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分布式作战概念及内涵延伸为主线,梳理了分布式反舰作战由来、核心理念及发展脉络,重点对分布式反舰作战特点、信息支援要求及装备发展途径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是发掘了分布式反舰作战火力打击中呈现出的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特征,二是分析了分布式反舰作战下信息支援的平台多元化、装备一体化、支援全程化趋势及表现,三是对分布式反舰作战武器的研制、升级和改装进行了展望,可为未来海上反舰作战样式选择、装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军发布的若干新型作战概念进行梳理,提出了智能分布式作战是未来战争形态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对智能分布式作战的概念内涵、特点进行了提炼和分析,对重点关键技术项目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包括项目整体发展脉络、预算占比和技术领域分类等,并提出了智能分布式作战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对未来战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实施,分布式作战概念成为军事研究热点。针对制空作战,分析了空中分布式作战的架构样式和作战特点。研究了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的特征,并提出了未来空空导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海上作战”理论是美军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海上作战的顶层概念。在该理论的影响下,美军对海上作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塑。尤其在反舰作战方面,美军大力发展反舰导弹武器以提升其作战平台的进攻性能。为研究“分布式海上作战”理论影响下美军反舰导弹武器的发展现状,跟踪美军海上作战理论的发展,判断其最新海上作战方法,基于“分布式海上作战”理论下美军反舰导弹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美军海上装备和反舰导弹的发展需求,研究了“分布式海上作战”理论下美军新型反舰导弹的技术特性和作战能力,得出了美军新型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美欧等国近期提出的若干作战理论与概念、导弹与相关型号改进实践以及前沿性研究项目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并对其作战概念、作战力量构成、作战模式特点等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作战模式对战术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认知/动态与分布式作战将是未来战争形态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该作战模式将对导弹武器装备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高对抗作战环境中的指挥控制能力,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开展了分布式作战管理(DBM)项目。该项目旨在开发先进的规划控制算法、态势感知以及人机交互技术,并集成于分布式作战管理软件中,以协助作战管理人员和飞行员在通信受限的强对抗环境中执行空空、空地作战任务。梳理了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介绍了项目的评估与测试原理,最后分析了其对分布式作战的作用及给未来作战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飞航导弹》2021,(3):14-19
分布式协同攻击武器装备改变传统单一武器平台研发模式,将系统功能分解到多个小型化武器平台,利用协同技术完成作战任务,势必对未来作战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分布式协同攻击武器装备的发展背景,并从不同层次介绍了国外研究现状和主要差距。结合分布式协同攻击武器装备低成本、智能化的作战特点和优势,提出了两大基本应用场景。基于这两大应用场景,分析了分布式协同攻击武器装备将面临的四点作战风险与挑战以及应具备的三大作战能力。由能力需求映射出从体系层面到平台层面的三大核心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分布式协同作战对于军事影响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对国外颠覆性军事技术进行了分析,基于导弹武器发展趋势,重点梳理了影响导弹武器发展的颠覆性技术及作战概念。介绍了激光成像探测、太赫兹、量子信息、微系统、高功率微波以及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分析了无人机蜂群作战、分布式空战概念、海上分布式打击概念、基于高速炮弹的先进防御技术,阐述了颠覆性技术及新作战概念对未来导弹武器装备发展与导弹攻防对抗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杀伤是美海军为推动第三次抵消战略而论证的新型作战概念,其核心是将传统的"以兵力集中实现火力集中"作战样式向"兵力分散火力仍集中"转变。目前,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概念提出、研究论证、海上试验和概念深化四个阶段。随着该作战概念的深化运用,其作战能力逐步形成,将构成现实威胁,应未雨绸缪,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准备。介绍了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指出的背景和核心思想,分析了分布式条伤作战概念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军舰艇作战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结构复杂的大系统,是实施海上战争的重要手段。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第一代作战系统——独立式作战系统。之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作战系统先后经历了独立式、集中式、分开式和分布式作战系统。目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海军舰艇作战系统已成为海军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网络化作战”理论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全网络化部队、集中式网络化作战的特征,探讨了分布式网络化作战的特征和优势,提出了遂行分布式网络化作战必须关注的问题:物质基础、通信链路和战术指挥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来防空反导分布式协同作战的需求,通过分析云计算及其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提出了防空反导战术云的概念、作战视图及架构、组成。以战术云为基础,将作战资源按照要素集成的方式,构建大、小云双层协同控制的防空反导分布式协同作战体系结构,并分析了体系具体组成,描述了基于该体系的典型作战流程及作战能力。最后归纳总结了实现防空反导分布式协同作战的三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飞航导弹》2021,(2):88-93,98
分析了美军二战以来的作战概念和武器装备,梳理了其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包括核技术优势阶段、非对称技术优势阶段、信息技术优势阶段和颠覆性技术优势阶段,认为其发展趋势仍向着多域联合协同、压缩任务执行周期、分布式作战任务单元以及作战概念牵引装备发展的方向,以继续维持美国的非对称作战优势。针对未来作战概念和武器装备发展,给出了四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提出的决策中心战,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技术完成作战力量的分布式灵活部署和多样化战术,形成复杂战场态势,击垮敌方的认知判断。针对美国发展决策中心战的动因、核心内容等问题,总结了决策中心战概念提出的背景,分析决策中心战的核心思想,包括核心制胜机理、具体表现形式,初步验证的结果;最后得出:决策中心战是大国竞争环境下应对强敌自然产生的结果,将有力推进美军智能化转型,需加强构建与智能技术相关的作战概念探索,并积极引入对抗手段及作战效果对新作战概念衡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战场及反舰导弹发展的特点,研究反舰导弹作战应用软件的发展方向,提出远程化、智能化是反舰导弹武器发展的主要趋势,先进的弹载自主作战应用软件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反舰导弹弹载自主作战应用软件的组成和主要功能,提出了发展反舰导弹弹载自主作战应用软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应对中俄等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的发展,美国开展了"作战云"、"穿透型制空"、"忠诚僚机"、"分布式空战"等新型作战概念研究,而无人智能作战、蜂群式攻击等新型作战样式的出现,推动未来空战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也促使导弹武器向全新的分布式协同作战模式发展。本文主要对美国军方目前加速发展的适用于分布式协同作战体系的导弹武器系统进行了跟踪研究,对导弹协同作战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蜂群自主作战的需求以及传统技术架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构建蜂群作战系统体系中的优势。从体系结构、网络架构、共识算法、智能合约等方面给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导弹蜂群协同制导方案。最后,对该方案的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研究表明:基于区块链的协同机制,按照智能合约规则分配制导律协同量,各节点依靠分布式的协同制导律,可以顺利地完成协同攻击任务。  相似文献   

18.
梳理了美国"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NIFC-CA)系统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目前NIFC-CA系统的主要打击链组成。通过分析表明,在未来战场上NIFC-CA系统将进一步整合各种作战平台,发挥各作战平台更大的作战效应,进一步推进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概念发展。最后评述了未来"海军一体化防空火控"系统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施阳 《兵工自动化》2021,40(11):43-45,59
为适应高新科技发展对军事行动带来的冲击,加强我军无人战场研究,提高无人机专业建设能力,提出未来无人机作战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无人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的应用和遇到的问题,结合无人机作战特点,从无人机的作战优势、集群建设、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功能集成以及编制体制建设5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及技术的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人机蜂群作战作为分布式作战思路的典型代表,势将成为未来战场上具备颠覆性的作战模式。从功能、成本以及效费比三个方面,论述了蜂群作战的技术特点。归纳了国外蜂群作战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推动蜂群作战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系统架构、空中发射与回收、低成本结构设计、功能结构一体化设计与智能化作战管理与决策辅助等技术。同时,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全球扩散以及蜂群作战带来作战效能的提升,无人机及蜂群反制措施也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对反无人机/蜂群技术及装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与介绍。根据对国内外蜂群项目的分析,针对无人机蜂群作战技术,从使用过程与技术特点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