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视觉文化发展经历了古代视觉文化研究、近代视觉文化研究和现代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与其他学科领域相互交织。外显的层面,在"图像"、"文化"、"技术"三个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显示了人类视觉经验的丰富性和美好,人类思想的不断成熟与进步,技术力量的无穷发展性。然而在内涵的渐进中,都不约而同地一致围绕着"表征危机"展开思考,从视觉中心主义到反视觉中心主义再到视觉文化的教化,确立了与"表征危机"的坚决对立。现代远程教育中师生对技术环境下学习资源的信任受到质疑,如何正确建构和解构学习资源和媒介,需要提升师生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2.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可视化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开发其视觉表征成为重要命题。反思目前的视觉表征设计状况,存在重平面符号元素,轻视觉传播过程;重工具应用的步骤,轻设计者的创造性过程;重表达知识的功能,轻建构知识的方法等问题。采用信息理论研究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把视觉表征的应用过程看作信息认识的过程,可以在分析视觉表征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基础上,构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然而在理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信息时,学习者必须先了解其形式,分析其内容,进而把握其效用。据此,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包括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和效用设计三个层面。尽管三个层面的设计分别展开,但又是密切相关的,因而需要综合起来。选择常用的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概念图作为案例,从形式、内容和效用三个层面开展设计,可以明晰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方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如何应对视觉文化的挑战,这既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又是我们必须审慎回答的理论问题.对此,尝试建构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响应读图时代的文化形态转变与视觉教育需求,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首开"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课程建设历经十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该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互动、课程模型的分层与融合、课程资源的多元立体化体系三个方面。课程教材的教学设计思想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体验的结合,二是结构上重视内容模块的合理分类和引导,三是形式上突出立体化(文本+多媒体课件+专题网站)的特色。课程教学实践表明: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对图像世界的认知与解读,同时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演讲口才课程应顺应人们接受信息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充分挖掘视觉文化的教育功能,探索实践视觉文化与课堂教学两者的最佳契合,影视案例教学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创新,以开发影像教学资源为基础,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质的突破,不仅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视觉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在教材编著、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独特的风格,取得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但在各种思潮不断更新、时代不停前进的背景下,尤其是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变化,启迪并激励“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要与时俱进。通过对“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现状反思与深入解构,进一步开展“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图式再构的探索很有必要。通过“图解”教材、“图说”课堂、“图划”作品、“图雅”网站的研究,力求“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的研究与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7.
针对人类视觉工作记忆有限资源分配的机制,研究者进行了丰富的行为和脑机制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客体复杂性与视觉工作记忆广度的关系,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表征的精准性与资源分配机制,视觉工作记忆广度有限性的大脑生理基础.仔细分析这些研究可以发现,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视觉工作记忆中是否存在固定数量的"贮存槽"以及资源的分配是否具有灵活性;客体复杂性与客体表征精准性之间的关系;视觉工作记忆有限资源动态分配的大脑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将是视觉工作记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和教育领域符号应用本体的教学理念逐渐走向教育实践前列,使“读图”和“知识视觉表征”成为高校平面设计课程内容呈现的一种内在需求。传统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三个方面,文章以平面设计课程内容的封装与意义阐释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个领域的知识分类加以梳理比较,构建平面设计课程知识分类的四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面设计课程内容视觉表征的方法与机制,旨在为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研究开拓出新的空间,以及对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提供一种理论资源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以视觉信息为主要外在表现形态的视觉文化己日渐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就教育领域而言,视觉文化可以理解为视觉化的教学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或是学习者通过学习所形成的对信息的视觉化处理、加工、创作能力。视觉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教育技术工作者开始注重视觉资源在教学中作用。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去思考研究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将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感受,将会创造出更好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之间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关联,提出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视觉素养,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新素质的理论思路,并对业已开展的视觉文化研究、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While newspapers use conventional images to accompany reporting on presidential debates, the rhetorical aspect of these images is illustrat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2004 debates.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first establishes oppositional positioning and mirroring as visual literacy conventions that augment those previously identified by Paul Messaris in his examination of advertising images. Second,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hotographs depicting the first 2004 debate, in particular, demonstrates how photo editors deployed visual conventions that either intensified clash or neutralized candidate performance fragments to produce a false symmetry despite a discordant reality. In subsequent debates, however, many editors employed alternate visual conventions that provided an improved visual balance between fairness and accuracy.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遍布着图像广告的消费时代里,被图像的表层意义"迷惑"的消费者容易忽视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导致非理性消费。在符号学视野下,路易斯.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理论在解读隐藏在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中,尤其是人物符号的意义生成和环境符号的创设方面,可以为受众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图像广告时提供一个批判性视角。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选取和有针对性选取“散光”被试的方法,分别在两个实验组对个体的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敏度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但“散光”被试的空间视敏度和时间视敏度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视觉设计是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设计的基础和重心。正常视觉认知的形成要求有视觉信息的正常输入、传导和处理三方面的基本保证。视觉认知理论强调具体经验在促进个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并十分强调对学习内容的精心布局,以便使其富有意义、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和更吸引入,并能引起人们对信息设计问题的关注。因此,在网络课程界面设计时,既要考虑知识内容的表征形式设计和界面整体的呈现形式设计,又要考虑界面中各种组成要素的呈现形式设计。这样才能制作出优质高效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远程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根据虚拟装配理论,介绍了基于虚拟现实的CAD系统,阐述了虚拟零件建模原理,研究了虚拟零件基于约束的三维操作。  相似文献   

17.
视觉与心理对译者的影响是巨大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视觉局限及心理暗示的影响,尤其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对源语的理解、分析及翻译都会有所偏差,因此,需要建立一种视觉心理机制来规范和指导译者,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8.
对视觉再现符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在对再现理论的源流的梳理中,提出从符号学角度将再现观念与西方当代哲学和美学理论中的"凝视"相联系,从文本与语境角度分析其理论意义与价值。符号机制则是切入的特有角度,从电影符号与绘画角度来看,这一机制的形成具有意义阐释的特性。文章结合以伦勃朗绘画为题材的电影符号表达分析了符号机制的形态,展示了文本特性。  相似文献   

19.
20.
舞蹈作为一门表现性的视听艺术,深受世界不同肤色人群的喜爱。但是,怎样的舞蹈作品具有艺术价值?怎样的作品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深受欢迎?文章认为视觉冲击力是我们实现视觉效果、表现舞蹈意蕴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否对观众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是一个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