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纪录片摄制应该具有文学的观察、反映生活的视野,并注重艺术追求,重视与观众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完成纪录的使命.纪录片摄制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必须挖掘自身的文学品质,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提高自己的摄制水平.从《故宫》、《江南》两部纪录片的创作思路和广受欢迎的播出效果,可以看出文学的支撑力量对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沅泉,脱离了生活,文学艺术就会枯萎。脱离了生活就失去了评价文学艺术作品的标准和依据,甚至根本无法正确理解文学艺术作品。“四人帮”给我们的文学艺术事业所造成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斩断了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的联系,使得作家不敢写生活,评论家不敢根据生活来谈创作。十几年来,在他们的肆意砍杀下,在他们散抪的种种乌烟瘴气的“理论”的毒害下,我们的文艺园地被搞得百卉凋零、毒草丛生。今天,我们在文艺领域里正本清沅,拨乱反正,首先就是要强调不管是创作也好,评论也好,都必须面向生活,必须从生  相似文献   

3.
文学作品的演播是把由无声的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艺术性、技巧性很高的有声语言创作,是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再创作过程,是在严格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播音员的艺术才能,将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生动准确地传达给受众的一种有声语言创作活动。它需要播读者有深厚的生活和知识积累,要有敏锐的情感感受能力和情感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舞蹈创作是一种创造文学艺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舞蹈审美的活动,由于每个舞蹈家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情趣爱好、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所受的不同的舞蹈教育等等,因此就有对所要表现的生活内容有不同理解和感受,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表现手段,创作不同的舞蹈形象。舞蹈创作既是一种审美创作活动又是必须遵循舞蹈艺术发扬的规律,这样才有可能使创作出的作品获得艺术生命力使他成为在社会中发挥一定影响和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无论哪种文艺形式都来源于生活,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演变.古今中外优秀文艺成果的借鉴,不能代替创作源泉,文艺工作者还须深入、体察社会生活,获得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6.
语言陌生化原本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方法,如今这一方法已走进社会生活中,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道,成为日常生活中大众追求美、创造美的有效手段。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生活中美的创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文学艺术的加工源泉来自于人民的生活,那种最自然的、粗糙的东西反而是最生动丰富和最基本的,是文学艺术的初始形态。在能歌善舞的朝鲜族的歌曲创作中,绝大部分的歌曲创作都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使得歌曲的思想性非常突出,本文就朝鲜族歌曲创作的地域风格进行研究,以品尝朝鲜族歌曲创作的地域风格芳香。  相似文献   

8.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因而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迹。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风俗甚至科技等都会影响文学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9.
贾氏的文学艺术创作经历了一个从"商州"到"西安"的文学创作过程。早期的商州生活,是其艺术禀赋、个人性格的生成之地,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的生命情愫,源自少年生活经历的无意识的情感经验,成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原始故乡。贾氏艺术经验的获得、艺术意识的形成,生活和阅历的增长,对社会和人生的判断和认识,都是在四十年的西安生活经验中完成的。贾氏借助"商州"的故事和人物,创造出一个超越了"商州"的更为普遍和更为博大的文学版图,而这样的超越,基于他四十年的长安生活,他的文学艺术观念、精神追求和他的文人气质与他在古城西安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吸纳长安文化的风度和精神,贾氏的文学艺术创作愈益开阔。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是艺术活动生生不息的源泉,艺术也是生活热情生生不息的源泉。艺术因生活而亲切、灵动,生活因艺术而丰富、精彩。歌唱是一种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一种演唱出来的文学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儿童在此种活动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发展。在幼儿园中,儿童不仅可以演唱成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歌曲,还可以演唱童谣以及儿童自己创作和即兴发挥的歌谣。常常可以看到幼儿在摆弄物品时随意地哼唱,自得其乐,或在音乐区里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的基本问题。早在四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便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给予了科学的阐述和明确的回答: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作家必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与群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做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与群众火热的斗争生活息息相关、血肉相联,才能进入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文学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明确了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给内容以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从而使作品达到真正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艺术衬托原系中国绘画的一种技法,它是指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进行捈染,如烘云托月,使其明显、突出。这种技法运用于文学创作上则是指从侧面着意描绘与烘托,使所要表现的主体在互相映照下,更加生动、鲜明。艺术衬托之所以成为文学艺术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由于生活中各种事物都是互为衬托着而存在的,作为真实地反映生活与斗争的文学艺术,也就必然地要在衬托中加以表现,不能孤立地进行描写。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依靠什么先天的本能,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作家所以要写作品,总是有一定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喜怒哀乐的情感要表现出来。近几年来,不少的同志把创作理论的研究,进一步引问了作家心理活动的领域。为此,我想仅就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激情充溢 引起创作冲动 饱满、充溢的情感是作家创作动因和灵感产生的源泉。在作家的心目中,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带有情感的色彩。文学作品只有在作家的情感激发起来.才能往成功地创造出来。所以,作家的情感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作家眼前的世界常常是情感的世界.这是生活实际所决定的。一个人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生活的每一步进程.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世态传貌,都会表示一定的情感:顺利完成任务,感到轻松和愉快;突然失去亲人.觉得痛苦和悲伤;面对敌人的挑衅,产生激动和愤怒… ··,这些突发性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激起作家巨大的感情波澜,使作家不能自禁,萌发出  相似文献   

15.
<正>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它限于‘能够给予行动能量并指导行为的因素”,而具体到文学中的创作动机,则是指的那些能激活作家的创作欲望,触动文学艺术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引导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在作文中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生活作文是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幸福美好的生活使他们乐写、想写,真正享受到在生活中思考、组织材料并进行想象和创作。  相似文献   

17.
文学艺术的中心问题是创作问题,创作的繁荣是文艺繁荣的唯一标志,也是加强文艺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一个作家艺术家,需要通过自己的艺术产品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而对一个时代来说,只有作家艺术家向社会贡献出为数甚多的艺术产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并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促进文学艺术水平的提高。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文艺思想的研究与讨论,创新与发展,也都是以创作的繁荣为其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形象思维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它借助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和想像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艺术思维。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学艺术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做出规定,进而使创作和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创作和发展民间文学艺术的原始群体的利益确实存在,因此,承认他们的物质和精神利益,在相关法律中增加保护条款,是有效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在论文学艺术创作时说过:“重要的不在于你说的是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说。”这句话同样适宜我们演唱的艺术处理。歌唱是听觉的艺术,它的艺术展现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乐谱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歌曲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有所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