运营状态。文章结合郑州市郑东新区北三环跨东运河斜拉桥(双幅独塔双索面不对称矮塔斜拉桥)的支架现浇实例,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了适合矮塔斜拉桥支架现浇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西昌卫星发射塔空调净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兆坚 《暖通空调》2000,30(5):56-58
概要介绍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号卫星发射塔空调净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运行测试数据,分析了卫星发射塔这种封闭性差的特殊空间的低湿空调净化设计特点。并就低气压环境对SSCR转轮除湿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低气压环境对转轮除湿机单位质量流量除湿量(△d)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对超大型排烟冷却塔进行风荷载、重力和烟道临时施工荷载组合工况下的数值分析。研究发现:风载作用下开孔与否对塔筒喉部峰值应力影响较小,但对应力集中现象有较大影响,开孔边缘的应力峰值增幅较大;孔洞边缘的局部稳定性安全因子远低于未开孔下的数值,开孔附近塔筒局部稳定性为排烟冷却塔的结构设计控制因素;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增加局部壁厚和增设封闭肋梁两种加固方案,并综合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得到塔体的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然后对塔体结构建立等效简化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对实体模型和简化模型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分析,研究塔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据比较表明:实体模型与简化模型的地震反应吻合较好。建议在设计脱硫吸收塔结构时可采用此简化方法对其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以满足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陈平  张鹏丽  李强 《特种结构》2012,29(3):104-107
古塔建筑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塔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保护措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万寿寺塔的抢救性测绘结果和倾斜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万寿寺塔塔底地基反力的估算,和倾斜无支撑状态下及倾斜有支撑状态下的应力状态的分析,指出万寿寺塔处于不稳定的危险状态,必须尽快制定纠偏方案,以便尽早地排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脱硫塔结构的有限元分析及动力简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献国  钟维军  赵书锋 《钢结构》2007,22(10):42-46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某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结构计算分析,得到塔体的频率、振型等动力特性,然后对塔体结构建立等效简化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对实体模型和简化模型输入地震波,进行动力分析,研究塔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数据比较表明:实体模型与简化模型的地震反应吻合较好.建议在设计脱硫吸收塔结构时可采用此简化方法对其进行地震作用的计算分析,以满足工程设计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气推气”置换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乙  常兴  汪春付 《上海煤气》2006,(4):14-16,22
针对投运前天然气管道的置换中,采用惰性气体、清管器隔离的各种方案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从理论与实践角度阐述“气推气”方案的可靠性,同时对混气段性质、充气气体流态、流速影响等仍未解决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石材表面黑垢的形成与清洗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张秉坚 《石材》1999,(1):12-14
本文以杭州白塔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石材的腐蚀和表面黑垢生成的机理,较系统地叙述了黑垢清除的方法,并且研制出一种有效的碳酸盐石材表面黑垢清洗剂。  相似文献   

18.
刘健 《山西建筑》2012,38(9):182-183
简述了三塔斜拉桥提高刚度的方法,提出A形索塔对提高三塔斜拉桥刚度的重要作用,用midas civil建立主跨为360 m的三塔斜拉桥模型,对索塔采用普通索塔、中塔A形索塔、边塔A形索塔和全部采用A形索塔的活载竖向挠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A形索塔设置在三塔斜拉桥的不同位置对提高结构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输送线路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而铁塔是支持导线及避雷线的钢结构。针对三种腹杆布置形式不同的塔架结构,利用软件,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有限元的计算,通过模态分析和屈曲分析得出支撑布置形式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以及支撑布置方式对结构用钢量和承载力的影响,找出最优的支撑布置方案,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姝 《特种结构》2012,29(4):98-101
传统基站建设存在选址难、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不利于搬迁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通信网络的快速部署。本文在已有基站形式基础上,设计出一款新型可搬迁基站一根开较小的自立塔与前方机房的钢框架通过支撑连接,形成一体。这种一体化可移动基站同时弥补了自立三管塔根开大、拉线塔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文中分析对比了塔立在机房的不同方位,连接支撑的不同形式对塔位移的影响,并对这种可移动一体化基站的基础作了简单分析,为基站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