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豆油在固体碱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强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1.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65℃、搅拌强度6档为最优操作条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产品成分,生物柴油质量达到德国指标。  相似文献   

2.
以甲醇和大豆油为原料,以固体酸为催化剂,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各单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7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6.0%,醇油摩尔比为7:1,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3.
利用K2CO3和Al2O3制备固体碱催化剂,将它用于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通过实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4个工艺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最后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醇油摩尔比9:1,催化剂用量2%,温度60℃,反应时间4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生物柴油产率为72.3%.  相似文献   

4.
生物柴油高效合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连续流动式、碱催化和超声辅助强化等手段,研究了一种新的生物柴油合成方法.优化了温度、催化荆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影响酯交换反应的因素.采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酯交换率.结果表明,当流动式反应盘管长为130 cm,甲醇与大豆油以9:1的摩尔比混合,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13 min,NaOH用量在油重的0.5%的实验条件下酯交换率可达到99.9%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影响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的因素,即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通过正交优化,得出脂肪酶LVK催化菜籽油乙醇解制备生物柴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摩比4:1、催化剂用量6%、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36 h,产率为79.8%。并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产物中脂肪酸乙酯的组成。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探讨了固载脂肪酶催化蓖麻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通过固载脂肪酶,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稳定性和抗酸碱性,提高了酶的重复使用率,节约成本.结果表明:固载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最佳反应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1,固载酶2%(油重),反应时间为2 h,反应温度为50℃,蓖麻油的转化率最高为92.44%.  相似文献   

7.
以蓖麻油为原料,用氢氧化钡作为非均相碱催化剂,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比较了氢氧化钡与其他典型催化剂催化的产率,研究了反应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蓖麻油在以氢氧化钡为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中适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6∶1,蓖麻油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1,反应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收率达98.35%.  相似文献   

8.
固体酸Zr(SO4)2·4H2O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采用新型固体酸Zr(SO4)2·4H2O替代传统的液体酸、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中各组分含量分布。优化出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油质量的3%,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收率可达96.6%。制得的生物柴油与中国0#柴油(GB 252—1994优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9.
餐饮废油制生物柴油最优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餐饮废油制取生物柴油,采用气相色谱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醇油比、催化、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正己烷为溶剂,醇油比为8∶1、催化剂氢氧化钠用量为废油质量的1.0 %、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60 min为最有反应条件,该条件下得到生物柴油的产率为90.1 %.  相似文献   

10.
对D296R大孔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转型、再生,并用于固定床反应装置内催化棕榈油和甲醇进行连续酯交换反应,通过与其他树脂催化剂对比,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和反应停留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采用该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催化活性较高.在醇油摩尔比为9∶1、反应温度为55,℃、反应停留时间为60,min时,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产率达到89.5%.本研究对用于生物柴油的连续制备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