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7月期间本院确诊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组,每组70例,常规组给予25 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1次/d,小剂量组给予12.5 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1次/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E2、FSH、P水平,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清E2、FSH、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小剂量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治疗有效率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性(P0.05);小剂量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2、FSH、P水平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小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和改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且其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武清区中医医院经治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后对疗效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以了解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意义。应用米非司酮1次/d,12.5 mg/次,口服,3个月后检测经米非司酮治疗前后的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大小。结果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前后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激素水平较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以及瘤体都明显缩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及瘤体均明显缩小,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此外,研究表明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就该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12.5 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25 mg/d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激素水平、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情况、痛经改善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激素水平差异不明显,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在治疗后都有明显的缩小,观察组患者的痛经改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痛经改善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医院2012年2月15日至11月15日共接收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105例,将其平均分为A、B、C组,每组35例。 A组给予正常剂量米非司酮25mg/d,B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C组给予最小剂量5mg/d。所有病患须在月经开始第3天服用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2周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服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各项激素水平,包括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激素( E2),孕酮( P)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全部患者经过B超检查其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变小,3组患者间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613.106和548.191,均P<0.001),其中小剂量B组缩小体积较为显著,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后缩小率为65.2%,子宫体积缩小率为61.9%;正常剂量A组缩小率分别为36.4%和33.1%;最小剂量C组缩小率分别为34.6%和31.3%。3组激素水平(FSH、LH、E2、P)指标均有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2、P水平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16.713和20.968,均P<0.001)。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连续使用12周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7月期间来我院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与B两组,两组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该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A组实施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方案,B组实施常规剂量米非司酮(25mg/d)治疗方案,待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身体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后,肌瘤的体积都有得到了不等程度的缩小,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都有所下降,两组相较治疗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在子宫肌瘤缩小程度与激素平衡程度上没有明显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践对比分析,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常规剂量米非司酮同样具备控制肿瘤,平衡激素的特点,并且更具安全性,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10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12.5 mg/d和25 mg/d两组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副作用,以及评估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的情况。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予米非司酮12.5 mg/d和25 mg/d,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同时评估患者血清中血红蛋白浓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子宫肌瘤反跳生长情况。结果:两组剂量米非司酮均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提升血红蛋白及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分别比较两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反跳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12.5 mg/d组发生子宫内膜不规则增生率显著低于25 mg/d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5 mg/d和12.5 mg/d两个剂量均能缩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但以12.5 mg/d剂量更为安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反跳率高,建议最好作为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针对我院确诊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比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以及反跳生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乙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mg/d、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均能有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但12.5mg/d剂量用药更为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反跳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120例均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子宫和肌瘤体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血红蛋白较服药前有所增加,不良反应小。结论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每天12.5mg,对照组每天25mg,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能够保持与常规剂量相近的疗效,子宫与肌瘤体积疗效也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200mg,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 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由服药前的75.1g/L上升至117.2g/L,对照组由服药前的75.3g/L上升至91.7g/L.治疗组血红蛋白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肌瘤体积由用药前的(118.7±13.1)cm3,缩小到服药后的(68.2±12.7)cm3,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肌瘤体积由服药前的(117.3±12.9)cm3 增长至服药后的(138.9±17.8)cm3.治疗后,治疗组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患者暂时闭经,纠正贫血,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临床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天津津南区咸水沽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随机分为小剂量组(米非司酮,12.5 mg/d)54例和大剂量组(米非司酮,25 mg/d)53例,比较两组用药结束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与临床疗效,以及子宫体积与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用药后,小剂量组患者平均子宫体积、平均肌瘤体积均小于大剂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少于大剂量组的18.87%;小剂量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大剂量组的75.4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子宫肌瘤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其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且疗效更好,在临床本病的治疗中可推广此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与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3个月,经超声检查子宫肌瘤大小对比用药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后,5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检查血红蛋白指标正常,血清激素水平均下降,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的用量为25mg/d,研究组患者的用量为12.5mg/d。治疗3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肌瘤反跳生长情况和对照组差异比较也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其进行手术后,其内膜不规则增生情况,研究组发生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米非司酮治疗中,25mg/d和12.5mg/d剂量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12.5mg/d可以有效的减少内膜不规则增生发生率,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结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120例子宫肌瘤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3个月;而治疗组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2个组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激素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子宫肌瘤体积、孕酮水平治疗后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可明显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激素水平、提高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5例进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10mg/次,1次/d,睡前服用,连用3个月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比较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变化,同时监测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观察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子宫体积及肌瘤平均体积均较前缩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LH、FSH、P、E2较服药前均有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L、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损伤。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是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46饲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结果治疗后子宫或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及肌瘤主要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FSH、LH、P及E2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子宫肌瘤能够缩小子宫肌瘤.降低血清激素水平,效果良好,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姬化革 《中国妇幼保健》2017,(20):4929-4932
目的探讨他莫西芬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98例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以单纯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联合10 mg/d的他莫西芬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效果,包括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月经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以及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复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诱导绝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他莫西芬联合米非司酮可以显著减小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降低雌二醇和孕酮水平,改善月经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12.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观察组43例则采用25.0mg剂量的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酮(P)及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瘤体均缩小,E2、LH、P及FSH水平均降低,组间比较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E2、LH、P及FSH水平变化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治疗组10例,总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大剂量时效果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激素水平,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针对我院确诊收治的8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比12.5mg/d、25mg/d的米非司酮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以及反跳生长情况,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乙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5mg/d、25mg/d剂量的米非司酮均能有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疾病,但12.5mg/d剂量用药更为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反跳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服用米非司酮治疗,根据不同用药剂量将其分成A组(42例)与B组(38例),A组应用剂量为12.5mg/d,B组应用剂量为25.0mg/d。结果:A组血清激素水平与不良反应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应用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明显降低血清激素水平,增强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