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适于MRI研究的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于MR I研究的鼠脑胶质瘤模型。方法采用脑立体定向术,在F ischer344大鼠脑内接种F98胶质瘤细胞。接种后观察大鼠的生存期并进行生存分析。接种后第6、8、10、12、14天采用MR I及病理学方法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接种成功率为100%,生存分析表明接种后老鼠多数于14 d左右死亡。接种后6 d,MR I即可检测出肿瘤生长。随着接种时间延长,肿瘤体积增大,接种后第6、8、10、12、14天组织学测量分别为(3.6±0.2)mm3、(8.1±0.5)mm3、(63.2±0.6)mm3、(127.3±0.8)mm3,(312.6±0.7)mm3。MR I测量的肿瘤体积为(4.1±0.3)mm3、(8.5±0.4)mm3、(65.4±0.7)mm3、(132.5±0.2)mm3、(317.8±1.4)mm3。组织学测量与MR I体积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2.287,P值均>0.05),但两者明显相关(r=0.91,P<0.01)。第10、12、14天组肿瘤体积较第6、8天组明显增大(F=3.52,P<0.05)。病理学显示该肿瘤模型具有胶质瘤的病理特点。结论该胶质瘤模型成瘤率高,成瘤快,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是适合MR I研究的理想模型。细胞接种后10~14 d是最佳的研究时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何种 b 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胶质瘤术前分级更有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胶质瘤(高级别24例、低级别14例)患者的 MRI 资料,均行常规 MRI 检查和3种 b 值的 DWI 检查(b=1000 s/mm2、2000 s/mm2、3000 s/mm2),分析 DWI 上肿瘤的信号特征,测量肿瘤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不同 b 值的肿瘤最小 ADC 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选取最佳诊断阈值,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序列的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结果 b= 3000 s/mm2 DWI 图像上,91.6%(22/24)高级别胶质瘤呈高信号,85.7%(12/14)低级别胶质瘤呈低信号,以高信号作为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标准,诊断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91.6%和100%)。在 b 值相同时高级别胶质瘤的最小 ADC 值低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 b 值鉴别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敏感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 ADC 3000<0.74×10-3 mm2/s 作为鉴别高级别胶质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100%和87.3%。结论高 b 值 DWI 比常规 b 值 DWI 更能准确反映胶质瘤分级,应用 b=3000 s/mm2 DWI 肿瘤最小 ADC 值为胶质瘤术前更准确分级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干胶质瘤的 MR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5 8例脑干胶质瘤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都作了 MR常规扫描 ,5 6例作了增强检查。结果 :脑干增大膨突 5 3例 ,肿瘤效应 5 5例 ,基底动脉包埋征 9例 ,脑积水 5例。肿瘤 T2 WI高信号、T1 WI低信号。 49例有对比增强 ,表现为片状、结节或肿块状、环状、结节 -环状。脑干胶质瘤可分为 :弥漫型 (n=16 )、内外生长型 (n=2 9)、向外生长型 (n=4)、局限型 (n=5 )和延颈型 (n=4)。结论 :MR诊断脑干胶质瘤有独特的价值。该肿瘤的分型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胶质瘤磁共振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成像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病理学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胶质瘤共 2 6例。行常规MR及MR灌注成像检查。构建脑血流容积 (CBV)图和脑血流量 (CBF)图 ,计算最大相对CBV(rCBV)和最大相对CBF(rCBF) ,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 低级组 (Ⅰ~Ⅱ级 )胶质瘤rCBV、rCBF范围分别为 0 .72~ 4.2 6和 0 .82~ 2 .89,均值分别为 2 .10± 1.18和 1.5 2± 0 .65。高级组 (Ⅲ~Ⅳ级 )胶质瘤rCBV、rCBF范围分别为 0 .89~ 10 .0 2和 1.5 0~ 6.40 ,均值分别为 5 .2 3± 1.86和 4.81± 2 .60。 2组rCBV和rCBF差别有显著性 (t检验 ,Ρ <0 .0 1)。非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rCBV与rCBF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r =0 .712 ,Ρ <0 .0 1)。结论 脑磁共振灌注成像对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胶质瘤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对胶质瘤治疗效果不理想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胶质瘤对化疗药物耐药,严重影响了化疗效果。肿瘤细胞一旦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即多药耐药(MDR)。MDR有两种表型:(1)首次使用化疗药物就产生耐药,称为原发性或内在性耐药;(2)在化疗过程中产生耐药,称为获得性或继发性耐药。目前肿瘤MDR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有以下几种:(1)药物在肿瘤细胞内的积聚减少;(2)药物失活增加;(3)药物作用靶减少;(4)凋亡与抗凋亡机制失衡;(5)MDR中的DNA修复机制等。总之,胶质瘤MDR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胶质瘤MDR呈现多机制、多因素的特点。因此,有必要明确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以便对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预防和逆转胶质瘤抗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规律服用替莫唑胺对高级别胶质瘤辅助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初次手术并接受同步放化疗序贯6周期替莫唑胺化疗的治疗模式(Stupp方案)治疗的123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规律服用替莫唑胺将患者分为规律治疗组(n=82)和不规律治疗组(n=41)。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规律治疗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3%(47/60)、90.0%(54/60),未规律治疗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66.7%(18/27)、81.5%(2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规律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1个月,规律治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规律服用替莫唑胺对患者总生存期存在影响,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服用替莫唑胺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衡量不同恶性级别胶质瘤增殖、凋亡失衡情况的新指标———增殖 /凋亡指数 (proliferation/apoptosisindiex ,P/AI) ,采集不同恶性级别脑胶质瘤石蜡切片标本 6 9例 ,手术切除脑胶质瘤新鲜标本 2 6例 ,脑外伤内减压术正常脑组织 8例为对照。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和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的阳性细胞百分率 ,设定与阳性细胞百分率范围对应的等级相关序数 ,计算其等级相关序数比 ,即增殖 /凋亡指数。随脑胶质瘤病理恶性级别增高 ,平均P/AI增高 ,对照组P/AI均在 0 2~ 1 5之间 ;85 1%Ⅰ、Ⅱ级脑胶质瘤的病例P/AI小于 2 5 ;91 7%Ⅲ、Ⅳ级胶质瘤病例P/AI在 2 5以上。 3组之间P/AI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P/AI=2 5可能是区分胶质瘤相对良性和恶性较为合适的界限 ;脑胶质瘤中细胞增殖、凋亡的失衡状况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P/AI能较为直观地综合反映肿瘤细胞增殖、凋亡这两方面的失衡情况 ,与肿瘤恶性级别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 H-MRS)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亚急性脑梗死患者及22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接受了2D1 H-MRS检查,观察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2D1 H-MRS胆碱峰(Cho)、肌酸峰(Cr)、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NAA)及乳酸峰(Lac)的变化,并统计分析Cho/Cr、NAA/Cr、NAA/Cho比值。结果与对侧或邻近相对正常脑组织比较,亚急性脑梗死病例Cho峰呈轻度降低或升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病例Cho峰升高,两组病例NAA峰均不同程度降低,Cho/Cr、NAA/Cr、NAA/Cho三个比值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1 H-MRS在亚急性脑梗死与低级别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胶质瘤动态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脑胶质瘤生长、扩散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3例经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的患者自初次发病到最后手术时的一系列MR检查,分析肿瘤初发、最后部位、生长扩散方式。结果:脑胶质瘤的生长分膨胀性(13%,3/23)和弥漫性(87%,20/23)。弥漫性生长又表现为同侧(60%,12/20)和通过胼胝体向对侧(40%,8/20)扩散。同侧扩散又分为近距离直接浸润(92%,11/12)和远隔部位的种植播散(8%,1/12)。结论:脑胶质瘤的生长扩散因侵及的纤维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方向性,这种特点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囊性少突胶质细胞瘤(COD)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方法 对8例以完全囊性或大囊小结节为形态特征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包括2例以少突胶质细胞成分为主的少突-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术前行颅脑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术前直接行颅脑MR增强扫描.结果 8例COD均为单发病灶,总结其较为特征性的MRI表现有:(1)边界清晰,幕上多见;(2)完全囊性或大囊小结节的形态特征;(3)壁结节多数形态规则,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4)囊壁光滑,扩散不受限,增强扫描多数不强化;(5)囊液信号均匀,扩散不受限,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呈高或低信号,多数呈高信号.结论 COD临床罕见,容易误诊,而其MRI表现尚具备一定的特点,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被光激活后对C6胶质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36只C6脑内胶质瘤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单纯光照组,金丝桃素低、高剂量非光照组,金丝桃素低、高剂量光照组。实验第2周和3周MRI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第3周切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SP法检测瘤组织中VCAM-1和MMP-9。结果(1)MRI检测显示,金丝桃素光照组肿瘤体积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2)高剂量光照组抑瘤率为75.6(;低剂量光照组抑瘤率为51.4(。单纯光照组、金丝桃素非光照组对肿瘤无抑制作用。(3)金丝桃素光照组中VCAM-1和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CAM-1与MMP-9呈正相关(r=0.82)。结论光激活的金丝桃素可能通过抑制VCAM-1和MMP-9,降低肿瘤突破基质屏障的能力,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而制约胶质瘤生长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幕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GG)的多参数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患者幕下GG患者的多参数MRI表现,包括常规平扫和增强、扩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MRS)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成像.结果 11例病灶均位于幕下,4例位于延髓-桥臂,1例位于延髓,2例位于桥脑,4例位于小脑...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人AngiostatinKringle( 1 3) [AK( 1 3)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 ,利用脂质体法将带有大鼠血清白蛋白分泌信号的人AK( 1 3)基因导入大鼠C6胶质瘤细胞 ,并用G41 8筛选获得目的细胞株。采用电镜、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等方法 ,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及AK( 1 3)蛋白表达情况 ,并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目的细胞株表达的AK( 1 3)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结果表明 ,成功转染人AK( 1 3)基因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可稳定表达AK( 1 3)蛋白 ,且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作用 ,为进一步进行体内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综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扩散加权成像(包括扩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脑胶质瘤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运用磁共振灌注成像(PWI)获取对比剂首过期间的兴趣区图像,评价rCBV和rCBF在术前评估脑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本组共30例颅脑胶质瘤,均经病理证实.常规MRI扫描后行PWI,PWI序列为GRE-EPIRIT2*WI,由灌注资料获取rCBV、rCBF图像,计算最大rCBV和rCBF并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对照.结果Ⅲ~Ⅳ级胶质瘤(18例)的rCBF、rCBV分别为1.8~7.4和2.67~10.48,均值分别为5.4±1.8和5.75±3.85.I~Ⅱ级胶质瘤(12例)rCBF、rCBV分别为0.5~1.7和1.36~3.16,均值分别为1.4±0.3和1.75±0.65.两组间rCBF和rCBV差别有显著性(P<0.01,studentt检验).结论灌注成像对颅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体素不同回波时间(TE =30 ms/135 ms)和多体素长回波(TE=135 ms) MRS在原发性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高级别胶质瘤(HG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PCNSL(13例经病理证实,6例经诊断性治疗确诊)和22例HGG(均经病理证实)患者影像资料.19例PCNSL均行单体素短和长回波MRS检查,其中15例行多体素长回波MRS检查.22例HGG均行单体素短和长回波MRS及多体素长回波MRS检查.分析不同TE时间单体素MRS在瘤体中的不同代谢物相对比值,同时分析多体素长回波MRS在瘤体及瘤周中的不同代谢物相对比值.结果 单体素短回波MRS的Cho/Cr和NAA/Cr在PCNSL与HGG的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NAA和(Lac+ Lip)/Cr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素长回波MRS的Cho/Cr、NAA/Cr和Cho/NAA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体素长回波MRS瘤体的Cho/Cr、NAA/Cr和Cho/NAA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的Cho/Cr、NAA/Cr和Cho/NAA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体素MRS代谢物是鉴别诊断PCNSL与HGG的有效指标,多体素长回波MRS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7.
综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及扩散加权成像(包括扩散张量成像)对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脑恶性胶质瘤的二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2D1H -MRS)特征及其代谢物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 :经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胶质瘤14例(男性8例 ,女性6例 ,年龄19~72岁) ,年龄相近正常对照组15例 ,使用1.5TMRI成像仪 ,PRESS序列 ,TR/TE=1000ms/144ms ,多体素相位矩阵 :16×16 ,FOV :24cm。完成扫描后用随机软件包FuncTool进行分析 ,观察正常对照组(作为外参照)、病例组病灶周边、病变区及对侧正常区(内参照)各主要代谢物变化情况。结果 :14例胶质瘤按WHO标准分类Ⅲ级6例 ,Ⅳ级8例 ,肿瘤实体区NAA/Cho、NAA/Cr、NAA/(Cho +Cr)分别为0.39±0.11 ,1.09±0.38 ,0.28±0.06 ,较正常参照区降低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 ;Cho/Cr和Lac/Cr分别为3.05±1.44 ,0.35±0.59 ,均较参照区升高 ,前者p<0.05 ,后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合多体素波谱图观察提示恶性胶质瘤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 ,同时可显示肿瘤周边区域的Cho升高等异常。结论 :Cho升高、NAA下降和出现异常Lac峰是恶性胶质瘤的主要波谱表现。2D 1H -MRS可检测胶质瘤MRI所示病灶以外区域的代谢异常 ,此对鉴别诊断、立体定向活检和制定治疗方案等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颅脑胶质瘤患者级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颅脑胶质瘤患者42例,根据患者胶质瘤级别不同分为低级别颅脑胶质瘤组26例,高级别颅脑胶质瘤组16例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高级别组的颅脑胶质瘤K trans值和V e值明显大于低级别组(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常规磁共振影像显示的结果中胶质瘤接触到脑室下区、囊变或坏死、平扫信号不均、重度囊变或坏死、区域水肿、肿瘤强化体积、肿瘤占位效应及边界模糊是颅脑胶质瘤患者级别的区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强化体积(重度)、边界模糊、重度囊变或坏死是颅脑胶质瘤患者级别区分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可以鉴别颅脑胶质瘤患者的高、低级别,对于颅脑胶质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颅内恶性淋巴瘤、15例高级别胶质瘤的常规MRI表现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对照分析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及对侧正常脑组织ADC值.结果 12例原发颅内恶性淋巴瘤,9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共发现18个病灶,15个病灶肿瘤实质DWI呈均匀高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平均ADC值为(0.693±0.134)×10-3 mm2/s,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平均ADC值为(0.879±0.118) ×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高级别胶质瘤,14例单发,1例多发.共发现16个病灶,其中13例合并囊变坏死,病灶肿瘤实质DWI呈稍高或等信号,囊变坏死区呈明 显低信号.肿瘤实质部分平均ADC值为(0.913±0.125)×10-3 mm2/s,对侧相应正常部位平均ADC值为(0.826±0.098) ×10-3 mm2/s.原发颅内恶性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实质的平均ADC值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DWI表现及ADC值结合常规MRI平扫、增强表现,对颅内原发恶性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磁共振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