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锡二铁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对线路跨101省道、穿阿巴嘎旗砖厂的线位走向从工程经济、地质条件、地方规划等诸多因素考虑,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地质条件好、满足地方规划的线路走向才是最为合理的。通过对线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的方案比选,阐述了铁路选线除了要考虑工程投资和工程地质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意见,与地、县市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五里川至邓州段铁路的修建将使本地区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设计出线路短、工程小、投资小的铁路方案,对促进区域内经济发展和完善路网结构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路网规划,功能定位,接轨和线路走向,地质选线,环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等影响因素,对五里川至邓州段线路进行了沿既有线、既有线北侧和既有线南侧3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提出了五里川至邓州段采用沿既有线方案作为推荐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侯淼 《铁道勘察》2014,(2):93-98
张家口至呼和浩特铁路位于华北北部,呈东西走向。线路东接张家口南站,经过河北省怀安县后穿大尖山隧道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迄于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东站。通过对大尖山越岭地段方案的研究,结合沿线地形及工程地质条件,重点就线路走向与地方经济点的合理关系、线路走向与文物保护、线路走向与不良地质分布关系、线路走向与工程施工风险等问题等进行综合比选论证,提出了合理的线路越岭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铁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呈现出建设周期短、速度快的特点。新建铁路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既有、在建工程优化设计,合理预留规划铁路条件是铁路规划设计的重点、难点。结合合肥枢纽合肥北城至合肥站工程初步设计,对商杭铁路淮南至合肥线路走向及引入合肥枢纽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选,推荐合理的线路走向及引入合肥枢纽方案。  相似文献   

5.
汕汕铁路中,汕头湾段现有沈海高速公路汕头湾跨海大桥、规划疏港铁路,通道条件较复杂。结合濠江区城市规划、既有跨海大桥、规划疏港铁路、环境保护等,基于汕头湾地段的工程条件、地质条件、工程投资、环境保护、地方规划等影响因素进行多方案的综合比选,科学确定线路走向和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6.
郭强 《铁道勘察》2005,31(4):4-6
黄织铁路为规划隆昌至黄桶铁路的南段。根据地方煤田和经济点的分布,结合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介绍了黄织铁路东、中、西3个走向方案,经对3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黄织铁路采用中线方案。  相似文献   

7.
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线路起于宜昌东站,途径宜昌市西陵区、夷陵区,而后进入宜昌市兴山县,与郑万高铁相连。该线是一条典型的复杂山区铁路,地形困难,地质条件异常复杂,环境敏感点等控制性因素较多。针对路网规划、本线功能定位、宜昌总图研究成果、地形地质条件、环境保护要求、沿线经济发展和规划、工程投资等特点,对线路主要技术标准、宜昌地区和郑万铁路接轨点的设置、线位走向方案的选取进行了研究,经综合比选提出了本次研究宜昌至郑万铁路联络线的推荐方案建议,并为类似工程项目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吕梁山越岭选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占东 《铁道勘察》2009,35(6):79-81
山西中南部铁路吕梁山越岭段选线方案需绕避煤矿采空区。对两个主要方案:(1)北绕采空区短隧道方案;(2)下穿采空区长隧道方案;从矿区规划、线路长度、运营费用、工程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选,推荐下穿采空区长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9.
三门峡至荆门段铁路的修建将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路网结构的完善,站址的选择对当地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布局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选出在经济、生态、人文等方面均符合当地要求的站址。通过对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线位走向的研究,针对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敏感性、线路长度、工程投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等方面,对内乡西站站址进行了远城、近城两个方案的分析和探讨,经综合比选,推荐内乡西站站址选择采用远城方案。  相似文献   

10.
衢丽铁路松阳至丽水段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丽水市,西连在建衢宁铁路,东接金温铁路通道。地处浙江括苍山脉西北侧,以低山为主,地形地貌复杂,地形总的趋势是中部高、东西低,地势起伏较大。针对松阳至丽水段主要线路走向从吸引客货流条件、工程地质、工程投资、对矿区的影响方面分析,结合工程难易程度、地方意见等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深化研究了兼顾沿线乡镇居民出行需求带动当地旅游的经丽新方案和线路方案顺直进一步缩短特长隧道长度的经双坑取直方案。最终提出本段线位推荐方案,为类似工程项目选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渝西北地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修建这条铁路可强化该地区交通体系。在铁路选线过程中,以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结合现场调查,对线路走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布局影响较小。线路的设计坡度以适应沿线地形、地貌条件,与邻线坡度衔接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根据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决定在南、北两端分别接轨于渝怀铁路和达万铁路,并对接轨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一条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有机协调配合,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的线路短、工程小、投资省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永寿梁越岭地区线路方案研究工程实践,针对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黄土沟谷纵横、强烈下切、岸坡坍塌、陷穴分布广、且多呈坡陡谷深的黄土"V"形谷的特殊地形条件,以及以黄土滑坡为主的不良地质广为分布、规模大、危害重的特殊地质条件,首先根据线路基本走向和主要技术标准,在进行大面积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探基础上,结合区域内自然特征、环境敏感点等,选择合理的越岭垭口;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系统、全面分析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从线路技术条件、越岭主隧道长度及工程施工条件、工程可靠性及环境影响、工程经济性等多方面比选,选择合理的越岭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3.
汕头至汕尾铁路在汕尾市海丰县境内与既有厦深铁路存在立交关系,考虑立交位置前后的汕尾站、油田水库、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及特殊不良地质等控制因素,结合上跨、下穿既有厦深铁路的形式,分别研究了不限速方案和限速方案。并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环境影响、工程经济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从而推荐施工运营安全、地质条件较好、工程投资较省的上跨既有厦深铁路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4.
岚山疏港铁路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境内,与兖石铁路、胶新铁路、瓦日铁路通道等路网干线连通,是支撑岚山港区建设发展的重要疏港通道。为了使线路走向方案符合政府规划,合理串联各经济据点,提高铁路运输组织效率,首先从重大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出发,研究了并行青连线经山钢方案和并行青连线经汾水方案,推荐运输组织顺畅、工程投资小的并行青连线经山钢方案。然后,结合沿线政府规划、环境敏感区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分段对高兴至涛雒段、涛雒至虎山段进行了多方案技术比选,推荐工程投资经济合理、运输组织顺畅、符合地方政府规划的并行青连线西侧方案和并行厦门路及玉泉二路方案,最终而确定了岚山港疏港铁路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是我国2020年前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中的一段,与既有京广铁路构成京广铁路大通道,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繁忙干线铁路.本文主要介绍了韶关至花都段部分复杂地段、特殊地段选线、新技术采用和总体设计中的一些体会.研究结论:本段线路比选了樟市方案、清远站位方案.其中樟市东、中、西3个方案,经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环境影响,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推荐樟市东方案;清远站位白家塱站址及洲心镇站址2个方案,经从专业技术和经济两方面比较,推荐白家塱站址方案.同时,该段线路在专业设计时,在轨道、路基、隧道等方面采用了新技术,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襄荆宜铁路荆门至宜昌段位于湖北省西部,为呼和浩特至南宁快速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在襄阳地区接郑万铁路襄阳东津站,在宜昌地区引入汉宜铁路宜昌东站。沿线主要为露地层含第四系覆盖层及震旦系-第三系碳酸盐岩、碎屑岩等沉积岩,沿线地形较为平缓。通过线路线形、站位条件、项目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对荆门西站站址方案和当阳至宜昌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比选。  相似文献   

17.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安至韩城城际铁路是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项目,线路方案受沿线城镇布局、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区、煤矿采空区、旅游开发区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规划选线、环保选线、地质选线、工程选线以及站位选线等不同方面,以综合选线的研究方法在众多的控制因素中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和利益平衡选择出一个能够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线路方案。目前本项目已经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初步评审,评审专家和沿线地方政府均对推荐的线路方案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宜昌地区铁路现状及总图规划,考虑相关项目实施,针对襄常至常德铁路引入宜昌地区方案,从地区车流特点、客运格局、引入地区方案进行逐层分析,从城市规划、运输组织、施工条件、长江桥位、环境影响、工程投资、地方意见等方面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推荐采用小鸦路站位·并行宜万铁路桥位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新建白沙沱长江桥工程投资大,建设工期长,是改建铁路重庆至贵阳线扩能改造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桥位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条线路走向、工程投资的大小及建设工期的长短。根据渝黔线线路走向,结合环保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条件等因素,对长江桥位进行综合比选,最终选择方案Ⅰ经既有珞璜站桥位方案为跨越长江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攀枝花—大理铁路宏观走向方案时,结合区域经济据点、地形地质条件以及区域路网,进行了多方案研究。在方案比选时不是单纯地从这一条线的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等方面考虑,而是重点从整个区域路网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与规划铁路共线、增加既有铁路辅助通道的方式,确定线路宏观走向,实现一条线兼具多功能,充分利用线路能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