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出现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为了有效处理和确定交通事故案件责任,有必要应用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技术。本文分析了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相关概念的含义,指出了通过鉴定交通事故中车辆痕迹、人身痕迹、路面痕迹以及肇事者心理痕迹,为认定肇事车辆和责任人提供了可信的证据。在交通事故勘察中,要对车辆轮胎印痕的勘察、交通事故现场散落物的勘察、交通事故现场可疑迹象的勘察来确定交通事故的案件性质和案件责任。  相似文献   

2.
郭健 《科技咨询导报》2012,(33):233-23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技术的进步,随之而来的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交通事故的发生。然而据资料分析,交警部门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在运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此类案件时,更多的时候是根据特殊的痕迹来检验肇事案件,即通过对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很少关注其他痕迹在事件中的作用,更是很少注意到侦查方向的特殊作用。该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通过在交通肇事案件痕迹检验技术的运用以及现场侦查方向的运用,从而以最有效的方式侦破交通肇事案件。  相似文献   

3.
血潜痕迹是法庭科学技术中极具采信力的重要证据之一。通过对犯罪现场中所遗留的血潜痕迹的检验,能够判定犯罪人与被害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确定案件性质,缩小侦查范围,判断作案工具,刻画犯罪分子人身形象,揭露伪装,揭示命案第一现场,并且作为形态痕迹的排他性特点可以直接认定痕迹遗留人为诉讼提供重要依据,伊文思蓝属生物染色剂,对血液痕迹的染色、显现是利用伊文思蓝对蛋白质定量的测定快速、灵敏的特点,从而提高血潜痕迹提取质量的一种极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车辆自燃在交通事故中较为常见,对自燃痕迹进行检验和鉴定,分析自燃原因,在查明事故真相和责任认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对汽车自燃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举措,为减少该类事故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碰撞接触点分为涉事实体上的接触部位以及该部位在碰撞瞬间位于地面上的投影。接触部位主要通过车体、人体上遗留的痕迹或整体分离痕迹比对分析,结合动态分析法获得。道路上的接触点确定则以路面痕迹的突变分析为主,并辅之以经验性的调整。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基于多维物证的空间位移约束法求解接触点的模型、思路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高震 《科技资讯》2006,(35):18-18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痕迹检验不仅有利于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核实当事人的口供及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为侦破道路交通逃逸案件、查找肇事车辆提供有效的证据.本文结合案例,对痕迹检验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犯罪侦察学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痕迹的概念及其内容;论述了收集、提取各种重要物质痕迹之前,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痕迹作了说明,并较深入细致具体地阐明了交通事故现场血液、人体组织、油漆等痕迹的提取、保存、送检方法,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收集可靠证据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达,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汽车保有数量逐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每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只增不减,居高不下。人作为交通的主要要素之一,在交通事故中极有可能受伤甚至死亡,因此,人体衣着上的痕迹是弄清交通事故形成过程、确定交通事故肇事车辆的重要物证。轮胎印痕是交通事故中人体衣着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痕迹,通过对衣着上的轮胎花纹与嫌疑肇事车辆的轮胎花纹进行检验,即可确认嫌疑车辆是否肇事车辆,为划分事故责任、锁定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9.
在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中,微量物证在认定肇事逃逸车辆,确定车与车、车与人、车与物等是否发生接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交通事故的复杂性、瞬时性和紧急性,在现场施救、保护、勘查、微量物证提取、检验等诸多环节任何一处处置不当都会影响检验结论的客观准确。通过从勘查前、勘查过程中、检验过程以及对检验结论的运用等方面对微量物证检验...  相似文献   

10.
李青 《科技咨询导报》2011,(10):256-256
痕迹检验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勘查工作来确定案件性质,判断交通事故类型,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等.本课题通过对交通肇事案件中痕迹检验技术的进一步探讨研究,总结出各种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与运用,能在交通肇事案件中直接简单的进行搜集,提取,分析,检验和鉴定,为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作案人在作案过程中除了留下各种各样的物质痕迹以外,还会留下潜在的心理痕迹,通过现场勘查,提取遗留在现场中的各种痕迹物证,来分析作案人实施犯罪的心理过程,对于推断作案人的犯罪行为动机和目的,认定案件性质,明确侦查方向和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人体一次碰撞与二次碰撞后人体碰后运动轨迹、路面痕迹特征及车体痕迹的检验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出几种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方法,为交通事故中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鉴定,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面痕迹及散落物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要的表迹物证,是事故重建的基础性要素.本文介绍了地面痕迹及散落物的概念、种类、特征及其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晓锋 《科技信息》2010,(24):I0330-I0330
本文通过对几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痕迹检验,发现运用整体分离痕迹鉴定法在认定肇事逃逸车辆时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地面轮胎痕迹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地面轮胎痕迹的科学应用是事故重建工作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地面轮胎痕迹的概念、种类、形成机理、特点及其在道路事故重建中作用.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一直是我国交通管理中的诟病,且摩托车上路的事故评判标准在法律上也缺少相应规定,所以出现交通事故后很难对双方所负责人进行科学的评判.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行驶速度分析计算与鉴定是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证据之一.该文根据二轮摩托车在交通事故中制动印迹长度、翻倒后与地面划痕印长度、碰撞后轴距缩短等事故状态对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进行分析计算,同时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件案例分析,阐述二轮摩托车行驶速度计算方法在处理交通事故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交通事故现场的再次碰撞会加大事故的严重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RF24L01模块的交通事故现场报警系统.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nRF24L01模块将不断地向过往车辆发送无线信号.过往车辆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STM32F429主控芯片控制音频编解码器播放语音,提醒司机减速慢行.与传统的nRF24L01模块相比,经过RFX2401C放大的无线信号传输距离更远.与灯光和广播信号相比,无线信号穿透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实验证明,系统能达到远程提醒,防止再次碰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地面轮胎痕迹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对地面轮胎痕迹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核实当事人的口供及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同时也为侦破道路交通逃逸案件、查找肇事车辆提供有效的证据。本文结合案例,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对地面轮胎痕迹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3起不同类型的交通事故,根据现场采集的事故参与方信息,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对事故过程进行再现分析,从而确定事故参与者在碰撞前的形态.涉及道路弱势群体参与的碰撞类型,事故再现主要集中在车辆损坏信息与人员伤亡信息的交互融合性;涉及到车辆大面积损坏的碰撞类型,事故再现主要集中在碰撞角度、制动反应时间、转向角度等碰撞序列、车辆运行轨迹与事故现场采集信息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路面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装有ABS汽车轮胎痕迹的形成机理和痕迹特征,以及轮胎痕迹的检验、应用。试验表明在交通事故现场,装有ABS的汽车不会留下轮胎痕迹,或者仅留有不清晰的压印痕迹的认识是不全面的。论文还就如何增强、显现微弱的轮胎痕迹,如何利用装有ABS汽车轮胎痕迹推算汽车制动前的行驶速度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