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氏剧作以“四梦”为最,后人除为其艺术成就称好之外,其所蕴含的至情主题及哲学内涵更为大家所吸引,这四梦中一以贯之的情生、情至、情灭主题也正是这位剧作大家坎坷一生、矛盾复杂思想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2.
文学名篇里的“梦幻”和“梦”赏析札记福建/冯瑞庭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幻和梦往往是现实生活曲折的反映。作家创作文学作品,塑造人物,也常采用描绘梦幻和梦的手法,借以反映作品中人物的所思所为所感,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精神状况。以擅长反映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3.
让梦幻成真     
少年多梦,少年的梦色彩缤纷,少年的梦海阔天空,少年的梦奇妙万千。多梦时节的少年啊,可否想过,该如何让梦幻成真? 让梦幻成真,就要立足于现实,立足于每一个真实的今天,就要珍惜眼前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从小事做  相似文献   

4.
汤显祖充满生死梦幻奇情异彩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一直延续并影响到一个世纪后的洪鼻。洪昇《长生殿》里把李、杨的爱情理想化为生死不渝的真正爱情,演出了一部“闹热《牡丹亭》”。洪昇明确地标举汤显祖的“至情”旗帜,是“玉茗堂派”的翘楚;其剧作中“情缘总归虚幻”的虚无思想亦来自汤氏;他写李、杨月宫重圆的虚幻,无疑寄托了自己人生失意的空幻之感。  相似文献   

5.
梦幻     
梦!永远是梦!并且,心灵越是充满妄想,梦幻越是把它和现实远远地分开。每个人身上都带有天生的麻醉剂,并不停地产生和更新。从生到死,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幸福的?有多少时间的行为是有效的、成功的?我们不是始终生活、漂泊在我们的精神所描绘的图画里———这与你相像的画面里?辑自[法]波德莱尔《遨游》梦幻  相似文献   

6.
让梦幻成真     
少年多梦,少年的梦色彩缤纷,少年的梦海阔天空,少年的梦奇妙万千……多梦时节的少年啊,可曾想过,该如何让梦幻成真?  相似文献   

7.
让梦幻成真     
阿健 《广西教育》2004,(7C):5-5
少年多梦.少年的梦色彩缤纷,少年的梦海阔天空,少年的梦奇妙万千。多梦时节的少年啊,可否想过,该如何让梦幻成真?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梦文化的背景上观照《红楼梦》,解读《红楼梦》的命意,可以发现,《红楼梦》是梦幻文学的巅峰──梦文化的形象写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以自己的精心描绘、杰出创造,提供给人类的又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9.
“情”是汤显祖著作中的一个引入注目的字眼。它是汤氏思想与剧作精神的核心,一向为汤学研究者所重视。然而对汤笔下的“情”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较为流行的看法,即认为是人的“思想感情”。另外还有“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情节”、“伟大思想”和“一般人情”等诸多说法。还有一位研究者在考察了汤氏《青莲阁记》、《调象庵集序》、《耳伯麻姑游诗序》、《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田记》、《哭娄江女子二首序》、和《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等文章中有关对“情”的论述,得出了汤氏的‘情’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情’所指的内容是不同的”结论。它可指“才情”、“人情”、“情志”、“情趣”、“情思”、“激情”等等。但我觉得,汤氏虽然在许多场合都用了这个“情”字,使这个“情”字带上了宽泛性的含义,但并不表示他这个“情”字没有质的规定性。如果汤显祖笔下的“情”没有其固有的内涵,那这种“情”也就不为汤显祖的“情”了。那么汤显祖赋予“情”的本来涵意是什么呢?如何理解与把握汤显祖的“情”的内涵泥?我认为首先不可对汤氏著作中的“情”字以等量齐观,要把那些最能说明汤显祖思想与剧作精神的“情”刮目相待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学生电脑》2010,2(8):22-22
作为一款暑假期间面市的极度唯美回合制网游,《梦幻聊斋》其卖点自然少不了最最重要的“清凉消暑”,在人们汗流浃背的对“火爆战场”“武侠天下”敬而远之时,《梦幻聊斋》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冰镇你。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小说评论家王希廉曾经说过:"从来传奇小说,多托言于梦。"这句话,一语道破中国古代小说中梦幻频出的实质。梦幻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小说家常常巧妙地将其换为艺术表现方式,以此刻画人物内心,构成情节转换。由于人们都有梦幻的经验,所以这种表现方式为小说家们所经常运用,在明清文言小说中更是屡见不鲜。但是,将梦幻现象与文言小说融而为一,进行综合的研究,就目前而言,尚未多见。张桂琴博  相似文献   

12.
上篇“复杂的单纯”——特征的探寻艺术与梦的联系源远流长,作为人类艺术活动之肇始的原始神话传说,那些“未记载的文学”(马克思语),就和人类梦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N·弗莱认为:“仪式和梦以语言交际的形式加以结合便有了神话。”恩格斯也曾指出: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神”(观念)的产生,一方面与“人们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有关,一方  相似文献   

13.
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将那些与自身情感相关的事物入梦,在梦中演绎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使得艺术创作与梦紧紧地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论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祖是与英国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明代戏剧家,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富有哲学气质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临川四梦》,构成一幅明末社会的现实图景。“四梦”之一的《牡丹亭还魂记》,热情地歌颂了“情至”观念,猛烈地抨击了封建主义性理和封建礼教。全剧现实与梦幻交错,戏剧冲突既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对剧作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心理情感流程(即所谓心灵的辩证法)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5.
梦幻三人组     
王泱 《同学》2002,(12)
庐州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合肥某中学校园内就有一个“梦幻三人组”,此组合的基本构成元素为:须立、孙锴、王泱。说起“梦幻三人组”的成立经过,正是:不打不相识。以下便是对该事的记载: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为以机械性技术工具构筑“审美幻像世界”的艺术形态,具有既实且虚、似真尤幻的双重性呈现特征,它的内核在于对现实审美关系的审美表现。电影艺术世界表现人类历史进程的更高的“事实真相”。物象真实性与虚构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导致电影艺术世界的梦幻性呈现方式;而电影艺术形态隶属于艺术创造系统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最终是人类自觉的有机创造,与不自觉的梦幻运作有着本质区别。文中在论证电影艺术世界与梦幻世界相通相异的同时,对文艺美学讨论中的理性与非理性、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电影艺术与梦本体异同的基本之点,建立了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7.
“情”,指人的各种感情欲望,是《红楼梦》中揭示得最为深透表现得最为成功的重要内容,梦因情而生,曹雪芹在书中写了大小数十种梦纪,说到底都是为表现“ 情”服务的,情切切,情未了,梦是情的派生物,作者对书中人物的梦幻写得细腻,逼真,传神,变化多端,熠熠生辉,所揭示的情更是浓烈,厚重,含蓄,深沉,丰富多彩,耐人寻味,情与梦浑然一体,梦与情对表现人物揭示主题可谓双峰对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梦幻天鹅堡     
为了实现他梦幻中的世界,巴伐利亚国王路易二世建造了一座宫殿,就是这座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是路易二世一个未完成的梦.1886年6月13日,在医药委员会宣布路易二世患有精神病的5天后,路易与古登医生被人发现死在湖边.  相似文献   

19.
“梦幻”空间是具象绘画中空间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演变,显示了具象绘画所呈现的多元态势。与现实空间比较,它具有时空错位、形象奇异、透视变异、光影诡秘等形式特征。探究“梦幻”空间形成的内涵表达以及思想根源,可以看到“梦幻”空间的精神表现与表现形式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电影艺术创作角度,提出和归纳了电影艺术梦幻表现的三种主要模式:预设式、插入式和贯穿式。文章认为:预设式是具有导入性色彩的“借代型”模式:插入式是拓展和丰富人物性格与叙事层面的“情节型”模式;贯穿式则是剖析人物深层心理结构和占据主结构位置的“心理型”模式。作者还从结构作品的功能意义上,辨析和论证了这三种显梦模式的不同结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