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岳绒 《海南医学》2001,12(5):69-69,76
20 0 0年海南省八种监测性病共报告病例 8499例 ,年发病率为 118.6 7/ 10万 ,比 1999年的患病例 7972例增加了6 .6 1% ,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全省十九个市县性病防治监测系统按卫生部制订的“性病疫情报表”逐月上报的全年疫情资料 (其中白沙县全年仅报疫情二个月 )。报告病种为《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八种性病。2 . 结果与分析2 .1 流行情况2 0 0 0年 8种要求监测的性病在我省均有发现 ,与 1999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为政府制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为11532例,较2003年增长了3.42%,年报告总发病率为325.07/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最高,且位居性病构成比第1位,淋病列第2位,尖锐湿疣排第3位,仍是性病优势病种。结论HIV/AIDS、NGU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病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来自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性病疫情年度汇总表,报告病种为《性病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8种性病;人口资料来自东阳市统计局。分析方法: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流行趋势:2002~2006年东阳市累计报告性病29676例,年均发病率为748.46/10万,2002~20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准确掌握格尔木市性病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格尔木市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的性病艾滋病监测、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分别报告性病艾滋病164例、164例、283例和339例,年报告发病率为78.10/10万、78.10/10万、135.23/10万和161.43/10万,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251;年龄分布以(20~40)岁组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7.28%;中学文化发病数较多;工人和个体发病较高;非婚性接触是性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结论:健全性病防治专业机构,做好性病疫情监测登记制度,加强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性生活,推广使用安全套,对性病及时规范治疗是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降低其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裴东怒  马岳绒 《海南医学》2003,14(9):102-103
20 0 2年海南省八种监测性病 (艾滋病除外 )共报告病例 8371例 ,年发病率为 10 6 .10 10万 ,高于 2 0 0 1年 7.6 0 % ,现将疫情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来源海南省十九个市县性病防治监测单位逐月上报的全年性病疫情资料。2 .结果2 .1 流行趋势2 0 0 2年报告性病病例数 8371例较2 0 0 1年的 7780例增加 5 91例 ,增长 7.6 0 % ,其中NGU、生殖器疱疹增加幅度较大 ,病种构成比变化不大。具体情况见表 1。表 1  2 0 0 2年性病发病情况及构成比与 2 0 0 1年比较2 0 0 2年 2 0 0 1年性病名称发病数构成比 %发病数构成比 %同期比 %NGU 4172 …  相似文献   

6.
魏兴武  闫保功 《农垦医学》1999,21(4):287-288
石河子市是自治区性病艾滋病监测哨点,1997年被自治区列为性病发病率居全疆第三位。为进一步掌握性病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1998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资料来治市卫生防疫站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诊断并报告的性病病例。流行状况1.发病率:1998年共报告发现各类性病417例,发病率为1668/10万。2.病种构成:在规定监测报告的8种性病中.报告诊治有《种性病。其中淋病占病例总数的第一位.共284例.占6811%;其次为尖锐湿疣sl例.占19.43%;非淋菌性尿道炎44例.占10.55%;梅毒8例,占1.92%。3.性别与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性病监测点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监测点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Excel 2003统计软件对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2010年网络直报的性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并与2009年进行比较。结果高新区(新市区)累计报告5种性病2 307例,其中男性1 166例,女性1 141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总报告发病率为576.75/10万;报告病例最多的病种为梅毒(71.09%),其次为尖锐湿疣(12.96%);年龄以≥50岁与20~40岁为主,实验室诊断占85.83%;职业以待业人员(1 111例)和农民(281例)为主。结论 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性病监测点性病报告发病率除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病例较2009年有所增长外,余4种性病报告病例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据全市性病(STD)报告统计,我市2001年共报告性病新发病例1188例,报告发病率为42.76/10万,比2000年的40.59/10万上升了5.35%,目前我市主要流行病种有:尖锐湿疣、淋病、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性病疫情流行趋势,探讨和完善防控措施.方法 对连云港市2011年性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连云港市共报告性病病例1251例,年发病率为29.1/10万,较2010年累计报告的1445例下降了13.43%.报告的病例中青壮年占56.43%、农民和无业人员各占21.42%及22.22%.结论 连云港市性病疫情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不容乐观,今后要有针对的加强青壮年、农民及无业人员性病知识的普及,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了解新乡市性病疫情 ,掌握其流行趋势及流行特征 ,作者对新乡市 1991年至 2 0 0 1年性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本资料来源于新乡市各性病艾滋病疫情监测点的 1991年至 2 0 0 1年的性病疫情年报表。病种包括淋病、梅毒、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 (非淋 )、生殖器疱疹 5种性病。采用Foxpro软件建立数据库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2 结果与讨论2 .1 流行趋势  1991年至 2 0 0 1年本市性病发病数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趋势检验结果 ,P <0 .0 5 ,见表 1。2 .2 病种分布  1991年至 2 0 0 1年全市共报告…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 2 0 0 0年共报告性传播疾病 (STD) 12 36 3例 ,年报告发病率为 2 2 4.78/ 10万 ,比 1999年增长了 14.6 1% ,现将有关性病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是来自济南各个监测网点报告的确诊病例 ,包括省市县级各大医院、厂矿医院妇科、泌尿科、小儿科及皮肤病、性病专业机构门诊 ,还有婚前检查 ,不孕科和特殊人群查体的病人为监测人群。二、内容和方法按照《济南市性病防治条例》规定 ,根据卫生部卫统 38表《性病疫情年 (季 )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 ,监测病种为艾滋病 (及HIV感染 )、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  相似文献   

12.
在黄石市卫生局和湖北省医科院的重视和领导下 ,2 0 0 2年该市性传播疾病 (STD)疫情管理质量有显著提高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来源本文资料均来源于市区各医卫单位的性病疫情报告卡。2 结果2 1 流行情况 全市 2 0 0 2年 1~ 12月份报告STD病种六种 ,共 12 6 2例 ,其中淋病 (GC) ,14 0例 ,尖锐湿疣(CA) 15 6例 ,梅毒 (SYPH) 5 9例 ,非淋菌性尿道 (阴道炎 ) (NGU) 876例 ,生殖器疱疹 (GH) 30例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LGV) 1例。年发病率为 191 4 3/ 10万 ,较 2 0 0 1年下降了 10 81% ,病种减少了艾滋病感染者和软下疳 (…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深圳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为18371例。较2003年增长了33.34%,年报告总发病率329.61/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最高,且位居性病构成比第一位;尖锐湿疣列第二位,淋病排第三位,仍是性病优势病种,但构成比继续下降。结论 HIV/AIDS、NGU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先天梅毒依然是儿童性病中的优势病种,应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病查检工作。  相似文献   

14.
唐桂珍 《中国热带医学》2014,(11):1417-1418
目的了解十堰市茅箭区2008~2013年性病疫情流行情况,为制定性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茅箭区医疗机构2008~2013年疾病监测网络报告的性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茅箭区2008~2013年累计报告性病2 8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3.27/10万,由2008年的247.60/10万下降到2013年的83.9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报告的性病当中,梅毒病例报告数最多,占37.79%;男女性别比为1:1.02;20~39岁年龄组占66.11%;家务待业、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茅箭区性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维持较高水平,应继续针对性病高发人群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91—2007年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特点,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宁夏17年8种法定报告STD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7年间8种性病均有报告,累计报告38662例,平均发病率为42.01/10万;(2)性病发病率由1991年的6.59/10万上升至2007年的55.50/10万;(3)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而近几年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梅毒构成比逐年上升;(4)男性大于女性;(5)年龄以30岁~为最多,占总报告数的44.60%。结论性病报告数逐年增加,性病范围扩大,应加强各类人群性病监测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婚外性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广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93l例,年发病率263.36/10万,较2002年下降9.58%。8种性病中,除艾滋病上升外,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均下降.病种构成中,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比例最高,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居第三位。结论2003年广州市性病年发病率较上年下降,其中,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明显下降,但HIV/AIDS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HIV/AIDS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裴东怒  李繁 《海南医学》1999,10(4):254-255
1998年海南省八种监测性病并报告病例7143例.年发病率为97.08/10万,比1997年的106.14/10万城少了944%,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失利来颇为全省十九个市县性病防治监测系统按卫生部制订的“性病疫情报表”逐月上报的全年疫情资料.报告病种为《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报告的艾滋病、淋病、格每、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软下范、生殖器疤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八种性病。2.结果2.l流行情况1998年8种要求监测的性病在我省均有发现,与1997年相比海每疫情大幅度上升的速度减缓,而非淋菌性尿道炎做为我省性而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3—2019年攀枝花市监测的5种性传播疾病的疫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攀枝花市性病病例资料,使用SPSS 20.0软件对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并做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3—2019年攀枝花市共报告性病病例1 80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84/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的趋势(χ~2_(趋势)=30.16,P0.05),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6,P0.05)。以梅毒(820例,45.6%)和尖锐湿疣(410例,22.8%)为主,其中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50.76,P0.05);东区和仁和区为主(占59.3%);男女性别比为1.1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两种职业为主(1 056例,58.7%);20~49岁中青年人群报告病例最多(1 249例,占69.4%),60岁以上老年人群报告病例数较多(262例,14.6%),年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15.47,P0.05)。结论攀枝花市性病总体流行呈上升趋势,应加强以梅毒为主的性病监测,加强大中学生、老年人群、农民、家务及待业等高危人群的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提高人群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全国哨点监测性病流行情况初步分析(1993-199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我国性病的现况、流行趋势和有关因素 ,作为制订性病防治规划的依据。方法  我国在 1 993~ 1 996年建立了性病哨点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原有性病发病较高的 1 6个城市监测点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在全国建立了 2 6个性病监测哨点。对哨点加强管理 (如督导和反馈 ) ,收集完整的监测资料 ,并进行专项调查。结果  4年内哨点监测系统共报告性病 2 0 2 86 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 41 .46 / 1 0万 ,发病率逐年增长 ,但其速度较过去有所减慢。报告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 ,其性别比有逐年下降趋势。 2 0~ 39岁组患者占病例数的 82 .37% ,但儿童性病比过去明显增加。城市哨点发病率最高( 1 81 .86 / 1 0万 )。淋病仍为优势病种 ,但其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梅毒增加较快 (包括儿童梅毒 )。此系统已开始有 HIV/ AIDS病例的个别报告。在传染源中 ,暗娼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结论  哨点监测系统由于加强了管理 ,能较准确地描述当地的性病流行情况 ,特别是其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门市性病流行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3~2004年江门市的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3~2004年江门市性病发病呈快速增长趋势,由1993年的1403例(发病率63.52/10万)上升到2004年的9101例(发病率225.91/10万),年均增长18.53%,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梅毒,年均增长55.06%,其次依次是生殖器疱疹(GH)、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尖锐湿疣(CA)、淋病,年均增长分别是50.73%、36.14%、15.99%、2.93%;女性性病报告病例数从1993年的500例增长到2004年5010例,年均增长23.3%,高于同期男性的14.7%;20~2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其次依次为30~39、40~49、≥50岁组,而<15岁组最低;非婚性接触是性病传播的一个最主要感染源。结论江门市性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