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天禄 《贵州科学》1999,17(2):158-160
七叶树科在中国已发现七叶树属1属,约有10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部。本文通过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地理学的方法,对贵州的该科分类群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确认贵州产有1属5种,其中2 为我省分布新记录。该属植物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植物。  相似文献   

2.
五叶参属Pentapanax Seem.隶属于楤木族Aralieac。据记载全世界约有18种,分布于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我国有11种,除1种见于台湾外,其他10种多分市于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唯在贵州迄今中外文献均未见有记录。近年来,该属的一个种——锈毛五叶参Pentapanax henryi Harms在我省雷公山被发现,这不仅使贵州五加科植物区系新增添了1个属,同时也为研究我省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植  相似文献   

3.
贵州葛藤属(豆科)植物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谦海 《贵州科学》1996,14(2):40-44
葛藤属为豆科植物。约17-2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日本,中国有9种。本文首次修订葛藤属黔产种,主要报道该分布于贵州一些被误订和混乱的种,贵州计有7种,即丽花葛;野葛;甘葛,越南葛;萼花葛;食用葛;苦葛;而峨嵋葛;和三裂叶野葛为存凝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贵州产蜘蛛抱蛋属植物不同种之间花粉外壁纹饰的特征差异及演化关系。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平塘蜘蛛抱蛋A.pingtangensis、荔波蜘蛛抱蛋A.liboensis、赤水蜘蛛抱蛋A.chishuiensis、贵州蜘蛛抱蛋A.guizhouensis、黔南蜘蛛抱蛋A.australis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对不同种花粉的极面观、赤道面观及表面纹饰进行拍照,详细描述该属植物不同种花粉的外部形态。结果:通过对花粉影像的观察发现,花粉粒均为球形或长球形,极轴长21μm~38μm,赤道轴长18μm~30μm,极轴与赤道轴比为1.04~1.36。花粉粒外壁可归纳为三大类型:皱波状纹饰,芽孢状纹饰和瘤棒状纹饰;而不同种的花粉外壁纹饰皆有自己独有的特点,说明了不同种之间在花粉特征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结论:花粉粒的外部形态特征可为贵州产该属植物的鉴别提供一个较为重要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14种贵州产该属植物的花粉外壁纹饰演化方式为:皱波纹修饰—芽孢状修饰—瘤棒状修饰。  相似文献   

5.
贵州产野生苏铁属植物2种,它们是贵州苏铁Cycas guizhouensis Lan et R.F.Zou和叉孢苏铁Cycas segmentifida D.Y.Wang et C.Y.Deng,两种苏铁植物均处于濒危状态。引入栽培的苏铁植物有6个种,其中以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和少刺苏铁Cycas Miquelii Warburg栽培较多,主要作为园林植物,特别是苏铁的栽培,在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 景天科植物有35属。我国有10个属,贵州有4个属。景天属是其中比较大的1个属。关于贵州景天属的研究,早在十九世纪末叶至本世纪初期法国人 Hector Léveille 写有《FLORE DU KOUY-TCHEOU》一书。此书记载本属共8种,其中7种是新命名。经研究只能保留1种,其余6种均已作异名处理。作者在担任贵州植物志景天科编写工作中,对贵州景天属植物作了初步研究,本文共记载20种。所用标本存贵阳师范学院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彭华 《贵州科学》1990,8(3):12-15
本文仍接受异燕麦属的习用概念。经整理,贵州异燕麦属植物有4种、1变种,其中1变种为新分类群,3种为贵州新记录。  相似文献   

8.
贵州猕猴桃属植物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以来,我们对贵州猕猴桃属植物进行了专题调查.历时六年,基本查清了该属植物种和种下分类群及分布状况.到目前为止,本属植物种和种下分类群有8种,18变种,5变型.该属植物在贵州分布的特点是:大多数种和种下分类群,较集中地分布在雷公山及其周围地带,共18种和种下分类群;梵净山及其周围地带,共10种和种下分类群.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属植物在贵州的分布较广,经调查,贵州有淫羊藿属药用植物17种2变种,是西南地区的分布中心。本文对12个不同生境的贵州淫羊藿属药用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察植株性状变异情况。结果显示,12个贵州淫羊藿属药用植物种移植后性状变化主要表现在:植株高度、花果期、被毛、花萼、花瓣、花药颜色等方面。此研究为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淫羊藿属植物性状变化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木灵藓科(Orthotrichaceae)新属——莱氏藓属(中文,新拟名)Lewinskya在中国的研究报道鲜见。采集贵州省57份苔藓标本进行研究,发现中国莱氏藓属在贵州分布多样性丰富,分布有莱氏藓属7种,占中国已知该属物种总数的44%。其中条纹莱氏藓(中文,新拟名)Lewinskya striata和黄莱氏藓(中文,新拟名)Lewinskya speciosa是贵州新纪录种。同时提供该属野外附生特征及中国莱氏藓属新拟名表,以期丰富中国木灵藓科植物资源状况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1.
经整理,中国产羽藓属有18种,小羽藓属5种,麻羽藓属5种;发表新种1个,发表了一批新异名和新记录。  相似文献   

12.
山茶属(Camellia Linn)是山茶科(Theaceae)的一个大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据统计贵州有13个组78个种,其中有新特优种或变种36个.山茶原种(Species of the Genus Camellia)不仅在茶用和油用方面有重要用途,而且在医药工业、生态建设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就贵州山茶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应用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确定该属在贵州的分布共有13种,其中10种具有药用价值,新记录贵州鹅绒藤属植物1种,为豹药藤Cynanchum decipiens。初步掌握了鹅绒藤属药用植物资源在各地区的分布状况,为开发和利用该属药用植物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薹草属Carex植物资料的补充,该文继续报道在查阅、整理和鉴定国内外5个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标本时,发现的12个省级分布新纪录种.其中复序薹草亚属Subg.Vigneastra和二柱薹草亚属Subg.Vignea各有1种,薹草亚属Subg.Carex10种;湖南新记录种有广西薹草C.kwangsiensis、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长安薹草C.heudesii、根花薹草C.radiciflora4种,云南新纪录种有广西薹草、丝叶薹草C.capilliformis、武都薹草C.wutuensis、锐果薹草C.tatsutakensis、似舌叶薹草C.pseudoligulata和密苞叶薹草C.phyllocephala6种,白里薹草C.blinii在湖北为新纪录,显舌薹草C.macroglossa为贵州新纪录,筛草C.kobomugi在福建为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薹草属Carex植物资料的补充,该文继续报道在查阅、整理和鉴定国内外5个植物标本馆中采自中国的薹草属标本时,发现的12个省级分布新纪录种.其中复序薹草亚属Subg.Vigneastra和二柱薹草亚属Subg.Vignea各有1种,薹草亚属Subg.Carex 10种;湖南新记录种有广西薹草C.kwangsiensis、长穗薹草C.dolichostachya、长安薹草C.heudesii、根花薹草C.radici flora 4种,云南新纪录种有广西薹草、丝叶薹草C.capilli formis、武都薹草C.wutuensis、锐果薹草C.tatsutakensis、似舌叶薹草C.pseudoligulata和密苞叶薹草C.phyllocephala6种,白里薹草C.blinii在湖北为新纪录,显舌薹草C.macroglossa为贵州新纪录,筛草C.kobomugi在福建为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产蹄盖蕨属(Athyrium Roth)进行较为系统的区系地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国产蹄盖蕨属所包含的130种(含变种)可划分为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3大类型。其中,中国特有比例最高,其次是东亚分布,只有个别种为热带亚洲分布。特有种分布最多的地区是横断山脉地区。因此,国产蹄盖蕨属全部分布在亚洲,而横断山脉地区是其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但起源地可能在北方,属温带起源。进行蹄盖蕨属的区系地理学分析,对研究该属的系统分类、起源演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了贵州石蒜属的一个新种:贵州石蒜。  相似文献   

18.
秃杉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为杉科Taxodiaceae台湾杉属Taiwania常绿大乔木,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产我国云南、贵州、湖北等省;缅甸北部有少量分布。台湾杉属仅有秃杉和台湾杉Taiuania cryptomerioides二种,台湾杉仅分布在我国台湾省中央山脉一带。秃杉染色体的研究工作,李林初先生曾在1986年作过。本实验以贵州雷公山产秃杉为材料进行了核型分析,并与云南产秃杉的核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据《贵州植物志》记载,贵州秋海棠属有19个种(2个栽培品种)。通过腊叶标本考证,结合野外考察,对贵州秋海棠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形态描述进行了增补、修订:增补10种;修订6种、1原亚种、1亚种,编制了新的分组、分种检索表。拟定了2新种遵义秋海棠Begonia.zunyiensis S.Z.HeY.M.Shui和开阳秋海棠B.kaiyangensis S.Z.HeY.M.Shu。贵州目前分布秋海棠属植物21种,1原亚种,1亚种,1变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总结与实地调查,以掌握贵州沙参属植物种类、资源分布与应用情况,为其可持续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提供参考。调查发现,贵州有沙参属植物8种,包括2亚种,各地均有分布。8种沙参属植物均为药用,7种在贵州4个民族中作为药用,轮叶沙参与杏叶沙参使用最为广泛,以根部入药为主。具有清热养阴,祛痰止咳、益胃生津等功效。用于治疗虚劳咳嗽,阴虚、肺热咳嗽,咽喉痛、燥咳痰少,津伤口渴等疾病。此外,共有3种(杏叶沙参、轮叶沙参、无柄沙参)在民间作为食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